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朝是一个可以梦想的时代(2)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作者:国家图书馆


3.张说

沈既济的《枕中记》记载:“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卢生)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寓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黍……(梦醒)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

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黄粱梦的故事,卢生在小店里向一位道士发牢骚,说自己尽管念了很多书,但却不得发达。道士就给了他一个枕头让他睡觉,他梦见自己科举及第,一步一步做到高官,最后封燕国公。卢生梦醒时,店主的一锅黄米饭还未煮熟,因此称为“黄粱一梦”。

卢生的经历不是杜撰的,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开元时期著名的宰相、文学家张说。张说,祖籍范阳(今北京),后迁居山西,最后到洛阳,虽不是农民出身,却家境贫寒。后来通过制举及第,一步一步做到了宰相,最后封燕国公。黄粱梦故事中卢生的经历、封爵,基本上是按照张说的经历、封爵来写的。

张说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之所以能够官至宰相,封燕国公,一方面在于他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在于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唐朝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贡之科”,是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等六科。唐朝通过常举来选拔具有较高才能的人担任一般官吏,这些官吏只能根据四年一次的考课成绩,逐级升迁。对于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往往通过制举来选拔。制举由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考题一般都是当时一些急需解决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通过考试来考察参试者的政治见识、政治见解。通过制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担任秘书郎、监察御史等官职。这些官职不受常规升迁制度的制约,可以越级升迁。

沈既济写《枕中记》是在唐德宗时期,即公元8世纪末,《枕中记》以开元七年作为开头,以梦醒作为结尾,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说明开元时期是一个可以梦想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但到公元8世纪末,对于意图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来说,终究是黄粱一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