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轼

豪放词 作者:钱志慧 著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达·芬奇式的全才人物。诗、词、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最高水平,书法、绘画流传千古,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领域也建树颇高。豪放词派开创人,词风慷慨激昂、豪迈雄壮、大气磅礴,具有宽广深切的人生忧患意识。后人敬称“诗神”“词圣”“坡仙”。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 聊:姑且。

② 狂:豪情。

③ 左牵黄,右擒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着苍鹰,意指围猎时勇猛地追捕猎物。

④ 千骑卷平岗:意指狩猎队伍打马冲锋,尘土飞扬间马蹄风一般卷过山冈。千骑,形容随从狩猎队伍之多。

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意指酒酣之际,胸怀开阔,兴致大发。尚,更。

⑥ 持节:拿着传令兵符,意指身负重大使命。节,古代兵符。

⑦ 云中:汉代郡名,现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⑧ 会:将要。

⑨ 天狼:天狼星。这里暗指侵袭北宋的西夏。

【词译】

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擒着苍鹰,老夫我姑且一展少年时狩猎的豪情,打起马鞭追赶四散奔逃的猎物。侍从们骑马狂奔,头戴锦帽身穿貂裘,马蹄踏过尘土飞扬,风一般卷过山岗,好一派意气风发的模样!满城的人都愿随我出城狩猎,深情厚谊令我这个太守无以为报,只好亲自射杀猛虎一只,比一比那当年时常乘马射虎的孙权!

猎后畅饮,酒酣沉醉之际,胸怀之间依旧开阔无比,报国之情滔滔万丈,即便鬓发已隐隐泛白,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我这个太守当得逍遥自在,但心里仍然苦苦等待有一天朝廷会派来使者,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到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给我新的机会。到那一天,我一定要拉紧弓弦,奋勇杀敌,将西北边境上的西夏敌军一扫而光!

【评析】

要说宋词的正宗,当是柳三变式的浅斟低唱。但这一首出猎词,满怀豪情壮志,挟带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之气,如一股劲风吹过北宋词坛,由此开创了豪放词派,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爱国词创作。词人自己也颇为自得,曾致信友人称此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全词以一“狂”字点题,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活用典故,大气磅礴,气势逼人。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几句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出猎时人马沸腾、风驰电掣的热烈场面扑面而来,读来感受十分强烈。“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暗含深意,锦帽貂裘是西汉精锐部队羽林军的标志性装扮,这里一方面展现了随侍儿郎们神采飞扬、勇猛向前的精神风貌,另一面表达了词人渴望朝廷重整军伍,与西夏敌军血战到底进而击溃他们的心愿。“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一句,以东吴文韬武略的孙权自比,说全城的人都跟着他去出猎,字里行间既有得全城百姓爱戴追随的小得意,又有以身报国报民的壮志豪情。这里使用的是“孙权乘马射虎”的典故,典出《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狩猎归来,词人豪性大发,与手下共同畅饮美酒,酒醉之际,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家国的情怀一览无遗,“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其实这时词人年不过四十,相比写实,“鬓微霜”所表达的恐怕更多是词人慨叹年华似水,渴望早日施展抱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同样是运用典故,《汉书》《史记》中均有记载,说的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削职,中郎署长冯唐在文帝前为魏尚辩解,文帝随后便派他去云中赦免魏尚。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于是自请外调京城,先至杭州,后到密州。这首词作于1075年前后,正是苏轼在密州任职之时。因而他以魏尚自居,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让他得以挥斥方遒,一展抱负。当然,词人的这一志向并非是为一己之私,也并非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打败侵略北宋边境的西夏人,这在结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有着清楚明白的体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