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记(1)

永玉六记·珍藏版 作者:黄永玉


李辉

黄永玉先生创作《永玉六记》,始于一九六四年。二十年后,一九八三年,率先以《永玉三记》为题,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最初三种,依次为《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并在港举办“《永玉三记》插图展”。一九九三年,由香港古椿书屋出版后三种,依次为《往日,故乡的情话》、《汗珠里的沙漠》、《斗室的散步》。一九九七年,北京三联书店将新出三种与最初的《永玉三记》汇集出版,统称为《永玉六记》。

今年,黄永玉先生迎来九十华诞,也是《永玉六记》开始创作五十周年,首次结集出版三十周年。为此,读库特别推出《永玉六记?珍藏版》。

年届九旬的黄永玉先生,从《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中择取二十余幅作品,重新以彩墨绘制,另再增加数幅新作。于是,《永玉六记?珍藏版》,可谓一个全新的版本。

很难将《永玉六记》归类。

有文,却非单纯的文学;有画,却非单纯的美术。在我看来,这是黄永玉独创的将文与图有机结合、意义互现的一种文学样式。

不错,黄永玉以美术成就为人熟知,《永玉六记》中的美术表达也极为精彩出色。但是,我之所以将它归为文学样式而非美术样式,就在于他在《永玉六记》中,更看重的是如何以文字来表达思想、情绪、诗意,而绘画则一直被用来加强这种文学表达。

黄永玉虽以美术创作著称,其实文学在他一生创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在他所从事的绘画、雕塑、工艺设计、文学等行当中,文学排在第一位。

黄永玉发表文学作品,几乎与发表木刻作品同步。这一时间,可上溯至上世纪的四十年代中期,迄今整整七十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文学与美术互补融合的特点。一九四七年,他在上海《诗创造》上发表的《风车,和我的瞌睡》,有如一首牧歌,风车与水、与田野、与庄稼、与童年乐趣交融,酿就一片甜美与温馨。创作这首诗并非偶然,此时,黄永玉不仅为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插图,还创作了一组民间情歌的木刻作品,另外还创作了单幅《风车》木刻。这一系列木刻作品,与他的诗有着相同的基调。一九五○年之后,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期间,他先后在副刊连载《民工和高殿生关系》、《猴国之命运》,前者为现实报道,后者为政治寓言,但均采取图文并举的形式。在发表人物特写时,他也喜欢配以人物肖像速写或者木刻作品。

这种图文互补的创作特点,在当时的文坛上应为特例。这充分体现出黄永玉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即文学与美术如同一对孪生姐妹,从一开始就相辅相成,结伴而行。

《永玉六记》,正是这种特殊性的一个代表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