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集

太行山上 作者:王朝柱


第六集

山上 日 外

小山包的树林中,积雪很深,日军艰难地踏雪向小山包上爬行。

埋伏在小树林的秦虎首先发现鬼子,慢慢移动到王近山身边说:“看,那边,来了几百个鬼子。”

王近山用望远镜看着,自己嘟囔道:“鬼子在找我们的主力。”

秦虎:“嗯。”

王近山:“来吧,老子这里有一个营,满山遍野的主力。一会儿你带一连向左,我带二连向右。”

秦虎:“这怎么行,这是什么主意,你要把山头留给敌人?”

王近山瞪一眼秦虎:“你怎么比狗熊还笨。等打起来的时候敌人不追吗?等敌人追的时候,三连追他们后面,在后边打。”

秦虎:“你咋不早说,我听不懂啊。”

王近山:“敌人靠近了,靠得越近,咱们越不会失手。”

秦虎:“那我走啦。”

王近山:“注意安全。”

秦虎:“嗯,”爬到一连的位置,小声命令:“一连,跟我走。子弹,手榴弹准备。”

日军队长带鬼子慢慢走,催促道:“前进。”

秦虎看着鬼子接近,突然喊:“扔!”

手榴弹在敌群爆炸。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蒙了。

日队长喊:“趴下,趴下,快趴下。”

战士们正打得起劲,秦虎突然命令:“我们走。”

日军看到八路军战士撤退,日队长站起挥着东洋刀喊:“追击。这边这边。”

王近山看见敌人靠近,喊:“打。”敌人又受侧面打击。

日队长:“这边,这边。”

王近山看见敌人掉头,马上命令:“撤。”

秦虎看见敌人过来,喊:“撤,快撤。”

日军队长看见到处挨打,急得红了眼睛,骂道:“八嘎,你们去那边。”

日军小队长:“嗨!”

王近山命令:“跑!”王近山和秦虎带部队向两边分开跑。

日军队长:“追,这边。”一看又喊,“那边!”

敌人追着,突然背后枪声响起,又一窝蜂掉转头向小山包冲来。

秦虎一看:“不好,三连要吃亏。快,向三连靠拢。”

敌人背后又遭袭击。秦虎一看敌人又扑来,夺过机枪手轻机枪,一阵猛扫,敌人一片慌乱。正在打得起劲,王近山喊:“撤,大个子快撤!”

秦虎不听,只顾打得过瘾。突然,一颗子弹飞来,打在他的右膀上,秦虎一个趔趄倒下。

战士喊:“团长,我们营长受伤了。”

王近山:“啊?你们几个救秦虎,其他人跟我走。”

战士们:“是。”

秦虎被返回的战士抬下来。

 

陈赓临时指挥所 日 外

陈赓一脸怒气叉着腰在来回走动。

王近山进来:“旅长,你找我。”

陈赓看见王近山走进来,大声叫道:“给我立正,王近山,你是干什么吃的!为了救一个秦虎,你伤亡了多少战士?”

王近山:“旅长,我用的是新战法呀,可没想到秦虎他只顾着杀敌杀得过瘾,计划没完成。”

陈赓:“新战法?哈哈,你还有新战法了是吧,拿战士的生命当试验品啊?你看看这伤亡数字。”

王近山不服气地:“也要跟歼敌数字对比呀。”

陈赓火气更大:“还不服气,周参谋,你给他念念。”

周希汉:“七七一团歼敌和我伤亡比例是六比一,七七二团第一分队是八比一,王近山分队是五比一。”

陈赓指指王近山:“听见了吗?”

王近山头一偏,突然像一头困狮:“奶奶的秦虎,受伤我也要收拾你。”

 

川岸文三郎指挥所 日 内

川岸文三郎在看着地图发呆。

一旁的军官胆怯地:“旅团长,六路围攻部队都有伤亡,这样围攻下去,我们只有到处挨打。”

另一日军官:“是,士兵每天在雪地行军,找不到八路军主力早已厌战不满。”

川岸文三郎点点头:“嗯,此时围攻不是时候,八路军像麻雀一样满天飞,待摸清八路军的规律,找到了他们主力,再消灭他们。收兵,收兵。”

军官:“嗨!”

