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钱说《三字经》1(3)

钱说《三字经》 作者:钱文忠主讲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是人了。

什么叫做“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我们可以用孟子举的经典例子来说明。《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个故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给我们假设了这样一个情况,即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也许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根本不认识他们;那种危机关头也没有时间考虑把这孩子救起来,就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没有时间考虑到孩子的哭叫声实在刺耳不好听。但我们还是第一章5

钱说《三字经》会对这个孩子的处境产生担忧,会着急,这种心情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再来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知耻而后勇”,是说一个人会因为羞耻之心而变得更加勇敢,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再来看一尊很有名的雕像:影星玛丽莲·梦露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她的裙子给吹起来,她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裙角,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羞恶之心”的体现。“辞让之心”,就是一种明明自己想要,却只想把机会让给他人的心理,甘愿自己吃一点儿亏,理性战胜感性;“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公道自在人心”,那么每个人对是非应有起码的判断能力。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但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兄弟姊妹性格并不一样,甚至有着很大的反差。为什么会存在巨大的不同呢?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成立,那么接下来,《三字经》是怎样看待造成个体差异的问题的?“人之初,性本善”后紧接着的是“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说,天性上虽然相近,但是会因为后天的环境和遇到的人和事,而慢慢变得不同。这个观点我们前面提到过,是孔子的观点,这六个字在《论语·阳货》中可以找到出处。《三字经》关于人性善恶的说法,综合了孟子和孔子的观点,一方面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好的,而且都差距不远;一方面又强调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虎父无犬子”、“严师出高徒”,都是在强调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无锡下面有个县级市叫宜兴,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晋朝的周处就是其中之一。周处从小父母双亡,无人管教,加上当地坏风气的熏染、影响,长成了一个非常粗鲁、野蛮的人。他喜欢跟人动手,再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依无靠的周处打起架来毫无顾虑,下手从不留情,周围的人见了他就躲。有一天,周处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就问一位长者:“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什么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我们这边有三害吗?”周处问:“哪三害?”老人家说:“这第一害,是前面山里那一只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的猛虎;第二害呢,是村前面河里那条兴风作浪的蛟龙;至于第三害嘛,就是你周处啊。大家躲你就像躲猛虎蛟龙一样。”这句话戳到周处的痛处,一下子点醒了周处,或者说唤醒了他的羞耻心,他这才发现自己坏到什么程度了。后来,周处为民除害,上山杀掉了那只老虎,到河里斩杀了那条蛟龙。浪子回头金不换,善良的天性在周处身上慢慢显现出来。他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