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奇的孩子

现代物理学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 作者:刘明山 著


好奇的孩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慕尼黑附近一个著名的小城镇乌尔姆。在那里,爱因斯坦的父亲曾经拥有一家电气工厂。然而不幸的是,在他出生一年后,父亲的工厂就倒闭了。于是,爱因斯坦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全家,迁到了慕尼黑。在慕尼黑亲戚的帮助下,他的父亲又重新办起了工厂。

在这座德国南方的第一大城市,爱因斯坦全家度过了苦涩而艰难的14年。

爱因斯坦的祖辈是犹太人,等到了他父母这一代已经在德国定居。他们一家除保留了本民族的一些宗教习惯外,实际上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德国人。他们全家把德国作为自己的祖国,把自己视为理所当然的德国人。

爱因斯坦的父亲叫赫尔曼·爱因斯坦,但他并不善于经商。所以,即便是他重新办起了工厂,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家人的生活。

但是,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而厚道的乐天派,他对德意志民族那种追求崇高人格、自由精神的文化传统如痴如醉。

由于父母没钱供爱因斯坦上大学,年轻的爱因斯坦不得不弃学经商。但是,尽管如此,每天晚上,他总是沉醉于诗人席勒、海涅的作品中。

爱因斯坦的母亲叫波琳·科克,她是个贤惠而能干的女人。相对来说,母亲的家境要比父亲的家境优裕得多。她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喜爱文学,更热爱音乐。

爱因斯坦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他们志趣相投,爱好高雅,相敬如宾,他们为小爱因斯坦的成长提供了品位极高的文化氛围。

慕尼黑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它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慕尼黑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

慕尼黑在德语中的意思是“明光”,即“僧侣之乡”的意思。750年,这里曾建立了一座隐修院,它标志着这座城市的开端。

15世纪下半叶,僧侣获准在当地运盐商路与河流汇合处建立市场,以后又建起了桥梁要塞。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统治时期,兴建了许多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点的建筑,这些建筑风格多样、气势不凡。

爱因斯坦一家居住在慕尼黑郊区的林德林地区,那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优美的生活环境在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了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的种子。

可是,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给人感觉似乎是个反应迟钝的孩子,他学会说话要比一般的孩子晚得多。

在爱因斯坦两三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专门为他请了一个粗壮的妇人当保姆。保姆的任务除了要照顾小爱因斯坦的生活起居外,还要帮助他学习说话。在父母看来,都快3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为了能够早日教会小爱因斯坦说话,保姆可是想尽了种种办法。有时,她会发出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一会儿又做出各种鬼脸,她企图用这些动作来刺激爱因斯坦说话或发笑。

可是,这个长着瘦长脸的小男孩连看也不看保姆一眼,更不用说和她说话或者发笑了。

此时,小爱因斯坦正聚精会神地望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树枝,他的身子还不由自主地随树枝的晃动而晃动着。突然,他自己嘿嘿地笑了起来。保姆听见了笑声,不禁骂道:“真是个傻东西。”

爱因斯坦的父母规定,保姆的首要任务是设法引逗这个3岁的小男孩学会说话,其次才是照顾孩子和整理房间。

可是,令保姆非常生气的是,尽管她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都没能使这个愚笨的孩子说出一句话来。

更令她气愤的是,爱因斯坦经常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地方发呆,而对大人们的引逗却总是视而不见。很显然,保姆对这个男孩已经表现出极其厌烦的情绪,她经常趁主人不在家时,怒骂小爱因斯坦。

保姆喜欢既不哭闹、又聪明伶俐的孩子。可是这个小孩子虽然不哭不闹,但整天像木头疙瘩一样,没有半点灵气,保姆照样是不喜欢他。可是为了维持生活,挣钱补贴家用,她不得不照看这个“令人讨厌的小祖宗”。

这个“令人讨厌的小祖宗”的父母显然也很着急,尽管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但还是节衣缩食,拿出钱来为他专门请了一个保姆来教他说话。

然而,任凭大人费尽心机,小爱因斯坦就是不肯开口说一句话。保姆已经认定了这是一个又蠢又傻的孩子。就连他的父母有时也不免产生怀疑:这孩子的智力发育是否真的不正常。

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她知识丰富,懂得艺术,又弹得一手很棒的钢琴。她常常想,像他们这样的父母怎么能生出个这么傻的孩子来呢?