 

山西 霍县 阎锡山指挥所 日 内

阎锡山和卫立煌、朱德在地图前凝视临汾周围的敌我情况。

卫立煌转过身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说:“我看玉阶兄说得有道理,日军刚刚占领了太原城,拥兵自重,而且向南推进是他们的目的,这时候如果反攻太原恐怕时机不成熟,还是请阎长官三思。”

阎锡山和朱德都转过身来。阎锡山:“是是是,是啊,不过这次反攻太原是蒋委员长亲自指令的,我们不好向他解释。我们只好无条件执行了。不改了,不改了!”

朱德:“那我只有保留意见,让八路军全力配合友军,实施反攻太原计划。”

 

河北 井陉县 一二九师师部 日 内

刘伯承对邓小平、徐向前说:“我们刚刚粉碎日军的六路围攻,第二战区要我们配合友军实施反攻太原的计划……”

徐向前打断刘伯承:“反攻太原,谈何容易?守都守不住还反攻?”

刘伯承:“实施总部的战略计划,配合友军反攻太原的任务我们还是要完成的。你们看,我们的友军集结在临汾一线,企图反攻太原;而日军正沿这条大道急速地南下,这就像一个大汉向南急速奔跑,要想拦住他,是从正面好呢,还是从侧后搞他一下好呢?正面拦住,大汉会倒下,可你自己呢,肯定也倒下,而且可能会更糟。而从侧背后搞他一下呢,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邓小平:“师长的意思,是乘日军南下,危及临汾,后方空虚,打他个措手不及。”

刘伯承:“对头。南返还是必须的,但我们配合友军最好的办法是在敌人的屁股后头狠狠地搞他一下。”

徐向前:“就是要让日军感觉到后方也需要部队保护,让敌人有后顾之忧。”

刘伯承有了更高的兴致:“对头。”

陈赓活跃起来:“师长,你这个局太有意思了,在哪儿打伏击,你是不是早想好了?”

刘伯承走到桌子旁,指着地图说:“在这里。这个地方我已经考察过了。”

陈赓一看随口说:“长生口?这个地方太好了,太适合打伏击了。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陈锡联:“师长,你就下命令吧!”

刘伯承:“陈锡联,阳明堡一战让你打出信心了。这一次我们采用的战法是围点打援。利用围攻日军旧关据点,吸引井陉的敌人出援,然后在长生口这个地方狠狠地搞他一下。”

陈赓:“这个办法主要是诱敌出洞,可是要是井陉之敌不出来增援,咱们该怎么办?”

徐向前指着地图说:“这就是‘攻其所必救’。来,你们看,这是川岸师团南下最好的伏击地点,井陉的敌人必然出动,南下的敌人一定会回来回援,这样就拖延了敌人南下的速度。”

刘伯承:“对头,陈锡联。”

陈锡联:“到。”

刘伯承:“你率七六九团围攻旧关日军。”

陈锡联:“是!”

刘伯承:“陈赓。”

陈赓:“到。”

刘伯承:“七七一团为主力在长生口设伏,七七二团为总预备队。不要割断敌人的电话线,要确保井陉的敌人出援,好进入你的伏击圈。”

陈赓:“放心吧师长,我保证完成好这次任务。”

刘伯承坐下来看着大家的表情说:“这一次,我只要两个数字,一个是消灭日军的数量,还有就是要抓俘虏的数量。”

陈赓:“抓俘虏?师长,日军奉行的是武士道精神,抓个俘虏恐怕太难了。”

邓小平:“再难也要办,抓俘虏的意义重大。”

陈赓:“好吧,我保证给你们抓一个俘虏回来。”

邓小平:“哎,多抓几个不行吗?陈赓,讲条件啊?”

陈赓呵呵一笑:“好,再加一个,我保证抓俩俘虏回来,好吧。”

大家一阵大笑。

 

河北 井陉县 阳关日军据点 拂晓 外

晨光初露,东方发白,周围一片寂静。

碉堡里日军正在睡觉,炮楼上的探照灯晃来晃去。

陈锡联带领七六九团包围日军旧关的据点。进入炮楼外围后,稍加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马上说:“来,听我说,每个人只能放三枪,明白吗?”

