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里回师的磨盘战(1)

毛泽东兵法 作者:柏桦


蒋介石一败再败,只得亲自出征,并发誓要舍命疆场。毛泽东面对十倍于己的顽敌,从容调兵,大打磨盘战,屡出奇招、险招,终于跳出了蒋介石精心设计的“黄陂总决战”包围圈,在千里回师的大运动中逐一歼敌。

第二次反“围剿”刚结束不足一月,蒋介石又迅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这时蒋介石内心着实异常吃惊,万分焦虑。在检讨之余,他认为前两次都是地方实力派的部队,尚非嫡系,而且本人也没有亲临前线,只在后方谋划指挥。这一次他下了狠心,动用嫡系,亲自挂帅。

6月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口口声声要“戒除内乱”,“剿灭赤匪”,并且信誓旦旦地宣称:“幸而完此夙望,应当解甲归田”,否则,将“舍命疆场”。

1931年6月21日,蒋介石亲自坐镇南昌,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并聘请了英、日、德等国的军事顾问随军参与策划。

这次蒋介石把他的嫡系部队5个师调到江西,作为围剿军的主力,连同原有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还有5个航空兵队,共30万人。

蒋介石凭靠其占压倒优势的兵力,复又采取“长驱直入”的打法,但主体兵法却是“审视布阵”。他的具体部署是:以左右两翼集团军向红军进攻。为了急于求胜,他企图首先寻求与红一方面军主力决战,压迫红一方面军于赣江地区而歼灭之。等把红一方面军主力消灭之后,再一举摧毁红军根据地,并进行深入清剿。

而这时的红军呢?刚经过第二次反“围剿”的连续作战,还没有缓过一口气来。而且全军只有3万多兵力。

毛泽东虽然早已预见到蒋介石还要举行第三次“围剿”,但没有料到会来得这么快。原以为敌人经过第二次“围剿”的惨败,至少需要重整旗鼓,不可能马上又组织新的进攻。所以尚未进行新的反“围剿”准备,以致当敌人开始进攻时,红军还处于分散状态。

毛泽东仓促上阵,但依然从容不迫,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调兵遣将,布阵迎敌。毛泽东在会议上分析了局势,认为红军的数量仅敌人的十分之一,装备更无法同敌人比,若要硬打,只能意味着鸡蛋碰石头。面对部署严实,气势凶悍的合围之敌,毛泽东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同时还作了一些补充,即“主动穿插,疲劳敌人,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即兵法上所说的“磨盘战术”。

由于考虑到敌人的迅速推进,并且逐步深入我苏区前部地区,红军主力向赣南苏区前部和腹部集中已来不及,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红军向赣南后部集中。

7月10日,毛泽东率总前委和总部人员从建宁出发。虽然是7月烈日当空,毛泽东却依然步态从容,有时还边走边看书,上山也不骑马,率军向瑞金结集。

毛泽东一到瑞金壬田寨,就得知敌人已进入苏区,正在急于寻找红军主力作战。他当即决定因势利导,再让敌人深入到赣南底部,然后再插回敌人后方,打其空虚之处。于是,红军又继续大踏步地退却。28日,到达了江西兴国的高兴圩地区,总行程千里,完成了回师集中的战略任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