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匠心独运:每回总评

颉颃圣叹:话说毛评《三国演义》 作者:汝河 著


匠心独运:每回总评

如果说卷首的《读三国志法》是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的总纲,则每回的总评和文中的夹注、眉批,则是对主旨更系统、详尽的阐发。后人读白香山诗,每每对诗人篇末的“君不见”不以为然,甚或讥讽,认为本已明白如话老妪能解的诗作,用不着喋喋不休的告诫。殊不知诗人的良苦用心,唯恐人们不解、误解或解读不尽诗中深意。毛氏用心之苦,大概和白香山相同。《三国演义》本来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成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但毛宗岗唯恐读者“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不解书中三昧,因而每回故事之前都有总评,少则数百言,多则千余言,或点睛加赞,或析理指津,誉扬褒贬,务求详明。奇文共赏,现就部分章回前的总评略加赏析,管中窥豹。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乃全书的引子。总评也最为简短,不过四百五十多字,共分五段:首段指出本回在结构上的作用:就全书而言“三寇”引出三国;在本回而言,“三寇”引出“桃园兄弟”。文中称黄巾兄弟为“三小寇”,对吴广、陈涉、赤眉、铜马等农民起义军的轻蔑之语,乃作者囿于立场、历史拘限所致,姑且不论。第二段设问:“今人结盟,必拜关帝,不知桃园当日又拜何神?”指出“盟者盟诸心,非盟诸神”;“兄弟之约取同德同心,不取同姓同宗”,实乃点睛之语。第三段指出黄巾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相号召,不过是以迷信煽惑愚人。认为“黄巾”、“黄天”前应“黄门用事(十常侍用事)”,“后应曹丕“黄初改元”。第四段、五段论“百忙之中加入刘、曹二小传”及许劭对曹操“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评语,则开宗明义,表明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曹操对此评语“喜得恶,喜得险,喜得无礼,喜得不平,喜得不怀好意。只此一喜,便是奸雄本色”。对曹操的贬抑,无以复加。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第二回总评文字重点评张飞鞭打督邮、附带评外戚,宦竖误国。何进谋诛十常侍,盛赞张飞疾恶如仇的性格。毛氏把张飞和何进对比,认为张飞“十分性急”,“何进十分性慢”,指出“张飞性急不曾误事,何进性慢误事不小”。并以项羽、刘邦为例,剖析怎样看待“性急”与“性慢”的实质:项羽看似性急,但临大事优柔寡断,不是真正性急;刘邦看似性慢,临大事却杀伐决断,毫不犹豫:“四万斤金,可捐则捐之,(指陈平事),三齐、九江、大梁之地,可割则割之(指封韩信、英布、彭越为王事);六国印可销则销之;鸿沟之约,可背则背之”,“妙在果断有余”,并非真的性慢。告诉读者不要只看表象,要看实质。然后据事析理,将两汉之亡作对比,点明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竖;进而指出:“乱汉者宦竖也,亡汉者外镇也,而召外镇者外戚也。”——因此可也可以说东汉亡于外戚。最后点评本回为文之妙:叙述刘备之事,兼及曹操、孙坚,为后文伏笔;本回仍为全书的引子,是第一回的“余波”。事实本就因果相连,曲曲折折,为文不可“经遂率直”。

张飞像

第三、四、五回的总评都极简短。第三回三百余字,大概本回与刘备曹操无多大关联,毛氏不愿多费笔墨,惜墨如金;第四、五回总评均五百字以内,重在点睛,因文字不多兹录于下:

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失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读书至此无不诟之詈之,争欲杀之矣。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行事,却是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辈之口是心非,反不如孟德之直述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第三回“孟德献刀”)

呜呼!英雄易量哉!公孙瓒背后之一人,为惊天动地之人。而此人背后之两人,又是惊天动地之人。英雄不得志时,往往居人背后,俗眼不识;直待其惊天动地,而后叹前者立人背后之日,交臂失之。孰知其背冷笑之意,固已视十八路诸侯如草芥矣! (第四回“三英战吕布”)

前者独具只眼,赞孟德“心口如一”,讥刺道学诸公“口是心非”;后者慨叹英雄不易量,嘲讽有眼无珠之势利小人。指出“今人都骂孟德奸雄”,却能慧眼识英雄。远胜袁术、袁绍辈有眼无珠。以上两段确是切中肯綮之评。

