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维新运动”至“五四”运动前

宁树藩文集(增订版) 作者:(新加坡)卓南生,程曼丽


“维新运动”至“五四”运动前

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大变动时期,也是中国报刊大发展和全面变革时期。维新运动以前,中国人自办的报刊不出10种,维新运动时期短短三年左右,出版了数十种,民国成立初两年,全国就办了大约500家报纸,可见发展之速。

社会的大变动,使得反映各种政治倾向的报刊大量涌现,政党报刊第一次出现了。有关政党的理论和原则被引进到办报工作中去,中国报纸工作的一种重大变化开始了。此外,20世纪初起,封建政府出版各种“官报”。这种报,起初是京报和近代化报纸两种模式的缀合,袁世凯所办《亚细亚日报》则全为近代化的报纸了。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综合性报刊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外交、政法、教育、工商、农学、算学、铁路、儿童、妇女等等专业性报刊纷纷创办。此外,还出现消闲性小报(如《游戏报》《繁华报》)、小说报、白话报、画报、译报和文摘性报刊等等。在“五四”以前,各种类型的报刊大致具备。

这个时期报刊的业务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政论的大发展

从“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前,可说是报刊史上的政论时代。报刊是运动的喉舌,政论是主要宣传手段。重视报刊政论的作用,虽然始于王韬,但只有在这时才得到真正的发展。这个时期,一篇政论的发表,往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的巨大震动(长篇的如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中篇的如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短篇的如《大江报》上的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一批著名政论家应运而出,如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朱执信、陈天华、宋教仁、张季鸾等。

政论发展也有个过程。首先作出贡献的是维新派。他们创办了一大批政论报刊,把政论直接用于争取社会进步的政治斗争,作用大大超过《循环日报》。当时人们正是由于感受到维新派报刊政论的威力,从而改变了轻视报纸的传统观念。政论在报纸上的地位开始奠定了,报纸在社会上的地位迅速提高了。为了便于表达新思想,梁启超对政论文体进行了改革。他自己解释说,他为文“务求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他使政论摆脱制义文章的束缚,创造出一种较能符合报刊宣传要求的新文体——报章体,影响深远。梁启超的报章体始于《时务报》,发展在《新民丛报》,以后没再前进了。

维新派对政论发展的推动,是有重大历史功绩的,但也存在着局限性。由于受到洋务派的干扰和他们本身的软弱性。政论在维新派报刊上始终没有占据主要篇幅,积极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著名的《时务报》广载译稿,政论通常每期只有一篇。官方那种“不准议论政事,不准臧否人物,专译外国之事”的方针,实际影响着该报。《湘学报》《湘报》都在政治压力下削弱了政论。《国闻报》本非以政论见长,政变以后更不登政论稿了。他们的政论文章本身也有弱点。比如杰出的政论家梁启超,他的文章明快畅达,驰骋自如,气势磅礴,饱含激情,曾使无数人为之倾倒。但他的说理,喜用排比铺陈的手法,向横广方面扩展,而不是层层深入,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和他坚持改良的政治态度是有联系的。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政论继续发展。革命派的政论紧扣当前敏锐的政治问题,纵横剖析,深揭要害,无所顾忌。他们将西方逻辑学引用到写作中去,使文章说理,更趋严密。从总体说,他们的政论,在战斗性和科学性方面,都超过改良派。章太炎是其有代表性的政论家。他的政论“所向披靡,令人神往”(鲁迅)。

20世纪初开始,政论体裁也出现多样化,这是政沦被广泛运用的必然结果。时事短评开始作为一种重要文体登上报刊。它首见于《清议报》(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刊),后来《时报》(1904年在上海创刊)辟时评栏,每日数篇,每篇数十字、百来字,短小精悍,引人注目。从此,这一文体在报上广为流行。在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上,它曾成为十分活跃的“轻骑兵”大显身手。《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结束前后,革命形势不断高涨。报纸取代期刊成为主要宣传手段,舆论斗争的重点,由理论宣传转向政治鼓动。报纸上的评论更为迅速发展起来。除了短评外,数千字的评论文章逐渐多起来,形式多样,计有代论、来论、选论、译论、外论、通论和本馆论说等等。到1907年前后,“社论”这一名称在《神州日报》和《时报》上出现了。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实行钳制舆论的政策,除少量报纸外,政论消失了,或者名存实亡。但是,报纸政论是消灭不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愈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2.新闻的继续发展

变动是新闻之母。大变动的时代也是新闻大为活跃的时代。它的变革是多方面的。不过具体情况各有区别。维新派报刊对新闻改革无重大贡献。严复的《国闻报》强调“以通外情为要务”,自称在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市派有访事人员,这当是中国在国外设有采访人员之始。但实际上是徒具名义,来自国外访事人员的来稿,仅属偶见。国内的新闻报道,也无显著改进。各维新派报刊大致如此。这种情况也是很自然的。由于改良派的妥协性,由于维新运动把说服统治者作为主要手段,“新闻”所活动领域和所发挥的作用,自然大受限制。