战士们点头答应:“明白。”

陈锡联手一挥:“好,准备,上。”

一声枪响,探照灯熄灭。随即枪炮齐开火。

化入日军炮楼里:日军小队长听见枪声,马上命令:“射击。”

陈锡联看见炮楼里喷出火舌,告诉战士:“蹲下。甩手榴弹。”

手榴弹在敌人炮楼墙根爆炸,敌人炮火更猛烈了。

日军小队长抓起电话:“喂,喂!荒井少佐,我们被包围,我们被包围,火力很猛,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陈锡联看着敌人还击正起劲,命令:“撤。”

 

路上 拂晓 外(1938年2月22日)

日军大队人马乘坐八辆汽车,从井陉县城出发向旧关急驰。汽车灯照得公路上亮堂堂。

荒井少佐坐在汽车内命令:“快,快一点开!”

陈赓远远看见车灯照过来,高兴道:“敌人果然来了,注意隐蔽。”

敌军进入伏击圈,陈赓命令:“打!”

一辆汽车上的鬼子刚要下车,我军一颗手榴弹投去,鬼子被炸飞在汽车下。鬼子都下汽车顽抗,被我军打得晕头转向。

陈赓命令:“出击!不要忘记抓俘虏。”

冲锋号响起,我军战士大喊着跃出掩体,与敌人展开肉搏,敌军少佐见我军用大刀长矛与他们拼,很害怕,拔出东洋刀凶狠地向秦虎砍去,秦虎见状,扔掉手中的大刀,从地上捡起一杆长矛,与敌搏斗。长矛刺向少佐,穿透他的胸膛,他举着东洋刀倒在地上,日军一见少佐被刺死,失去指挥,马上向回逃窜。一名日军掉队,慌忙抽身逃走,被我军几个手执长矛的战士包围,日军顽抗,被战士们逼到一棵大树下,秦虎手疾眼快抢上前去,用长矛把鬼子定在树上。

战斗结束,战场的硝烟还在弥漫,敌我各有伤亡。

陈赓来到战场,一营营长带着三个俘虏向陈赓走来:“报告,抓了三个俘虏。”

陈赓:“好,不错啊,三个。”

秦虎大叫:“这里还有一个。”

大家回头一看,一个日军被矛钉在树上,战士们把他拽下来,日军还在顽抗。

陈赓:“师长让我抓一个,我答应政委抓俩,四个,你们超额完成任务,太好了。伤怎么样?”

秦虎:“小意思。”

陈赓:“我去给你们报功,你们迅速打扫战场赶紧撤出。”

秦虎:“是。来,快,抓紧时间撤出,把俘虏带走,走。”

其中一个俘虏不服气地用很生硬的中国话说:“你们的战术不规范。”

陈赓问:“怎么不规范?”

俘虏说:“长剑不是武器,不规范。”

在场的人都弄不懂,大个子秦虎问:“什么是长剑?”

日军指着一个战士手里拿着的长矛,战士们才弄懂了他说的“长剑”就是长矛,大笑起来。

陈赓笑罢说:“你们侵略中国,中国人就有反侵略的战术和武器,我们就是用中国的战术和武器战胜了你们,让你当了俘虏。”

这个日军对着陈赓左看右看,战士们都弄不懂,见陈赓还戴着眼镜,问:“你们都穿一样,没有当官的?”

秦虎指着陈赓说:“这是我们的旅长。”

俘虏看着陈赓摇头:“旅团长?不对,不对。”用手比画着自己的肚,“我们旅团长的这个。”

大家一阵大笑。

陈赓笑着说:“我们八路军官兵一致,我不像日本的旅团长,可我真是八路军的旅长。”

 

河北 井陉 一二九师师部 日 内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坐在大家对面。

陈赓、陈锡联和几个团长前排就座。

李达拿着一个文件夹展开,说:“长生口战役击毙日军警备队长荒井少佐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俘虏日军五人,击毁汽车五辆,缴获迫击炮三门,重机枪两挺,步枪一百二十支,我军伤亡人数一百零六名。”

刘伯承严肃地说:“长生口之战,战果不小,可我们损失也大了些,不怎么合算啊。以后我们打伏击,要尽量减少伤亡,枪要打在敌人的头上,刺刀插在敌人的肚上,手榴弹抛在敌人的屁股上。赚钱的生意我们做,不赚钱的买卖我们不做。”