每回总评文字多寡,虽各有千秋,但不难发现毛氏的用心着力倾向。大体而言,凡与蜀汉阵营有关的章回,其评语动辄千言,千余言,不厌其详。请看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前面的总评;全文近千言,共七节。评论从董承传“衣带诏”欲诛曹操说起,要言不繁,指明前后来龙去脉,评论本回开篇之巧:“文有叙事在后幅”加倍渲染前编的妙处。指的是文中马腾之语:“吾观前日围场(许田射猎)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曹操,玄德以目示之而止。”这一情节前回已经写过,经马腾之口重述,侧面衬写,读者印象更加深刻。第二节是重点,评论青梅煮酒,刘备闻雷失著之事。指出,“两雄不并立;不并立则必相图。操以备为英雄,是操将图备矣,又逆知备之必将图我矣”。刘备方奉“衣带血诏”,听了曹操之言,怀疑事泄必然惊慌。毛氏指出刘备是因惊而失箸,“是因落箸而假托闻雷,非因闻雷而故作落箸”。这一细节,“俗本多讹”,也就是因果倒置了,毛氏把它改为“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只淡淡一语,轻轻混过,妙在有意无意之间。由此及彼,毛氏之出,今人读史,“多有误解”,比如项羽困于垓下,闻四面楚歌大惊曰:“汉已尽得楚地乎?何楚人之多也!”今人误解为楚歌为思乡之曲,实则大谬不然。实乃张良、韩信的疑兵之计,欲使项羽认为彭城已失,丧失斗志,乱其军心。

第三段释人之疑。曹操为何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难道孙权尚不入孟德法眼?后来又为何称“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氏曰:“此时孙策执掌江东,曹操不以英雄许之”;孙权尚未承袭,“故鼎足尚缺其一”。“此老眼力,大是不谬”。

第四节就关羽杀车胄事,评刘备和关羽性格的差异;指出刘备是“深心人”,关羽是“直心人”,同是豪杰,性格不同,各有所长。

第五节评本回的写作技巧。本回故事乃刘、曹相攻之始。其中夹叙公孙瓒、袁术之事:公孙瓒之事借满宠之口,为虚写(侧面描写);袁术之事半虚半实。二人之事就此收场;而玉玺下落,也在本回中有了结局:袁术死后,落入曹操之手(名为归汉献帝);为后文曹丕受禅称帝伏下一笔。“有应有伏,一笔不漏,一笔不繁”。

第六节,就董承衣带诏上书“左将军刘备”五字,论刘备为正统当之无愧。同时就一细节释疑指津:刘备在杀车胄,公开反曹时,为何不亮出“衣带诏”来布告天下?毛氏答曰:衣带诏是下给董承的,当时董承尚未死。刘备若以此诏相号诏,恐怕累及董承。

第七节评公孙瓒,袁术之死,同为无谋而亡。公孙瓒尚有提携刘备一节可取;袁术一无可取。

通过以上评述,本回为文结构之巧之妙,微言深义都更加清楚了。第二十二回重点是陈琳檄文医曹操头风。因袁曹之争起自刘备,故评之颇详。这篇总评不足千字,共分八节。第一节极赞本回为文“事之变,文之幻,真令读者梦亦梦不到”。因为“操之与备,合而忽离;绍之与备离而忽合。读其前卷,不料有后卷”。第二、三节,承首节之意,进一步评本回为文,变化出人意料。第二节交代陈登为何献计向袁绍求救,而不向马腾求救;第三节指出刘备请郑玄给袁绍写信一事,第一回早有刘备“师事郑玄”一语,遥作伏线,至此应笔方出“参差错落,极叙事笔法之妙”。并称赞在“关公斩将之后,袁绍兴兵之前”,夹叙马融家歌姬、郑玄家诗婢风流韵事,“真如霹雳火中,偶杂一片清冷云也”,张弛有趣。第四节仍评照应之妙:第十八回已借郭嘉之口指出“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本回袁绍虎头蛇尾,草草收兵,证明袁绍性格不出郭嘉所料。五、六两节乃是评论重点,分析曹操读陈琳檄文为何出人意料不怒,其病反因此而愈;将陈琳檄文和骆宾王代徐敬业草拟的《讨伐武曌檄》相提并论,突出曹操的奸雄性格。指出:成败不足论,檄文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可谓曹操已为陈琳所杀”。七、八两节言简意明,告诫“今之居上座者,切宜仔细”不可像刘岱那样为世人留做笑柄;“袁绍性慢,是无主意;刘备性慢,是有斟酌。”

