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中国儿童文学获得的宝贵遗产

中国儿童文学史 作者:蒋风


第三章 中国儿童文学获得的宝贵遗产

前两章整理的史实表明,在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还没有产生以前,儿童只能通过两种途径接近文学:一是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二是将成人文学中适合自己的部分占为己有。这两个方面就是中国儿童文学所获得的遗产范围。然而,后人对中国古代儿童文学遗产的搜集整理,因时间的不可逆性与空间的不可重复性,只能以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为依据,这与实际情形相比较不知打了多少折扣。现就有限的资料,对古代文学中具有儿童文学性质的各类作品加以钩沉,作为今天发展儿童文学之借鉴。

第一节 儿童诗

所谓儿童诗是指适合儿童接受并供儿童欣赏的诗,从诗的形式与结构看,可以分为歌谣诗、格律诗、自由诗三大类。歌谣诗包括童谣与儿歌,在第一章里已有较为详细的搜录。自由诗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由新体诗演化而来,本节主要讲儿童格律诗。

一、儿童生活诗

在浩如烟海的历代文人创作的诗歌里,不乏文字浅显、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艺术精湛、适合儿童阅读的名篇佳作。譬如《诗经·卫风》的《芄兰》,这样写道:“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诗的大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配挂起成人的饰物“觿”(象骨做的解结的锥形器具),昂首挺胸,挤眉弄眼,竭力装扮成一副“大人相”(“容兮遂兮”),你虽然配挂了大人的饰物,又怎能装得出大人的才智和风度(“能不我知”)?可见这是一首描写儿童幼稚淘气行为和滑稽可笑情态的诗歌,表现了一种大人孩子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所以,有人将这首诗看作是“中国古代儿童诗的先驱”,指出:“正是以《芄兰》篇为滥觞,并在它的影响下,这种着眼儿童天真的动作、情态、心理的作品,在文人的作品中更是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像《芄兰》这样“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汉乐府中就有一篇《孤儿行》,它塑造的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苦孩子”形象。到了诗歌鼎盛的唐代以后,以儿童生活入诗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仅以放牛娃为题材的诗歌,就可以列举很多,如唐代张籍、李涉都有《牧童词》,明代诗人高启也有一首《牧牛词》,清代诗人袁牧又有《所见》等。

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中,还有一批温馨甜美、妙趣横生的“咏儿诗”,把父母之心、舐犊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百读不厌。这类诗歌有西晋诗人左思的《娇女诗》、唐代诗人杜甫的《北征》等。北宋文学家苏轼,虽然仕途坎坷,心情愁闷,但只要有孩子在身边,他就会眉开眼笑,他在《小儿》诗中写道:“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

二、儿童教育诗

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接受教育。古人常常以诗歌的形式来对儿童施以思想、伦理、道德、情操、学业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这类诗歌创作意图和服务对象都非常明确:为孩子而写,教育孩子好学上进,所以可以统称为儿童教育诗,其发轫之作可上溯到东晋时陶渊明的《责子》,此后有李商隐的《娇儿诗》、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等,都属于这类。杜甫经常把眼光投向自己的孩子,如他送幼子宗武的生日礼物,就是一首名为《宗武生日》的诗,开篇写道:“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慈祥、亲切而风趣。中间又写道:“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殷切期望儿子能继承家学,不图荣华富贵,也不必当庸俗的孝子。杜甫为另一个儿子宗文写的《催宗文树鸡栅》一诗,则是开导孩子要从事一些家务劳动。

说到教子诗,无人不晓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其实,这并非陆游唯一的教子诗,陆游有六个儿子,他经常以诗教子,还写有《病中示儿辈》、《五更读书示子》、《子遹读书常至夜分作此示之》、《送子龙赴吉州掾》、《冬夜读书示子韦》、《示子遹》等。陆游“示儿诗”的基本内容是教育儿子懂得做人为文的基本道理,告诫孩子只要学业有成,就会成为有用之才;学习要从小开始,肯下功夫,但光有书本知识是很不够的,更需要亲自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陆游的“示儿诗”,总是以他的亲身体会入诗,引导孩子,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又平易浅近,无一句训导的话,平等亲切,很有说服力。像陆游这样的“示儿诗”与“劝学诗”已不可分了。

“劝学诗”在启蒙读物中占绝大多数,如《幼学诗》、《小儿语》等。在文人创作中也有不少脍炙人口、促人奋进的诗篇,如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唐代无名氏的《金缕衣》、明代文嘉的《明日歌》等。唐代颜真卿的《劝学》更是家喻户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儿童咏物诗

