正文

《中国文学史》 叶龙:自序(1)

中国文学史 作者:钱穆 讲述


叶龙

记得在2012年冬某日,在夏仁山学长的介绍下,有幸与新亚老校友黄浩潮、叶永生诸兄一同茶聚,谈起我有一份业师钱穆宾四先生的“讲学粹语”稿和二十多封钱师亲笔函件,还有曾在香港《信报》连载的钱师讲课的“中国经济史”笔记,和我本人撰述也曾在《信报》连载的约有三十万字的“历代人物经济故事”。上述多位学兄异口同声地,都认为值得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因为有新亚历史系的陆国燊校友在商务主政;同时,兼管商务业务的陈万雄董事长也是校友。不久,与陆兄再次茶聚后,便带同文稿邀我同车回商务见负责出版中文书籍的总编毛永波先生。

到了商务总部,国燊兄把所有上述稿件全部交给永波先生审阅并由他作出决定。由于永波先生是资深出版家,对港澳台和内地的中文出版状况了如指掌,由他即时决定先出版钱师讲的“中国经济史”,然后再出“钱穆讲学粹语录”。于是,2013年1月在香港出版了前者,后者于同年6月1日出版时,《中国经济史》在香港已第二次印刷,反应相当好。至于内地的简体字版,也于2014年1月在北京后浪出版公司发行,颇受各界人士的欢迎,本人也收到该出版公司多套赠书,到了三月份已印刷达五次之多。可能因为发行网广,几个月前,有友人在新界大埔,也已看到有书店在售卖简体字本的《中国经济史》了。

钱师的课堂经济史稿之所以颇受欢迎,除了钱师讲学有其独特与精彩的见解以外,还因为加上了国内经济界名人林毅夫先生的作序品题。据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家丁望先生早前在香港《信报》撰文报道:北京刘亚洲将军对钱师加以赞扬,说钱师在经济史和他的其他史著中阐述分析,中国古代执政者之所以不能战胜常来骚扰的匈奴与羌人等民族,是由于我国北方与西北有大平原,游牧民族善用骑兵,能征惯战,而汉族人民以农耕为主,不谙骑兵作战,以致常吃败仗。直到汉武帝亦懂得养马习骑,才征服匈奴、氐、羌等民族。当然,现在我国已是五十多个民族大团结,早已没有游牧与农耕之别。

钱师讲的《中国经济史》造成了各方的轰动,连月来,有北京的、成都的以及广州和深圳各地的报刊记者来访问我,有的还来港多次,并在上述各地报章大篇幅加以报道。在下在此衷心表示感谢,大家都是在同一个目标下,为要把中华学术文化加以发扬光大,为要把钱师所拥有的满腹经纶,让没有能在新亚书院听过课的同胞都能得到分享。钱师一生从不重视衣食住等各方面的物质享受,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只希望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能多读一点中国的典籍,能多学习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让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何等的伟大,他就于愿足矣。

说实在的,钱师无论讲哪一门课程,都有他精彩独到的见解。他在新亚开的课,据我记忆所及,有中国通史,还有中国的秦汉史、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文学史,以及社会经济史、《论语》、孟子和庄子等,至于在新亚研究所,钱师还开了韩愈文与《诗经》,那是必修的。同时,战前他在北大等校,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及其研究所诸校,及抗战胜利后在江南大学,以及在台北文化大学硕士、博士班等校授课,据我所知,他尚开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史学名著选读等课程。近日我重读钱师讲的“中国文学史”,觉得他对历史地理也滚瓜烂熟,他还指出,太史公因不熟悉历史地理,把古人的著作写对的当作写错来看。钱师是应该可以开“中国历史地理”的。其实,钱师没有把握绝不会开那么多课目。钱师常说,一个人并非大学毕业就算是完成了,也不是读了一个硕士甚至一个博士学位就成功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做学问是终生的事业。钱师就是希望我们要向他学习,他用一生的精力,把中国的经、史、子、集都读通了,所以他讲任何一门课,必定有其独特的见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