关羽像

总览此回评论,先评为文之巧,后评人物优劣,兼及借古讽今,皆有深意雅思。第二十六回写关云长杀文丑,斩颜良,然后挂印封金,辞曹寻兄,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的重头戏,毛氏评语近千字,六段。第一段释关羽封号,“汉寿亭侯”,指出“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名,汉有亭侯、乡侯、通侯之名。俗本中“曹瞒铸寿亭侯贻公,加以‘汉’字而后受”,是缺乏历史常识之误;鸡笼山关庙内题主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之神”,毛氏认为庙额应加一“汉”字,改为“汉汉寿亭侯之祠”。足见毛氏治学严谨。第二段指出曹操“弃粮与马”以饵文丑,“捐金与印”以饵关羽。文丑中计被杀,关羽不为所“饵”,曹操无可奈何。第三段指出,关公先杀颜良,再斩文丑,陷刘备于危险境地,生死系于一发,而关公全然不知;直到见孙乾遇龚都而始知情,则流涕北顾,奋然决去。盛赞关羽“即使曹公追而杀之,公所不顾也;袁绍仇公而杀之,亦公所不顾也。前之爱一死,所以全其嫂;今之轻一死,以报其兄。观其‘见兄一面,万死不辞’之语,真一字一血泪矣”。第四段,照应总纲中“三奇之评”,毛氏称“吾奇关公,亦奇曹操”。奇关公“以豪杰折服奸雄”,奇曹操“奸雄敬爱豪杰”;关公是“豪杰中有数之豪杰”,曹操是“奸雄中有数之奸雄”。第五段再赞关羽“心恋故主,坚如铁石。金银美女之赐,不足以移之;偏将军汉寿亭侯之封,不足以动之;分庭抗礼,杯酒交

欢之异数,不足以夺之”。深得驾驭笼络之术的奸雄曹操,不得不吁嗟景仰。末段再赞关羽“来得明白,去得明白”,“心事无不可对人言”,“安得不与日月争光”!数赞之后,关公之义,无与伦比矣。

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古城会”,写刘、关、张兄弟散而复聚,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毛氏仍以千余字评述。总评文字九节,前五节评人论事,后四节评文章之巧。首段论曹操之奸,假仁假义:关公之行,不使人导之出境;雨过送伞,出境之后才“令人赍送文凭”。毛氏评论曰:“佯美其(关公)大义,阴忌其归刘,故听彼自往。”若“阻截而回”,是“不留之留”。若途中为人所杀,是“不杀之杀”。待关公渡过黄河,才令人送给文凭,卖顺水人情,以示厚恩。告诫读者勿为曹操的假仁假义所迷惑。第二小段论廖化,周仓之遇关公。特别是周仓,因有此遇,得附关公“并垂不朽”。告诫后人“士贵择主”。第三节是重点,极赞张飞大节比关羽更烈。毛氏评论说,“云长辨汉与曹甚明”,张飞辨汉与曹更明:“操为汉贼,则从汉贼者亦反贼。彼误以关公为降曹,故骂曹操并骂关公,而桃园旧好,不复顾矣。”毛氏指出:奉诏讨贼为公,为重;桃园结义之情为私,为轻,张飞可谓深明大义,公私分明。并且据此推张之志,假如身处土山之围的是张飞而不是关公,“宁蹈白刃而死”也不会权宜变通,与曹操虚与周旋。加上张飞最痛恨吕布,一见便骂吕布为“三姓家奴”一节,极称张飞为“真孝子,真忠臣”。第四小节,赞关、张弟兄“以义相责”方是好兄弟,反责今之世上所“和而不同”的伪君子。第五小节剖析,同为结义弟兄,为何玄德隔河望见关公旗帜,便“以手加额”;张飞与关公古城相逢“而绰枪欲战”,表现如此不同?毛氏曰:“此为玄德信关公‘身虽在曹而心必不降曹’;张飞责关公:‘既不降曹,而何以在曹’。足见桃园弟兄情以义合。”第六节评本回选材取材之巧,通过关公“以弟寻兄,以叔保嫂”,“引出一段亲亲文字”。“胡华与胡班为父子;韩福与王植为姻家;蔡阳与秦琪为甥舅”,“各亲其亲”。且关公不杀郭常之子不绝其后;收养关定之子,是父子初见;桃园兄弟是重逢,玄德夫妇是再团圆。亲亲之义,贯串前后。第七节评此回迭宕起伏,令人心情随之变化。称桃园结义为初聚义;古城会为再聚义;得孔明为大聚义,合赵云为小聚义。读者心情从“郁郁不快”到“快然”。第八节评本回为文详略得当。刘、关、张兄弟因吕布攻小沛,曹操攻徐州,两番离散。第一番离散详写刘备,略写关、张;后一次离散详写关公,略写刘备,极略张飞。当详则详,当略则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毛氏认为可与史迁笔法媲美。第九小节赞伏笔照应之严谨。“如胡班、廖化、普净前文均有伏浅;糜竺、糜芳、简雍、赵云”俱于本回叙明着落,无懈可击。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写诸亮之事着墨最多。毛宗岗评诸葛亮之事更是浓墨重彩,波墨似水。自第三十五回刘备与水镜先生司马徽相遇,引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话,但未点出诸葛之名。直到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把人口味掉足,方才说出其姓名来。诚如毛氏所言“写来如海上仙山,将近忽远”。“令人心痒难熬”。三十七回“三顾茅庐”,三十八回“隆中对策”,刘备、诸葛亮这对千古一遇的君臣方才见面,主角戏方算开场。对于这两场戏,毛宗岗的评论可谓匠心独具、妙笔生花。

