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帝国挽歌(2)

复兴之路 作者: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栏目组 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编写组


这种激烈的想法,他早已有之。他认为救国不外两途:“其一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可死之机会而死之。”他短短的一生证明这绝非标新立异的虚言。他的《猛回头》、《警世钟》,以其殚精竭虑的爱国情、慷慨悲壮的笔触、浅显易懂的语言风行大江南北。

陈天华生平精彩不仅在“爱国”两字,他对中国的未来也有着很清楚的判断。就在他死前4个多月,作为华兴会的重要领导者(还有黄兴、宋教仁等人),他第一个赞成与孙中山联合,积极促成同盟会。

就在他死前1个月,他成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主要编辑,创刊号上近半内容出自他的手笔。他写道:“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要想达成目的就要革命,“宣布自由,设立共和。”他认为要从知识阶层入手普及革命意识,之后发展到下层人民,这样才能保证革命成功,否则不但不足以救国,还会乱中国。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辛亥革命就是因为没有深入地将民主、法制、共和的思想灌输给普通民众,结果做成了一锅夹生饭。

陈天华之死让《猛回头》、《警世钟》再次成为畅销书,他死后5个多月,湖南岳麓山万人云集,蜿蜒10里。大批穿着制服的学生送陈天华归葬。队伍严整,气氛悲壮,人人戴白,满山缟素。清政府派出大批军警伺机而动,但为民众气势所夺,竟不敢造次。

此后,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也纷纷归葬于岳麓山,使这座以教育闻名的山峦因为几座英雄冢而平添几许凝重与豪气。

1894年11月24日,“兴中会”在檀香山创立,孙文和他的好友陆皓东开始筹划广州起义,不料机密泄露,陆皓东被捕就义,成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之第一人”。孙文逃亡海外,被清政府悬重赏通缉。由此开始,中国少了一位治病救人的良医,却拥有了一位以铁血手段创建共和的“国父”。一是救人,一是救国,事虽两端,情则一致,共通的是一颗爱国爱民的心。

筹款、起义、失败、流亡、宣传、再筹款、再起义……在十六载屡败屡战的奋斗中,在5次环行海外各国的宣传中,在无数次的死亡威胁和穷困潦倒中,孙文这个名字随着清政府赏格的提升而日益为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医国者百挫不折的精神所感动。

1905年,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陈天华大呼道:“中山先生是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也。”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颠覆封建政权、创建共和国家的一面旗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进步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时代先锋。

在创建共和的思想鼓舞下,一批批爱国志士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仅孙中山就亲自领导了10次。在一系列起义中,以黄兴领导的第三次广州起义最为悲壮,其影响也极为深远。

1911年4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群年轻人笑着拥抱死亡,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以碧血黄花高筑起理想主义的丰碑。

下午5点30分,120多人突然向两广总督衙门发起攻击,许多昔日拿惯了笔墨的手操起了枪支和炸弹,其视死如归的气概竟不逊于沙场百战的勇士,守卫总督衙门的清军节节败退,总督张鸣岐逃跑。之后,起义军遭遇清军援兵,寡不敌众,大部阵亡。

主帅黄兴右手失去二指,血满衣襟。突出重围后,一见来赴难的赵声等200余人,痛苦得昏了过去,而文武双全的将才赵声悲愤难抑,于3周后吐血而亡。

清政府任起义者尸体暴露天光雨水之下,4天后,才令各善堂收敛尸骨,已是一派惨然。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暗中活动,将72具遗骨葬于广州红花岗,红花岗由此改名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这些人中,有很多是留学归来的青年,平均年龄只有29岁。

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所有参加起义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却人人赴死。林觉民的《与妻书》写得何其的悲壮,令人为之感动、泣下。方声洞写给父亲的绝命书写尽革命报国的坚定无悔。烈士李晚在写给兄长的诀别书中写道:“此行成败不可知,任其事而怕死,非大丈夫也,余明知无济,只在实行革命宗旨,决以生命为牺牲。”

百年之后读到这样的文字,仍然令人感到血脉贲张。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这一代年轻知识分子与前辈知识分子明显不同,他们珍惜幸福,却愿意拼死一战改天换地;他们热爱生命,却甘愿献出生命来与腐朽同归于尽。这是具有朝阳般气息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出现意味着老旧中国开始拥有了全新的血液,昏睡百年的雄狮快苏醒了。

孙中山是悲痛的,广州起义10年后,他还痛心地说:“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孙中山也是欣慰的,他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