儿童咏物诗有两种类型:一是古代小诗人的自编自唱,表现他们对“物”的天真感受和认识;二是文人有意模仿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描摹物态时追求童真童趣。前者最典型的例子可举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作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文人表现童趣的咏物之作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吟咏秋霜的小诗,完全跳出成人歌吟习惯和情感,故意采用儿童所独有的谜语诗形式,在轻松诙谐中娱乐儿童,启迪儿童心智。这类作品还有很多,如元诗《画鸭》、明诗《画鸡》以及明代冯惟敏的咏雨诗《玉芙蓉·喜雨》等。

上述从儿童生活诗、儿童教育诗和儿童咏物诗三个方面粗略地勾勒了古代儿童诗的基本面貌,虽然就单一作品而言,与今天的儿童诗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古代仍然还没有像爱情诗、山水诗那样发达起来,形成一个自觉、独立、有影响的诗歌流派,跟现代儿童文学意义上的儿童诗不可“同质而语”。

第二节 古代童话

中国古代还没有“童话”这一名称。“童话”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1909年孙毓修主编的儿童读物《童话》,但正如周作人所说:“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特多归诸志怪之中,莫为辨别耳。”这里他实际上是指出了一条探索古代童话之路。

中外童话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一、口头流传的民间童话阶段,也可视作童话的萌生期。如本编第一章中的“民间童话”所讲述的是将适合于少年儿童的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借用过来,用口头加工的形式,讲述给孩子们听。这就是最初的口头童话故事。

二、记载、收集、整理的古代童话阶段,也可视作童话的形成期。将口头流传的民间童话记载下来,或将散见于历史典籍中的民间童话收集、整理出来,成为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书。这正是这一节所要讲的内容。

三、改编创作的现代童话阶段,也可视作童话的成熟期。此时童话已成为独立的儿童文学体裁,在中国那还是20世纪初才有的事。

一、《山海经》:童话的摇篮

中国古代没有一本较为完整的童话书保留下来,但从先秦至今的经、史、子等诸多典籍中,不难窥见中国古代童话的片鳞只羽,例如《诗经·大雅·生民》叙述周始祖后稷诞生与生长的传说,就是一篇优美的古童话。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有不少出色的寓言,其中也不乏具有幻想色彩的童话。此外,《穆天子传》、《楚辞》、《山海经》等都包含有丰富的童话作品,尤其是《山海经》,被后人誉为中国“童话的摇篮”、“中国古代童话第一部集大成之作”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不少作品可以称为我国的古童话。在《异域》卷里,记载有浑身长毛、两手为翼的“羽民国”;有两手由肩垂下,直抵地面的“长臂国”;有双脚长过三丈的“长股国”;还有矮小只有九寸的“小人国”。还记载有一些变形再生式类型的童话,如《精卫填海》、《瑶姬仙草》、《夸父追日》、《刑天争神》。《山海经》原是一本有文有图的书,在儿童还无书可读时,它赢得了儿童的喜爱。

与《山海经》一脉相承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其中有五则故事可以视作创世童话,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吴洞》:中国的《灰姑娘》

自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不少可以列入童话的作品被作为志怪小说收录在《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幽明录》、《齐谐记》、《续齐谐记》、《述异记》中,其中《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是民间童话《田螺姑娘》的最早文字记载。

到了唐代,志怪小说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兴起了传奇和笔记小说。其中笔记小说《酉阳杂俎》(段成式)中的《吴洞》,是一篇具有中国特色的“灰姑娘”故事,在中国童话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吴洞》因其主人公名为叶限,又名《叶限》。故事完全可以与法国贝洛1697年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中的《灰姑娘》以及德国格林兄弟在《儿童与家庭的童话》(1812—1813)中记录的《灰姑娘》相媲美。段成式卒于公元863年,《叶限》的问世肯定早于863年,由此可见,中国的“灰姑娘”故事要比贝洛的早八百多年,比格林童话早近一千年。这是值得儿童文学史重视的一个史实。

三、《虎媪传》:儿童的童话

宋代盛行“坐谈说古话”,给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化生活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宋代的说话,主要是为成年人讲历史演义,讲传奇小说,但说话人也经常讲点充满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太平广记》等诸多典籍中就有不少童话故事。