第三十七回的总评,首评徐母之死,将其与王陵之母相比,赞其为贤母,乃承接前回之事。第二小段将司马徽荐孔明与徐庶荐孔明两相比较评论本回对比手法之巧:徐庶是相告相嘱——直接举荐;“唯恐孔明不出”“极忙,极热”;司马徽是自言自语——间接推荐,“极闲极冷”。徐庶特为荐孔明而“去而复返”;司马徽偶因访元直而来,“一有心,一无意”。为文“无一笔相似,而各各入妙”。第二小节评论本回映衬手法的巧妙。为写玄德渴望见到孔明的急切心情。“闻水镜而以为孔明,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又以为孔明。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曙也,见星光而又以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听风声而以为雨也,听泉声而以为雨也,听漏声而又以为雨也。《西厢》曲云:‘风动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故人来。’玄德求贤若渴之情,有类此者。”第四段赞孔明“志决身歼,不计利钝”的品质。第五段赞“淡泊”、“宁静”是孔明一生的本领。第六段评本回写人之妙:“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层层渲染映衬,“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第七节评论本回反衬对比手法的应用:三顾之时夹写张飞性急之语以衬玄德求贤之诚。第八节评本回先为秋风五丈原埋下伏笔。水镜先生司马徽“未得其时”之言;崔州平“徒费心力”之语,与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前后照应。

诸葛亮绣像

三顾茅庐

第三十八回的总评千余言,八个小段。第一小段极赞本回为文曲折之妙。一般人以为有了前两顾的映衬,“三顾”已经水到渠成,刘备礼数已足够周全,礼贤下士之意已经写足了,君臣两见自可一见倾心,坦言无隐。但文似看山,仍然曲折不尽:先见诸葛均,却不为引见,待刘备自己去见,此为一曲;童子通报,孔明昼眠未起,又为一曲;玄德恭候孔明睡醒为第三曲;半晌醒来,却自吟诗,为第四曲;童子仍未通报,待孔明发问,方才告知,第五曲也。直到更衣完毕,方才出迎。经此六番曲折,方才晤面。从晤谈,到画策,礼让除外,又数经曲折。画策毕,玄德因同为宗室不忍取二刘之地,孔明解譬,玄德谢教为一曲折;为之画策却不肯出山又一曲折;答应出山却不肯受聘;受聘之后不肯即行,直待留宿一宵,然后同归新野又一曲三折矣。第二小段设疑解疑,析理指津。孔明既然知道曹操不可与争锋,又说“中原可图”,岂非前后矛盾?毛氏答曰:“汉贼不两立,虽知天时,必尽人事,所以明大义于天下耳。”

