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游东望十个月后,胡适回到上海(4)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作者:汪兆骞


终于有一天,否极泰来。1910年春,一个叫唐国华的朋友,请胡适、林恕几位朋友,到四马路湖北路的迎春坊吃酒后,又到一处去“打茶围”。夜深时分,胡适因明天还要到华童公学教课,独自一人雇人力车先走了。众人不知,彼时胡适已经大醉,归途已不省人事。对此事,胡适在日记中有详述:等胡适醒来,已是“头面皆泥”地躲在租界的巡捕房监狱里。原来,车夫见其大醉,“遂相欺凌,推予堕车,乃取予马褂帽子而去”。胡适“遂手执一履踽踽独行。至文监师路文昌阁左近,遇一巡捕”,问答几句,“予遽以手中皮鞋力批其颊”。其巡捕与之相搏,力吹警笛。后巡警叫来一辆马车,与两车夫制服胡适,送到捕房。问清情况后,罚了五元钱,算作是给那个被打的巡警养伤治病的赔偿。

走出巡捕房,彻底觉醒的胡适,立即辞去华童公学的教职,“因为我觉得我的行为玷辱了那个学校的名誉”。后在《四十自述》说:“我没掉一滴眼泪,但我已经过了一次精神上的大转机。”从此立定心志,闭门读书。开始为第二期“庚款”留美官费考试做准备。

是年6月,在二哥胡绍之的陪同下,到北京应考。7月下旬,考试国文,题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后来胡适自称是“做了一篇乱谈考据的短文”,结果竟然得了一百分。英文考了六十分,头场平均八十分,排名第十。第二场考各种科学,“考得很不得意”,得了第五十五名。录取时,“接近榜尾了”,但所幸被录取了。

8月16日,胡适从上海乘海轮远赴美国,穿越太平洋进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

此次再次到上海,胡适的重要工作,是重振新月社。1923年,新月社成立于北京松树胡同。它不是纯文艺社团,只是部分名流学者的俱乐部,主要人物有梁启超、胡适、徐志摩、陈西滢、林徽因等。新月,是徐志摩袭用泰戈尔《新月集》而来。按徐志摩解释,“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稍后,闻一多、余上杭等也参加新月社活动。新月社成员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做出过贡献,产生过影响。

1926年后,随着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相继出国,新月社活动暂告停止。胡适此番到上海,新月社老骨干再次围簇在胡适周围。徐志摩、梁实秋办的新月书店开业,推胡适为董事。又办起《新月》月刊、《诗刊》季刊,并准备筹办一个政治性《平论》周刊。

6月,胡适被选为管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8月,受聘为光华大学教授。

几乎与鲁迅收讫大学院聘书和当月三百大洋薪金同时,胡适于10月24日致信蔡元培,请辞“大学委员会委员”(酬金也很丰厚)之职,原因是,不能同意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方针。此前,胡适曾向蔡元培院长“坚辞两次,终以先生苦留,故不敢坚持”(《致蔡元培》)。为胡适坚辞之事,“被吴稚晖先生指为‘反革命’,亦不与计较”(《胡适来往书信选》)。但从此胡适不再列席有关会议,对吴稚晖等人“只认朋友,不问是非的行为”坚决反对。并云:

我虽没有党派,却不能不分是非。

胡适到上海后,看到国民党治下的上海街头,贴满“国民政府是为全民谋幸福的政府”等标语,听到口号满天飞,针对其宣传过于泛滥,便写《名教》痛下针砭:“月月有纪念,周周做纪念周,墙上处处是标语,人人嘴上有的是口号,于是老祖宗几千年相传的‘名教’之道遂大行于今日。”文章告诫:“治国不在口号标语,顾力行何如耳!”

但胡适当时对蒋介石和国民党还存有幻想,这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婚礼时,他应邀前往观礼。这符合胡适当时的思想逻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