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中国戏剧演进史(全2册) 作者:张大新 等 著


序言

河南大学张大新教授牵头编著的《中国戏剧演进史》,是适应戏剧与影视学科提升为艺术学一级学科所带来的专业迅速发展、招生规模逐年递增,但专业教材明显短缺滞后的教学与教材改革的需要,在试用多年的本科、研究生专业教材的基础上逐年修订而成的。本书的编撰者均为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这部教材是该团队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结晶。本教材的特色是努力追踪学术前沿,以大戏剧观念统驭文本和演剧史料,融理论概括与感性阐发于一体,学理思辨与文本解读相表里,学术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富有开拓性的探索。

本书既关注戏曲诸要素与社会制度、思想意识、民俗文化互相依存的关系,更着力探寻成熟戏曲形态出现之后剧作家与演员、观众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以此为基础描述戏曲繁盛、演化、变革的艺术进程。换言之,本书不仅注重对剧作家及其剧作进行学理性解析,更注重将作家置于所生存的历史时空中,探寻可能影响制约戏剧演进的诸多因素,剖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勾画出中国戏剧史演进的轨迹和风貌。如《元杂剧的兴盛和衰蜕》一章,不仅提要钩玄地描述金元杂剧的兴衰蜕变过程,阐述不同阶段剧作题材和风格的差异,还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和作家、艺人的生存状况,深入探讨具有“集体无意识”属性的剧作家的心态意绪和创作动机,让读者获得具体的感知和体认。

在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作品的分析方面,编撰者不满足于对作品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的平面解读,更注重借助对剧作家心路历程的追踪,寻绎戏剧主人公身上的时代印记和人文意涵,进而通过考察不同历史阶段戏剧题材,或同类题材主题的变化。如在论述白朴杂剧时,编撰者使用较多的笔墨揭示其在金元兴亡之际矛盾纠结的心理。通过对其性格行为的寻索探析,让读者得以准确地把握其创作心态,理解弥漫在《梧桐雨》中沉痛淋漓的“山川满目之叹”和《墙头马上》中泼辣恣肆而又顾及体面的佯狂之举。再如论述神仙道化剧时,通过元代前后期神仙道化剧人文意蕴变化的分析和归纳,勾画出元代文人心态递变的轨迹。

在编写过程中,编撰者尽可能较全面地吸收近年来戏曲研究的最新成果,诸如戏剧形态的形成及其相应的概念范畴的理解、戏剧角色体系的形成、戏剧形态演进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乡村演剧与城市商业性演出的消长与互动、田野调查与文本史料的相互参照等等,在不影响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力求将学界在争论中形成的共识纳入教材的相关章节之中。

本书首次在上下编中列出专章阐述古代戏曲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民族戏曲的理性认知水平。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在每章之末附上若干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其中包括一些学术界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以使教学内容与学术前沿保持密切的联系,借以启发引导学生扩充学术视野,培养独立思考钻研学术问题的自觉意识。

据编著者告知,这部具有学术前沿品格的专业教材在具体讲授传习时,每个章节均配备有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将简洁明晰的内容提要、剧目经典片段与相关的舞台视频融为一体,努力实现文本传授与多媒体感知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中国戏剧史的演进脉络。

重写中国戏剧史是一个艰难的工程,很多问题需要学术界讨论。期待新的论著不断出版,学术讨论日益繁荣。

李修生

2015年夏书于懋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