或问:孔明初出茅庐之时,曾言“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为何至死未归?毛氏曰:孔明之言有应与不应者。三分鼎足,以酬三顾之恩,有言必应。功成未归,为酬白帝托孤之重,因而不应。第三小段解孔明为何不劝玄德取曹操,孙权之地,而劝刘备取刘表、刘璋之地,自剪宗室。毛氏曰:“二刘之地,玄德不取,必为孙曹所有。”“取西川于刘璋无疑取西川于曹操”此孔明料事于后,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火烧新野》连环画插图

第四小段评本回转承之巧。孔明归新野,按照常理,当叙新野之事;书中仅“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一语便转叙东吴之事,为后文孔明过江张本。且叙东吴之事与前文对应:刘备得贤相,孙权亦得良将;孔明为刘备画策,周瑜亦为孙权画策;孔明欲图荆、益;甘宁亦请图荆益。此正总纲中所谓“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也。第五小段评孙权之母吴太夫人“一日一月之梦”。毛宗岗认为“日为君象,民无二君,则无二日”,“若以孙权为日,则是吴、蜀、魏之君并出,而为三日”。所以认为正统之主为日,僭伪之主为月。“就天下而论,则宜以刘备为日,曹丕与孙权皆月耳。”这一评论再次申明了毛氏以刘备为正统的主张。第六小段评论二乔姐妹分嫁二婿;二吴姐妹同事一夫。认为吴太夫人不管是不是孙权的姨母,孙权皆应以母事之,以尽孝道。第七自然段评价甘宁。以唐代徐世与甘宁相比较,认为徐世阿附武则天,甘宁忠于孙权,虽然同样出身盗贼,但甘宁优于徐世。表现了毛氏的忠君思想:事君不二,才是真正忠臣。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今人学习古人,不学其忠孝节义等大节,专仿效其外表,实在可笑。卒章显志。

毛氏评论的重点,不仅在蜀汉阵营,还在于重大历史事件。比如第三十回的官渡之战、四十一、四十二回的当阳长阪之战,四十九回的赤壁之战,评论都极见功夫。“官渡之战”一回,毛氏首评袁绍“三失”:曹操攻吕布、攻刘备时,袁绍有两好机会,若全师以攻许都,可操胜券;但袁绍都错过了;后来若全师屯官渡拒其前,偏师袭许都断其后,仍能胜,但又坐失。故田丰料其必败。第二小段评曹操乏粮欲归,苟彧劝其勿归,是成败关键,毛氏把这一关键比作楚汉之争,鸿沟为界之后高帝欲归,张良劝其勿归之事,皆胜负如棋局,“所争只在一着”。第三小段评论袁、曹二人皆“善疑”,但“袁绍疑所不当疑,信所不当信”;而曹操“疑所疑,亦能信所信”。照应前文郭嘉十胜十败之说。第四小段论“用兵之法以粮为重”,“以少攻多,以弱攻强,非用奇不能取胜”。评许攸献计乌巢烧粮。

第五小段,评曹操披衣跣足以迎许攸;“焚书以靖众疑”。将其与刘邦、刘秀相比,赞曹操“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第六小段评许攸献计让袁绍分兵以袭许都;后来又献计于曹操分兵以袭邺都,并取黎阳。前者为实,后者为虚,论兵家“虚虚实实大不相同”。赞《三国演义》“直可作《武经》七书读”。第七小节论人才得失与成败的关系:“韩信、陈平初皆在楚,而项羽驱之入汉;许攸、张郃初皆事袁,而本初驱之归曹,良可叹也。”综观本回所评,即事论人,或用兵之道,或驭人之术、皆关鸿旨,可见裨官野史中亦有治国施政之大方略也。

