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静:侠骨的柴柔情的静(10)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 作者:刘楠


2011年7月,《新闻1+1》改版,形式从主持人加评论员,变为只有一个主持人坐台,兼具评论员的功能。用加大报道分量、连线当事人的方法,来屏蔽干枯评论的危险。

柴静认为,评论类节目在事实层面基础上,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庖丁解牛式的评论才有意义,这需要花很大的工夫去做技术研究。

后来,她在北大演讲中也提到自己的认识过程:“陈虻当年教给我说,做节目最重要的是逻辑的时候,我对他很不屑,我说,逻辑算什么,多没意思啊。我那时就特别喜欢花哨的,很感性地表达什么的。等他去世之后,我才理解,他给我讲这些东西的重要。”

2009年,柴静兼任在《24小时》栏目做直播主持人,也把对细节和逻辑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当时《24小时》的制片人是李伦,那个团队多是《社会记录》留下的人马,从25分钟的深度报道转型为做直播改编小短片,离新闻地气越来越远,很多人缺失了成就感。

柴静的到来,改变的是直播的方式。在直播前,她本人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大量电话采访,补充细节。整个团队都忙碌起来,但同时找到了做新闻的快乐。

2009年10月21日晚,我和柴静在《24小时》的连线,也感受到了她做新闻的诚意。

那天下午,我在上海采访钓鱼执法事件,在“钩子之乡”上海奉贤区新寺镇,在线人的牵线下我采访到一名“钩子”,这对电视媒体来说是绝对独家。当时上海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孙中界事件中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这个“钩子”接受采访,透露了跟行政执法大队的中队长吃饭、拉关系等核心事实。但一个风险是,怎么证明这个“钩子”身份确凿。

在直播节目开始前,柴静和我在电话中反复沟通,核实“钩子”的身份,当时上海还没有推翻第一次错误的调查结论,媒体必须审慎。

我跟柴静重复了我调查的路径,包括让现场给钩子朋友打电话,问他们最近的行动计划,以证实身份。当晚的直播,柴静和我连线时,用的语言是“疑似钩子”,以最大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准备性原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