邓小平:“一定要记住师长的话,赔钱的买卖咱不干。”

徐向前:“大家千万要注意日军回过头来就会报复我们,找我们的主力算账。”

刘伯承:“向前同志提醒得对,按照总部的计划我们南返,通知部队马上转移。要记住日军向南我们就向北,敌人向北找我们,我们就向南。”

陈赓:“部队这么跑来跑去的,体力消耗很大啊,毕竟是靠战士们的双脚。”

邓小平:“这就是游击战的‘游击’。”

 

日军师团部 日 内

日军师团长指挥所里站着几个日军军官。

日军师团长川岸怒视着他们,大声嚷着:“碉堡让八路军给炸了,还丢失了帝国一百多军人。大日本帝国的尊严,大日本帝国军人的尊严都让你们给丢尽了。第三联队立即返回娘子关布防,并找到八路军的主力。”

众日军军官:“嗨。”

川岸文三郎:“大日本帝国正在实施向南推进的战略部署,八路军在后方捣乱,严重地影响着战场上的士气。不找到八路军主力,不在近期内消灭他们,大日本帝国灭亡中国的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日军军官:“嗨,我们愿为天皇效力,找到八路军与他们决一死战。”

川岸文三郎:“命令部队通过邯长路向临汾集结,快速向南推进。”

众军官:“嗨。”

 

路上 日 外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骑在高头大马上,一阵哈哈大笑。

刘伯承:“我们赶到邯长路前,在那里迎接川岸这个老冤家。”

邓小平:“川岸恐怕不会想到,我们已跑在他们前面了。”

刘伯承看着刚刚进来的深山沟,警觉地问:“李达,与秦赖支队联系上没有?”

一匹快马迎着部队驰来,在刘邓面前停下,飞身下马:“师长。”

大家惊奇地看着来人,齐声:“秦基伟?”

刘伯承才松了一口气,命令道:“秦基伟,将午餐准备在杨家庄,必须十里以外警戒。”

秦基伟:“是!”又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李达说:“刘师长,战士们刚打完长生口战役,就赶路了,现在赶到杨家庄恐怕肚子早就饿坏了。”

刘伯承:“兵贵神速,我们就是要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日军正快速向临汾前进,我们向敌人斜插过去,他们是意想不到的。”

 

霍县 阎锡山指挥部 日 内

阎锡山惊慌不安地在地上踱步,卫立煌、朱德看着他无奈的样子。

卫立煌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韩信岭,突然说:“就在韩信岭拒敌!韩信岭是太原和临汾的必经之处,山势自东向西蜿蜒数百里,在韩信岭这个地区形成了一个自然山口,从这个山口南行八公里处,有一个土岭,高出地面四五十米,从侧面翻过这个土岭就是南行的大道,直通太原和临汾。”

阎锡山马上转身看卫立煌,又看朱德,只见都点头。他马上走到桌子旁看地图,指着地图上的韩信岭说:“好,好!”

卫立煌:“这样,我率中央军从正面打,朱德将军率东路军从侧面打进去,这样阎长官就可以乘虚反攻太原。”

朱德:“刘伯承率一二九师正向邯长路涉县和黎城一带集结,他们准备在西进日军的屁股上狠狠地揍他一家伙。”

卫立煌:“好!邯长线是日军西行的必经之路。如果刘伯承将军能够在那里切断日军的运输要道,我在韩信岭的胜算就会多几成。”

阎锡山:“一二九师昨日还在井陉伏击日军,他们能在三天内赶到就烧高香了,咬住西进日军的尾巴恐怕指不上他们啦。”

朱德肯定地:“请阎长官放心,一二九师一定能按时赶到。”

阎锡山仍然不信任地:“好,好,好,好吧!”

 

山西 黎城县 杨家庄 一二九师临时指挥所 日 内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在一起商讨工作。

刘华清拿着电报走进:“师长,延安来电。”

刘伯承接过看着说:“中央指示我们延缓日军沿邯长公路向西推进的速度,减缓西线的防御压力。我想我们是不是组织几次有效的防御战。”

邓小平马上表态:“我同意,马上召集团以上的干部到师部开一个军事会议,让大家都来听听你的想法。”

徐向前和李达也点头同意。

刘伯承:“好。我们想到一起了。”

 

山西 黎城县 杨家庄 一二九师临时指挥所 日 内

刘伯承见几个人全部到齐,说:“好,我们开会。”一看就差陈赓,问王新亭:“陈赓哪里去了?”