至于当阳、长坂之战,故事为妇孺皆知,两回书总评各千言。第四十一回先评刘备之仁:玄德之走,几不免于难,“若非不忍于百姓”则可轻捷,脱然而走。几乎不免于难是刘备过于“仁爱”,而非孔明计画不周。本回重点评论赵云,盛赞赵云“竭救主之忠”;“玄德之信子龙,不以临难而疑其违”。就写作技巧而言,为了表现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书中成功使用了“反衬”手法,先有糜芳之言,后有张飞之疑,反衬出刘备与赵云君臣相知之深。在评论过本回的伏线照应,对比等手法之后,毛氏重点评价《三国演义》叙述复杂散乱情节的技巧。毛宗岗指出:“凡叙事之难,不难在聚处,而难在散处。如当阳、长坂一篇,玄德与众将及二夫人并阿斗,东三西四、七断八续,详则不能加详,略又不可偏略”让一般人来写,恐怕要束手无策。“今作者将糜芳中箭在玄德眼中叙出;简雍着枪,糜竺被缚,在赵云眼中叙出;二夫人弃车步行,在简雍口中叙出;简雍报信在翼德口中叙出;甘夫人下落则在军士口中详之;糜夫人下落则借百姓口中详之,历落参差,一笔不忙,一笔不漏。又有旁笔:写秋风,写秋夜,写旷野哭声,将数千兵马,及数万百姓,无不点缀描画”。毛氏将《三国演义》的叙事技巧和“史家之绝唱”《史记》相比,叹为“龙门之复生”。

《长坂坡》连环画插图

第四十二回重点写张飞。毛氏评张飞为何一声叱喝能退曹兵,是因为此前关羽曾对曹操说过,张飞“于万马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曹兵闻张飞之名有恐惧心理;此前因有孔明两番火攻,曹操见张飞横矛立于当阳桥上,疑其为诱敌之计,怀疑身后有伏兵,是以不敢轻进。张飞之先声夺人,实则是关羽,孔明之先声夺人。接着感慨“豪杰从来不遇时,庸人多厚福”,刘备辛苦一生“甫登大宝未几而亡”,刘禅庸庸碌碌,“安享四十二年南面之福”。在文章技巧方面,毛氏评论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也就是变化出人意料。举例说,“刘表为孙权之仇,刘表未死,孙权方欲攻之;刘表既死,又使人吊之”。令人猜不着,“唯猜测不及,所以为妙”。次论本回书有大惊大喜,大疑大快,大急大慰的变化,实为读书之乐。毛氏说“当子龙杀出重围,人困马乏,又遇文聘追来,是一急;及见玄德之时,怀中阿斗不见声息是一疑;刘备被曹操追之江边,更无去路又是一急;忽见江上战船拦路,不知是刘琦,又一惊;忽观战船拦路不是孔明,又是一疑一急”。大惊大急过后自然是大快,大慰。“尺幅之内乃有如此变幻”,实不多见。令人胸中如“怒涛一起一落”。此外尚论及其它巧处,兹不赘言。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三国演义》前前后后写了八回,极尽联想虚构之能事,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毛宗岗对此评论洋洋万言。仅就第四十九回的总评就有一千多言,重点是赞誉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全文八个自然段。首段评孔明医周郎之病。评语核心是:“病若周郎人所莫识;医若孔明,亦世所罕闻。”第二小段指出“瑜之不可无亮,犹亮之不可无瑜耳。”意义颇似成语“一时瑜亮”。第三小段评“七星坛祭东风。”毛氏曰:“只一百二十人,不异于千军万马之势,其视彼八十三万大军,不啻如腐草败苇。”难怪鲁迅先生评论说“状诸葛之智近妖”了。第四小段评论本回战争描写的技巧。“写周郎用兵,不于既战时写之,正于将战未战时写之。”详写一在东风未起之前,烘托气氛,“未战而己勃勃乎欲战之势”;二写东风起后,诸将听令赴敌,“将战而已森森然有必胜之形。”到战争开始,“不过某人射某人于水中,某人砍某人于马下而已”。极其简略。第五小段评周瑜之器量扁浅狭窄,“笑周郎之愚”。第六小段评《三国演义》结构谋篇之妙。“赤壁之火不自赤壁始也,其下种在第二回之前矣。”——指第二回已埋下了“孙、刘联盟”的伏线。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评述赤壁之战:长江为灶,赤壁为炉,黄盖担柴,阚泽送炭,庞统添油,蒋干乞薪以佐其炊,二蔡采樵以资其爨,孔明执扇,周瑜因人生火,终于完成了“火烧赤壁”这场彪炳史册的火攻范例。第七小段对比衬托评价孔明、周郎用兵才能的优劣长短,得出结论:“周郎之不及孔明也远甚。”第八小段评论本回写风写火之奇。指出“纸上之风,风之始也;掌中之火,火之原也”。第九小段评价本回风的描写有无数曲折和点染。所谓无数曲折,如孔明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并无动静,周瑜等到天晚不见风起心中疑惑;又如等到三更,先听风声响,出帐视之,旗带忽飘西北;再如周瑜叹诧为奇,而曹操见之,以为一阳初出,偶而有之,不足为奇等等。所谓点染,即烘托写法。如丁奉、徐盛迎风而走,守坛将士当风而立;又如赵云扯蓬,其船如飞,小校望见远帆,忽而孔明已到;再如曹操见月射波浪,金蛇万道的景色描写,黄盖放火,风声正大,不听得弓弦声响,被张辽射落水中等战斗场面描写皆为点染之妙。此外,写风之前写雾,风后写雨,其余写月,写星,写云,都是写风的映衬。难怪毛宗岗感叹说:“读七星坛一篇,如见丹青矣。”其实本回的战场点染,任何丹青妙手也难尽其妙。