元代陶宗仪的《寒号鸟》,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就是完整的童话作品。吴承恩的《西游记》已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典长篇童话的杰作,而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八大王》、《崂山道士》等不可多得的短篇童话佳作。《聊斋志异》后,古代童话开始衰落,但也有一些精彩之作,黄之隽的拟人童话《虎媪传》,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全文见康熙年间黄承增编撰的《广虞初新志》卷十九,故事情节与贝洛的《小红帽》十分相似,而记录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小红帽》曾被很多人视为欧洲童话的发端,《虎媪传》在中国古代童话史上的意义也非同一般。“这个故事以孩子为主人公,以孩子和吃人动物的矛盾冲突构成内容,以孩子为讲述故事的对象,用的完全是向孩子讲故事的口吻和语言。主要情节是老虎变成老妇欺骗孩子,孩子生疑、发问、用计,突出了老虎的奸诈和孩子的机智。这是一个真正的、完全的为儿童创作的童话,它出现在古典童话行将结束之时,预告了新童话的信息,十分可贵。”

从上述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童话的搜集整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事实上还没有出现作为文学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童话文体形式,这里称之为古代童话作品,实际上是一些具有童话特征又可能适合那时孩子阅读的神话、寓言、志怪、传奇、神魔、幻想类故事,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史前期作品。这些作品充满奔放的幻想、离奇曲折的情节,积累了丰富的童话表现手法,对后来的童话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节 古代寓言概述

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寓言体系与以印度为起点的南亚中东寓言体系、以古希腊与希伯来为源头的欧洲寓言体系并称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中国寓言的滥觞可上溯到现存最早的文献《易经》中的卦爻辞与《诗经》中的咏物诗。但真正成熟的寓言出现在战国时代,伴随着百家争鸣的政治风气,先秦诸子文集和史书中几乎都内含寓言,总数在千篇以上,其中《庄子》、《韩非子》成就最大。而且,“寓言”一词最早就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寓言十九”说:“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可以说,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就是从《庄子》开始的。《庄子》中很多文章都是由寓言组成的,著名的有《鲲鹏展翅》、《庖丁解牛》、《井底之蛙》、《蜗角之争》、《东施效颦》、《望洋兴叹》、《邯郸学步》等,都含蕴深刻,脍炙人口。

先秦寓言是我国寓言的第一个高潮期,《孟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战国策》中的很多寓言流传至今,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夸父追日》、《老马识途》、《远水不救近火》、《自相矛盾》、《穿井得人》、《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掩耳盗铃》等。

两汉四百年间寓言总数约六百篇,代表作主要见于刘向的《说苑》、《新序》,刘安的《淮南子》等著作中,如《指鹿为马》、《叶公好龙》等。

魏晋南北朝叙事文学有长足进步,以《世说新语》、《笑林》为代表的志人寓言,以《搜神记》、《幽明录》为代表的志怪寓言,以《符子》为代表的玄学寓言,以《百喻经》为代表的佛教寓言,都有一些佳作。

唐宋是我国古代寓言的第二个高峰期。唐宋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都从事寓言创作,还出现了以寒山子、刘禹锡为代表的诗体寓言,如写狗争骨的“我见狗争骨”篇和《昏镜词》等。

元明清时代是古代寓言的又一个黄金期,代表作家有刘基、宋濂、刘元卿、蒲松龄等,产生了《卖柑者言》、《狙公之死》、《燕说》、《中山狼》、《猱》、《东郭记》、《南柯记》、《邯郸记》、《千里马》、《画皮》、《崂山道士》等著名寓言。

元明清又是中西寓言开始接触的时代。明天启五年(1625)出现了《伊索寓言》的第一个汉译本《况义》,计二十二则寓言。“况”指作比况用的故事,即喻体;“义”指寓意,即点题的话。此后,《伊索寓言》的中译本又有《意拾蒙引》(1837)、《海国妙喻》(1888)和《伊索寓言》(1902)三种之多。

古代寓言并非为儿童而创作,因而适合儿童听读的寓言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保存下来:一是教科书;二是专门为儿童编选的寓言读本。前者如现行小学教科书中就有近二十篇,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都是传统的小学教材篇目;后者如作为儿童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多种读物。可以说,古代寓言仍然是今天儿童的传统读物之一,不论是被今天儿童所接受的数量还是所受的教益,与古代童诗、童话相比,都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四节 古代儿童戏剧概述