陈赓在门口忙不迭地:“哎,来了来了,到,来了,没迟到,没迟到。”

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刘伯承:“你坐下吧。”展开地图,指着邯长线的敌人各据点,说:“你们看,东起武安、涉县、黎城、潞城这一路敌人,在这一线修了很多据点,便于运送西进的战略物资,西进物资一多半靠这条邯长公路。”

陈锡联迫不及待地:“师长的意思是在这条邯长大道上,打一次伏击。”

刘伯承:“对,我们还用老办法,围点打援,但这次不同,过去我们是打一点,这次我们打两点,打两头的援敌。”随即命令:“陈锡联。”

陈锡联挺身一站:“到。”

刘伯承:“陈锡联,你让一营攻打黎城县城,让二营三营在涉县至黎城之间设伏,打击涉县来增援的敌人。”

陈锡联:“好。”

刘伯承:“陈赓。你的部队在潞城与黎城之间选择一个伏击点,打击潞城出援的敌人。”

陈赓:“明白。”

陈赓突然眉开眼笑说:“师长的买卖是越做越大,日军大部队向西集中,他们万万不会想到,屁股后面又要挨打。”

刘伯承:“这就是打援。”

徐向前:“但是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要弄清敌人的配备情况;第二要亲自察看地形,找到一个合适的设伏点。”

邓小平:“同志们,此次战役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是延安和总部直接作出的战略部署。因此袭击黎城的部队将牵动全局,而伏击从涉县和潞城出来援救之敌的战斗,就一定要打得敌人不再有救援的可能,要打出我们一二九师的气势,要打响一二九师的番号。”

刘伯承:“政委说得对,从距离和时间上看,敌人是来不及在两头救援的,他们只能挨打,我们就往死里打。这次战役的准备时间就两天,3月16号拂晓所有伏击部队全部进入阵地。”

陈赓抢着说:“我有个主意,在黎城和潞城中间有一个地方非常适合于打伏击,从地图上看,那个地方两山夹一沟,沟底公路两侧的山上太适合部队埋伏了,而从此路过的敌军却根本无法展开。”

刘伯承:“什么地方?”

陈赓:“神头岭。”

 

山西 潞城县 神头岭 日 外

陈赓穿日军黄大衣骑一匹枣红马,后面跟着叶成焕、王近山等十个人疾驰过来。陈赓飘逸的身影在枣红马上构成红黄两色飞向目的地。他们跨过蜿蜒而来的浊漳河,一会儿走入深谷,一会儿又爬上山腰,穿越山坳。

陈赓停下问:“周希汉,你说的神头岭在哪儿呢?”

周希汉指着前面说:“你看,我们在这儿,前面就是神头岭了,在地图上看是最佳伏击地,只有在这儿能埋伏下几个团的兵力,其他地点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陈赓跃起:“走!去实地看一看吧。”

他们一到神头岭个个都傻了眼,一时都愣住了。

周希汉:“看,是这儿。这……”

陈赓:“周希汉,周希汉,这就是你说的神头岭啊,两山夹一沟。你告诉我,这伏击战怎么打吗?”

周希汉:“旅长,这都是地图不准确啊,要不是徐副师长让我们上来勘察地形,这,这仗怎么打?”

陈赓:“别说了。”

周希汉:“纸上谈兵害死人。”

陈赓:“今天也算没白来。政委不是说过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是个例子,不到现场看一看,恐怕是要吃大亏,知道吗?”

战士们:“这地儿没法打啊。就是啊。怎么埋伏啊?藏不住人啊……”

周希汉:“旅长,这神头岭不适合伏击,咱们是不是换个地方?”

陈赓登上山岭:“可以打,不用,就在这儿打。”

周希汉:“你不是说这不适合进行伏击战吗?”

陈赓:“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吧,战局这么紧,现在换个伏击点,你给我找去啊?”