第八十四回评吴蜀猇亭之战,陆逊“火烧连营”。第一、第二两自然段,将赤壁之战与猇亭之战两次火攻为主的战役进行比较,评论周瑜、陆逊两位东吴名将的将略战功。毛宗岗认为,同为火烧,陆逊有三方面难于周瑜:陆逊受命于吴师屡挫之后,一难也;周瑜有刘备作同盟,陆逊没有,且背后有曹丕这一后顾之忧,此二难也;周瑜有孔明、鲁肃、庞统、阚泽、黄盖、甘宁、周泰、丁奉等一干文武之助;陆逊不仅没有,还有一干文武老臣、宿将之疑,此三难也。有此“三难”,陆逊取胜尤难于周瑜。但换个角度讲,却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谓之“三易”: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猇亭之战发生在夏季;冬天东南风稀有,必待“借东风”而后烧;夏季风顺,烧之则易。曹操扎营水上,刘备扎寨林间。水寨战船彼此隔绝,周瑜欲使火攻,大费周章,什么苦肉计、诈降计、连环计,最后火攻之计得以实施,而陆逊,要烧扎营山间林中的刘备就容易多了。第三条刘备自己“连营七百里”,更用不着陆逊费心,烧之极易。“三难”、“三易”,综合起来看,周瑜、陆逊功劳相等。周瑜初战三江口,先声夺人,以挫曹兵锐气;陆逊先佯败示弱,成功地使用骄兵之计,二人战略方法不同,但运用之妙各有千秋,二人将略都是奇才。第二自然段评关公、刘备之失都是因为违背了诸葛亮“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第四自然段评论曹操赤壁之败,是“骄兵”;刘备猇亭之败是“愤兵”——因为轻视陆逊——变为“骄兵”。“骄兵必败”。第五自然段把“淝水之战”和“火烧连营”对比,把孔明和谢安、王猛相比较,盛赞孔明神机妙算、“真神仙中人”,后世之智谋之士不能及。第六自然段是第五自然段的不尽之意,将孔明和陆逊作比,再赞孔明“料人料事”之奇。最后一个自然段评论《三国演义》写作技巧之高:一部书中写了两篇题材相同的大文章——“火烧赤壁”和“火烧连营”,周瑜、陆逊都是运用“火攻”取胜,却“无一笔相犯”之处,无一雷同。除了两番火各有特别妙处之外,火攻之后的故事亦各有奇妙:赤壁之战紧接着是“华容道”;火烧连营之后紧着是鱼腹浦“八阵图”。前者,孔明之计,一着胜过一着,谓之“顺接”;后者,陆逊误入“八阵图”中,几不得出,谓之“反接”。前者,“曹操不能设伏以待追兵,却是孔明设伏以待败兵”;后者,“陆逊不能设伏以待败兵,却是孔明设伏以待追兵”。“兵不厌诈”,对于虚实真假的妙用,更加出奇:“曹操以前之烟火为真,而误以后之烟火为假”,正中了孔明之计,遇到了关羽,死里逃生;陆逊能防山中杀气,不能防水边杀气,以山中杀气为实,水边杀气为虚。若非黄承彦作向导,必困于八阵图中。毛氏评论道:“华容道胜周郎十二队之雄师,却只有五百兵捧着一将;鱼腹浦胜先主七百里之劲卒,却到底十万兵不见一人。种种变化真天地有数文字。”这一奇文,说到底曹操,周瑜,陆逊智谋和诸葛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