带着这个疑问,爱因斯坦的母亲经常会偷偷地观察儿子。有一次她惊喜地发现,当她演奏钢琴时,孩子会一动不动地听着。当她弹奏出美妙的旋律时,儿子的表情顿时充满喜悦,可当弹奏到忧伤的旋律时,儿子的表情又会变得出奇地严肃。

“他懂得音乐。”母亲惊喜地说,“阿尔伯特能听懂音乐!懂音乐的孩子怎么能是傻子呢?”有了这次发现,爱因斯坦的母亲欣喜万分。

爱因斯坦的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很注意对孩子进行观察和诱导。他经常会带回家一些精致小巧的玩具给阿尔伯特,但这孩子对玩具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每次得到新玩具,小爱因斯坦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把玩具丢在一旁,甚至对一些精美的玩具也从来不感兴趣。这下可愁坏了他的父母。

然而,令全家人高兴的是,在爱因斯坦4岁的时候,他终于会说话了。虽然他说话的时候比别的孩子要少得多,但是,只要他想说,说出的句子总是连贯的,意思表达得也比较清楚。当爱因斯坦的父母听到孩子说出了第一句简单的话后,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们总算可以断定,儿子不是哑巴了。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独来独往,他时常故意躲开小伙伴们,独自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同亲人在一起时,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

他非常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做那些在别人看来显得枯燥的事,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这是一款非常需要耐心的游戏,可是爱因斯坦却对其颇为热衷,总是不厌其烦地搭着纸房子,不成功绝不罢休。

爱因斯坦总是少言寡语,极少主动开口和别人交流。可是,他那双明亮的棕色的大眼睛却总是闪烁着聪明、智慧的光辉。他从小就习惯于用这种沉默的独立思维去面对周围的世界。

在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他将罗盘拿在手中,朝不同的方向转动,但是不管他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一直指着北边。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惊奇。他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件奇异的事物的后面。

这件事给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个极为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同时也唤起了他强烈的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爸爸,这个圆盘里还藏着什么东西吗?”他禁不住问爸爸。

爸爸用手翻转罗盘,让爱因斯坦前前后后看个清楚,然后说:“你自己看见的,这罗盘里除了这根指针,什么也没有。”

“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它永远都指着同一个方向呢?”

“那是磁力,是地球的磁力使它永远指向北方。”

“磁力?磁力又是什么?它究竟藏在哪里?我既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它能使磁针转动,为什么我就感受不到周围有它的存在呢?”

阿尔伯特很诧异地看着令他倍感神奇的小罗盘,他默不做声地想着什么,然后又默默地躺在床上,不再开口说话。

看不见、听不到的神秘力量——它就成为不可抗拒的法则,支配着这个世界呢!这是多么神秘啊!由于这种伟大的力量,我们的世界才能一分一秒都不差地活动着。

阿尔伯特仍然闭着眼睛,一心一意地思考着。他到底在想什么,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不过,这的确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宇宙的神秘之门。

阿尔伯特就像追忆着甜蜜的梦境一般,从老远老远的地方,幻想着能引动那根小针的力量。

爱因斯坦在他67岁时写的一篇《自述》中说: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我经历过这种惊奇。罗盘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等,都不会感到惊奇。

但是爱因斯坦天生就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儿,他从来不会因为某个谜团暂时无法解开就轻易放弃。在那之后的日子里,一连许多天,家人都见他每天拿着这个小小的罗盘,像着了魔似的,一次又一次重复地摆动、翻转、思索、摇头。

“阿尔伯特真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从孩子的病房走出来后,赫尔曼对妻子波琳说:“我想,他在病后一定会很无聊的,便带了一个罗盘给他玩儿,哪知他看后却默不做声地想着哩。”

“嘻,嘻,他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不过,我倒放心了。”

“这话怎么说?”

“可不是吗?这个孩子过了周岁还不会说话,好不容易学会了说话,又是那样的沉默寡言。我生怕他会是个白痴呢。”

“哈,哈,他不是白痴。不过,的确有一点古怪。他从来不跟别的孩子去做淘气的事,老是独个儿望着蝴蝶飞翔,或注视着花朵迎风招展。”

“真的啊!可是,也许这就是天才。说不定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呢!”

阿尔伯特的母亲万万没有想到,她这句脱口而出的话会成为极其灵验的预言。他父亲听了母亲说的话,张开大嘴,很高兴地笑了起来,说道:“哈!哈!阿尔伯特是天才?是大科学家?”