推动新闻进一步发展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因为它敢于大胆地揭露社会矛盾和反映群众的一些斗争活动,报道面大为扩展,新闻所起的社会作用空前地增大。武昌起义前后,新闻报道在瓦解清廷斗志,推动起义行动中建立过殊勋。报纸上的新闻构成起了变化。政治新闻日益增多,占居报纸的主要篇幅,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则明显地减少。但由于受传统新闻观念的影响,像《妓院消息》《人头狗面》(见《中国日报》)这类无聊和荒诞不经的新闻,仍然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上保留了它的位置。资产阶级革命派运用新闻报道为革命服务,这对推动新闻改革当然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他们却不惜编造假新闻以获取所谓宣传效果,并公然鼓吹“过渡时代之新闻不妨略张声势”(《民立报》)。当时的不真实新闻是常有的事,但像这样以革命为由,公开为假新闻制造理论根据,实属罕见。新闻的政治性和真实性如何相统一,第一次成为一个严肃问题提到人们的面前。

在其他报纸上,新闻报道也不断起着变化:报纸上的新闻容量继续增大,一张大报通常有新闻七八十条至近百条之多。在商业报纸中,政治新闻也有逐渐加多的趋势。社会新闻退居次要地位,有的报纸把它放在“琐闻”栏内排在新闻版的末尾。欧战爆发后,国际新闻受到各报的重视。1872年在上海成立的路透分社,原来只供稿《字林沪报》,现在开始向各报发稿了。新闻写作方面的重要收获,就是那些抒情、议论和文艺描写等手法的使用,日渐减少,至民国初年就已难得看到了(主要指消息写作)。新闻文体的独立过程,至此基本完成。

电讯越来越被大量运用,是新闻报道中所出现的又一新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读者迫切要求报纸迅速报道动荡多变的政局(政治报纸还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另外,也和电讯事业的发展和电报降价有关。起初,电报只用于传递谕旨,不久扩及军事新闻。民国成立前后,政治斗争激烈,时局变动不居,专电激增,一家报纸常用一个整版,甚至两版刊登专电,一天常多至五六十则。袁世凯实行反革命专政以后,政论沉默了,新闻成为各报竞争的主要领域。当时各报关心的主要是政治问题,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各大报都选聘得力的记者派驻北京,如《申报》特派员为邵飘萍,《新闻报》为张季鸾,《时报》为黄远生和徐彬彬(凌霄)等等。这样,不仅使得发自北京的电讯大量增加,也推动了政治通讯的出现。闻名一时的黄远生的通讯,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3.副刊的改革

副刊的改革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原来副刊都为消闲性质,并有不少不健康内容。香港《中国日报》的副刊《鼓吹录》、上海《国民日日报》的副刊《黑暗世界》,突破过去的陈规,开始和正张配合,鼓吹革命。文字短小,形式多样,有诗歌、小说、戏曲、谐文、对联、传记等等,开中国副刊改革的先声。但由于受传统的影响,这些副刊仍然保留了若干消闲性内容。《中国日报》还刊登了一些并无革命意义但能吸引读者兴趣的像《基度山恩仇记》这类的世界名著。副刊的全面改革是在“五四”时期,一些副刊在这时完全摆脱了消闲性质,成为传播新文化的主要阵地。《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晨报副刊》的创办,标志着报纸副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另一方面,商业报纸的副刊沿着传统的道路继续前进,内容日趋丰富,形式更加多样。1911年8月24日创刊的《申报》副刊《自由谈》,是这类副刊的重要代表。

4.版式的变化

长期以来为书本式统治着。不仅期刊如此,就是日报也为书本式,或扩大了的书本式。有的横长形,如《申报》,有的为直长形,如《时务日报》。几个版面印在一大张纸上,单面印,或上下相连,或印成一横长条。由读者裁折,装订成书。《湘报》就在报上告诉读者说:“本馆……每日出报一张,每张可裁作四页,集订成书”(一般报纸不止四页)。1896年创办的《苏报》开始两面印,但版式无改变,两面印办法也未被其他报纸仿行。1904年的《时报》第一次打破书本式,印成现在这样的对开报纸(两面印)。此后,这一形式陆续为其他一些报纸所采用。不过。书本式仍然与此并行了一个时期,直到民国成立后,《时报》版式才取得完全的胜利,书本式终被淘汰。为什么书本式长期流行,甚至在《时报》版式出现以后仍在一个时期内未被其他报纸所接受?这是由于中国书本印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此所形成的传统观念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再则,起初报纸内容不多。新闻又少,时间性不强调,印数又少。因此使用书本式,矛盾并不突出。待到新闻数量大量增加,报纸要求出得快,印数增到数千份上万份,书本式就很不方便,不改就不行了。