周希汉着急地:“常规讲,神头岭不是个理想的地方。那你倒是说说在这儿怎么打?”

大家一阵沉默,没有一个人发言。

陈赓手一挥:“来,告诉你们怎么打。先破除一下你们的旧观念,是不是认为只有深沟陡崖、乱草丛生才能够埋伏?”

众人:“是啊。”

陈赓:“错了,这个地方照样可以打伏击。”

周希汉:“旅长,你给我们讲一讲吧。”

陈赓站到高处:“看,这条路这么宽,两边光秃秃的,不光是咱们认为这儿不能打伏击,鬼子照样想不到这儿能打伏击,他就会麻痹。二呢,咱们得知道如何打这场伏击战,旁边怎么埋伏不知道吧?来,过来。看到这条沟了吧?”

众人:“看到了。”

陈赓:“挖开大概半米到一米吧,把战士们全埋伏在里面,拿草盖、拿土盖,让敌人发现不了。这边,看到底下的坡了吗?上面的草多,更适合于把战士埋伏在里面,把草盖满。这边的战士全配备手榴弹,那边尽量不用枪,都用刀。看那边的坡,那是一个天然的制高点。周希汉,把咱们旅的神枪手全布置在那儿,子弹都给他们。战斗一打响,两分钟之内手榴弹、狙击手就能把敌人打蒙,趁这个工夫,两边埋伏的战士,一拥而上。按师长说的,三个打一个,四个打一个,就不信消灭不了这股鬼子。周希汉、叶成焕过来。”

周希汉、叶成焕来到陈赓身旁。

陈赓边坐边说:“坐下说,叶成焕,你的二营不是最能打伏击战吗?这条长沟就交给二营了。到时候一定要把兵都埋伏好,战斗一打响,两分钟之内,迅速地扑上公路,能做到吗?”

叶成焕看看距离,回答:“应该没问题。”

陈赓来了精神,站起来双手一叉腰说:“好。王近山。”

王近山:“到。”

陈赓:“把你最能打的三营、四营全搁在坡底下,跟他们一样,我给你这个时间差不多两三分钟,你必须给我扑到公路上,跟敌人肉搏,做得到吗?”

王近山大声回答:“没问题。”

陈赓:“手榴弹给你备足,敌人上来之前先都给我丢出去。”

王近山:“是。”

陈赓问周希汉:“哎,潞城现在有日本兵多少?”

周希汉:“目前有日军三千人。”

陈赓:“三千人,多了点。成焕。”

叶成焕:“到。”

陈赓:“你抽一个连。近山,你也抽一个连。绕到潞城背后去打游击,防止敌人倾巢而出。馒头大了咱们吃不了。”

叶成焕:“明白。”

周希汉:“没错。”

陈赓:“都记着,这次伪装隐蔽一定要做好,不要让敌人看出一点新动过的痕迹,传达到每个战士,听清楚没有?”

众人:听清楚了。

陈赓:“好,晚饭以后咱们向神头岭进军,十一点准时到达这儿,都明白了吗?”

众人:“明白。”

陈赓:“好,回去。”

 

三八六旅集结地 日 外

院子里坐满了战前休息的战士,战士们有的在擦枪,有的在整理子弹袋。

一个小战士在擦拭红缨枪,陈赓进来,大家一见旅长来了都站起来,齐声喊:“旅长好!”

陈赓:“同志们好!你们补充团的新战士,大多都是第一次参战,害怕吗?”

一个小战士手持红缨枪抢先说:“没跟日本打过仗,也不怕他们,我早想会会小鬼子。”小战士天真的话语,让大家也来了劲头。

大家笑罢,都齐吵吵:“我们不怕他们。”

陈赓走到刚才那个小战士前问:“你多大了?叫什么?”

小战士:“我十五岁了,叫,叫小布丁。”

陈赓:“呵,刚刚十五就参军,了不起!”

小布丁:“旅长,没什么了不起,我还没有夺到敌人的枪呢,用的还是红缨枪,红缨枪照样可以打死鬼子。”拿着红缨枪让陈赓看。

陈赓拍拍小战士:“好样的,这次如果缴获敌人的装备,我先给你一把枪。”

小布丁:“不用,我从敌人手里夺,打死鬼子我就有枪了。”

陈赓笑道:“说得好!同志们,只要大家英勇奋战,这次战斗胜利后,不仅会有步枪,还会有机关枪和大炮,大家有没有信心?”