后来,爱因斯坦表面上好像已经放下了这个关于磁力的问题,家人也以为他已经从这个古怪的罗盘问题上摆脱出来,彻底忘记了它。

其实不然,爱因斯坦根本就没有放下这件事,更没有忘记这个关于磁力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的整个人生几乎都在思索着它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问题。

正是由于小小的罗盘里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极大的好奇心,那就是探索事物的本质。

探索事物的本质,这一点对科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爱因斯坦从儿童时代“罗盘经历”中感受到的困惑与日后相对论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这种共同性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前者无非是一个孩子对自然现象的惊奇感;而后者则是对宇宙规律的无限探求。

被保姆称做“令人讨厌的小祖宗”的阿尔伯特,虽然在语言方面发展缓慢,但他对音乐的感悟力特别强,在他还不会说话时就已经懂得音乐了。

母亲为了提高儿子的智力,在还没有教他识字之前,就让他学习拉小提琴。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爱因斯坦学习小提琴时是那样的投入、刻苦。在他上小学前就能演奏复杂的曲子了。爱因斯坦的母亲还发现,儿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观察得特别专心,他要是观看一样东西,常常可以持续一两个小时,在观察事物时嘴里还发出一些别人听不懂的声音。

不久后,这个“令人讨厌的小祖宗”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他被父母送进了学校,从心底里讨厌他的保姆终于解放了。

父亲指望爱因斯坦上小学后智力发展出现一次大的飞跃;可他的母亲则现实得多,她只希望儿子在智力水平方面能够赶上一般的孩子,以便孩子在学习中不那么吃力,不受人欺负。

然而,阿尔伯特又一次让父母失望了。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在他的各科学习成绩中,没有一项令老师满意的。

阿尔伯特在课堂上的表现常常令老师很费解。在历史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都听得相当入神,有时还会发出阵阵的笑声。可是,阿尔伯特却跟一切都没发生一样,两眼只顾盯着窗外发呆。

爱因斯坦上语言课时提不起精神来,拉丁文、希腊文的考试也是经常不及格。唯一例外的是,他对简单的逻辑课听得有些入迷,在课堂上还能提出一些让老师都感到伤脑筋的问题。

期末考试过后,爱因斯坦除了逻辑课成绩优异之外,没有一项成绩令人满意。就连他并不反感的数学、物理、生物、自然常识等课程,也都是勉强及格,而历史、语言、神学等课程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及格。

阿尔伯特在学习中最讨厌的是那些死记硬背的科目。他不愿意去记那些不用思考、只能牢固记忆的内容。

有一次上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件历史事件。当老师问到阿尔伯特时,他站起来很有礼貌地回答:“对不起,我没有去背。”

“为什么没有背?”老师追问。

阿尔伯特回答说:“需要时去查词典就是了。如果连这些不变的知识都需要记忆的话,要词典还有什么用呢?”

这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答案把老师彻底激怒了。他反唇相讥道:“什么事情都查词典,要我们的大脑有什么用呢?”

阿尔伯特不急不躁地回答说:“我们的大脑是用做思考和创造的,而不是搞机械记忆的。”

老师当即被他气得无言以对,同学们也都向他投来诧异的目光。

在老师眼里,阿尔伯特是个差等学生。他上课不专心,行为怪僻,懒懒散散,经常精神不振。他最喜欢的动作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有时还说些谁也听不懂的呓语。没有一个老师对他感兴趣。虽然他非常喜欢数学课,数学老师也对他极为反感,经常骂他是不可救药的“懒狗”,因为他很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每当考试的时候,也是阿尔伯特倍感困惑的时候。因为当时的考试一般是考知识、考记忆而不是考思维和创造力。阿尔伯特最讨厌、最不愿意做的事是死记硬背。所以,他的考试成绩通常很差。为了应付考试,他不得不借助同学的笔记本记一些东西,这样才能勉强通过考试。每次期末考试结束,他带回家的成绩单都让父母摇头叹息。

但爱因斯坦也有他特别喜欢的课程,比如说手工课。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那个漂亮而又严厉的女教师。

爱因斯坦因为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望着面前这个小男孩,不知道他能交上一件什么样的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其中一条凳腿还钉偏了。

女教师显然很不高兴,她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

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差的凳子了。”

教室里发出一阵阵哄笑。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差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深思着,她向爱因斯坦亲切地点了点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在这个小故事里,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