5.版面的变化

原来非常简单,和通常书本一样,文稿自右至左,一篇篇,一则则印过去。通常是按谕旨、论说、新闻、文艺(初无文艺)顺序排列,文艺有时插印在新闻版内,前后均有广告。不分栏,标题字和正文一样大小,新闻稿通常为四字标题,常带有文艺意味,如《燕山春黛》《汉水浮槎》《红亭画意》《鄂渚官声》《亮节清风》,等等。字林洋行出版的《上海新报》是直长式,分栏编辑,版面醒目,和现在的报纸很接近。可是这种比较先进的版面式样,对当时新闻界并没有发生影响,各报仍然按照老的模式出下去。直到维新运动时期,版面才开始进行改革。实行这种改革的第一张报纸,是汪康年的《时务日报》(1898年5月5日在上海创刊)。这个报纸开始每版上下分为四栏,把新闻分成电报、各国新闻、外埠新闻、本埠新闻四类(上谕除外),并按国别(各国新闻栏)、按城市(外埠新闻栏)、按区域(本埠新闻栏)分别排列,首创新闻分类编辑方法,取消了新闻稿的四字标题,或以分类题代标题,或用便于读者了解新闻内容的文字作标题,这无疑是一大进步。《时报》将版式改为对开大张后,对《时务日报》所创始的版面改革继续予以发展。该报的栏目多种多样,标题意取切合内容,字数不拘。它还分版设置时评,与新闻栏相衬映。整个版面显得活泼醒目。此后报纸的版面,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每版增至六栏、八栏,栏目更加丰富多样,注意运用图画、照片与新闻配合,标题制作更有进步,有的标题不仅有主题,还有副题(一行至多行)。对于《时务日报》和《时报》所开始的版面改革,各报的反应并不尽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纷起仿效,而另一些报纸改进较为滞缓。不过改革毕竟是大势所趋,而在版式改成大张的情况下,版面不改已不可能。到了民国成立以后,各报版而渐趋一致。这时的报纸,和今天的报纸相比,虽然显得粗陋,但已粗具规模,颇为近似了。

此外,附带说一说,今天通用的一些新闻词汇在这个时期陆续出现了。原来称报纸为新闻纸、报章,在维新运动期间才开始使用“报纸”一词,不过它曾长期和上述二词同时流行。据所见材料,“记者”一词最早见于《清议报》(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刊)第七期。这时所说的“记者”系泛指报刊工作人员。“政党之机关报”一词,也在《清议报》第十九期上出现了。“编辑”“发行人”这些名词20世纪初也已常见。

从上述简略的历史事实中,我们有以下认识:

1.决定报纸发展变化的最后力量是社会经济基础。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引起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的变化,例如自给自足经济的破坏、人们联系的加强、大城市的形成、物质技术条件的改进、西方文化的输入、读者群的扩大等等,近代化报纸是不能产生和发展的。又如,因为中国还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尽管中国报人力图以资本主义国家报纸为榜样办报,但当把他们那种报纸模式引进来时,却不得改变原来的面貌,以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相适应。

政治斗争往往是推动报纸变化的直接力量,而对一些商业报纸,营利又总是促使报纸改进的经常因素。

2.百年以来,中国报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不是一串串偶然现象的连接,而是历史的长河中表现出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例如:

(1)总是沿着不断适应报纸本身的一些特点向前发展,诸如不断加强新闻性、时事性,不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闻重在报道事实而与文学日渐分离,等等。

(2)总是沿着不断适应读者需要、便利读者阅读这一总趋势向前发展。

(3)总是遵循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这种一般规律不断发展。

报纸的业务变革不是直线进行的,往往出现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新旧交错的曲折现象,但是总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3.人们对报纸的变革,都是从他们当时已有经验出发一步步前进的,不尊重过去,就没有现在和未来。但是我们又看到,传统的习惯势力,往往像魔鬼一样纠缠着人们的头脑,使他们在新事物面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高明的编辑记者,就在于他既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又能敏锐地把握时代要求、群众需要,突破旧传统,推动新闻工作向前迈进。

4.人们往往从自己的政治要求、经济要求出发改革报纸,其主观意图,是有阶级性的。但是,由此所创造出来的一些新闻手段、业务经验,又通常可以为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所使用(不是全部),不一定有阶级性。比如,资产阶级的一些报纸业务经验,可以很好地为袁世凯的《亚细亚日报》服务。中国近代报纸的业务成果,是各种新闻工作者共同创造的。

(原载《新闻大学》,第1期1981年5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