儿童戏剧是指专为儿童演出的戏,一般认为萌芽于民国初年,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郭沫若、黎锦晖等人的倡导与实践下,才得到发展。但这并不是说,先前古代戏剧中就没有一些切近儿童心理、适宜儿童看的剧目。尤其像古代歌舞戏、傀儡戏和皮影戏等剧种,因为它所具有的民间性与儿童性的特点,与历代儿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戏剧,源于歌舞。古代歌舞是边歌边舞,歌情、舞意统而为一,没有故事情节。稍后加入了故事情节的,便发展为“歌舞戏”。歌舞戏是中国的正统戏,凡古代有故事性的歌舞,以至宋元戏文与杂剧,明清传奇、京戏以及各种地方戏,除去没有歌唱的参军戏、滑稽、相声等外,都属于这个系统。再到后来,大约是宋元时期,又加入对白,即成为正式的戏剧了。

一、歌舞戏

最早的歌舞戏,据说是西汉时张衡《西京赋》里的《总会仙唱》。儿童有机会看戏,大约也在这一时期。南北朝时,北魏韩显宗曾上书当时的皇帝,主张禁止儿童看戏,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儿童与戏之间关系并非一般。到了唐代,随着歌舞戏的兴盛,儿童与戏剧的接近更为密切。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说的就是儿童观戏归来后向客人所作的汇报与表演。这类诗在唐代以后的诗人笔下还有不少。谭正壁在《古代儿童戏剧初探》中以“写儿童的戏”与“儿童爱看的戏”,将这一时期的剧目大致分类,开列了一个目录,可见古代戏剧中确有一个相当可观的儿童戏剧观众群体的存在。目录如下:

(一)写儿童的戏,即以儿童为主角的戏。如《孟母三迁》、《沉香太子》、《哪吒闹海》等。

(二)儿童爱看的戏,又可分为教育、智慧、神话、英雄四个方面。教育故事如《陈母教子》、《杀狗功夫》、《廉颇负荆》、《除三害》、《中山狼》、《紫荆树》等。智慧故事如《孙庞斗智》、《无盐破环》、《火牛阵》、《空城计》、《生辰纲》等。神话故事如《闹天宫》、《柳毅传书》、《刘海砍樵》、《钟馗嫁妹》、《牛郎织女》等。英雄故事如《单刀会》、《武松打虎》、《通天犀》等。

二、傀儡戏

民间盛行的傀儡戏也是一种适宜儿童观看的戏种。傀儡戏即木偶戏,始于汉代。宋代以后出现了由儿童扮演的傀儡戏,当时“四大傀儡戏”之一的“肉傀儡”即是“以小儿后生辈为之”。适合儿童观看的傀儡戏更多,可以分为民间故事类、童话故事类、神鬼类、滑稽类、历史类五大类。

元、明、清时期,民间傀儡戏有盛无衰。到了清末,还盛行一种“肩担戏”,一个艺人肩挑一副箱笼,手舞傀儡,嘴唱戏文。这种“肩担戏”走到哪里,后面就跟着一串孩子。相传“八大肩担戏”中的四曲,都是为儿童敷演的。比如演猪八戒抢媳妇的《高老庄》以及《王小儿打虎》,直至今天仍然常演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傀儡戏被认作一个正式的儿童戏剧种,可见其与儿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三、皮影戏

稍迟于“傀儡戏”,还产生了“皮影戏”,因受演出条件的限制,其流传也可能不比傀儡戏普遍。皮影戏始于汉武帝,到北宋末年,皮影戏已被视为儿童特别喜爱的戏,以至每逢元宵灯会,街头巷尾就有专为儿童演出的皮影戏。到清代,皮影戏已相当发达,内容涉及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多方面,演出时也有乐器伴奏。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那些“三国故事”、“西游故事”以及《三侠五义》、《前后说唐》之类题材的剧目了。

综上所述,歌舞戏、傀儡戏与皮影戏,是古代深受儿童欢迎的三种戏剧,古代儿童与戏剧的关系也集中体现在这里,虽然古代没有明确的为儿童编演的戏剧,但上述事实却为中国儿童戏剧在今后的“自觉”与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1. 王许林:《古代儿童诗初探》,《江淮论坛》1991年第6期。
  2. 周作人:《古童话释义》,《儿童文学小论》,儿童书局,1932年。
  3. 金燕玉:《中国童话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第14页。
  4. 金燕玉:《中国童话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第147页。
  5. 参见程式如:《儿童剧的由来与发展·为儿童而演出的戏剧》,《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年鉴·1983》,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第184—192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