战士们:“有!”

 

神头岭 我军伏击阵地 晨 外(1938年3月16日)

伏击地静静的,几千双眼睛在看着黎城方向,突然,远处传来爆炸声,战士们兴奋起来,枪声已逐渐弱下来,还不见日军的救援队。陈赓焦急地在高处用望远镜望着潞城方向。

天已破晓,逐渐亮了。日军的大队人马,前边是骑兵,中间是步兵,后边是骡马和车辆,向神头岭开来。

侦察兵来到陈赓面前:“报告,微子镇方向发现日军,大约一千多人。前边是骑兵,最后是辎重队伍。”

陈赓:“狗日的日本兵行动这么快,你说什么?辎重部队?”

侦察兵:“是。”

周希汉:“是有些奇怪,一定要看他们还有没有后续部队。”

陈赓陷入思考中,突然回答:“不会,鬼子这是要往黎城兵站运东西。小鬼子太瞧不起咱们了,竟然用增援部队给辎重部队作掩护,来一举两得。”

周希汉:“那咱们更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陈赓:“他这是运送给养啊,但是他这给养是给咱们送来的。”

周希汉:“没错。”

陈赓:“命令部队做好准备,不能有任何迹象暴露给敌军,特别叮嘱补充团的新战士。走,咱们去七七二团阵地看一眼。”

周希汉:“好。”

 

神头岭 七七二团阵地 晨 外

部队陆续赶到,正准备进入伏击地。陈赓和周希汉向部队走来。

陈赓:“同志们都到齐了,精神状态不错啊。同志们,我们现有的武器装备简陋,弹药也少,可是只要我们把现有的武器利用好,就能够打败有先进武器的日本侵略者。怎么利用好这一招我来安排一下。”

陈赓走到叶成焕面前:“叶成焕,把你们团的神枪手都给我调到一起,给他们多配备子弹,让他们争取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还有把所有手榴弹都集中在一起交给王近山,他的部队负责用手榴弹压制敌人。”

周希汉接着问:“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还有一句话就是,我们一定要为肉搏部队争取时间。”

陈赓:“要牢记一点,做好隐蔽。”

众战士答:“记住了。”

 

神头岭 晨 外

日军的部队过来,刚进入伏击圈,日军军官看看周围一举手:“停止前进!”

日军向下传达:“停止前进,停止前进……”

陈赓在山头用望远镜观察,见敌人突然不走了,一愣。小声对刚回来的周希汉说:“坏了,敌人怎么不走了?”

周希汉:“不会是秦虎他们暴露了吧?”

陈赓再看日军,派出三十多人的骑兵沿一条羊肠小道向伏击部队走来。刚好走向补充团的地方。

陈赓:“你看。”

补充团战士在下面已听到了日军骑兵的马蹄声,他们紧缩身体,伏在那里一动不动,小布丁的红缨枪格外显眼,刚到补充团当营长的秦虎紧皱着眉头看着红缨枪,附近战士也看着红缨枪,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了。

敌骑兵向对面和远处望了望,又继续往前走,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周围也一点动静没有,发出了继续前进的信号。

日军官看到信号,喊:“各分队继续前进!”

敌大队人马又继续往前走,逐渐进入了伏击圈。

陈赓吓出了一身冷汗,擦擦额头,颤抖着声音:“打!”

团长举枪发出攻击信号,刹那间平静的山梁变成了一片火海,成百上千的手榴弹在敌人的头上和脚下爆炸,横飞的弹片,闪闪的火光,一条条愤怒的火龙,连同硝烟与尘土,一下把在山沟的日军吞没了。

日军官:“撤退,撤退,快撤退!”

“冲呀!杀呀!”没等下命令,小布丁就冲了出去,随即战士们喊着从工事里、草丛中飞奔出来,冲进敌阵,用刺刀、长矛、大刀奋勇拼杀。

一个鬼子受了伤趴在地上,挣扎着拄着枪往起站,小布丁冲上去就是一长矛,日军一闪,小布丁的长矛刺在敌人臂上,日军“哎呀”一声又倒在地上,枪被抛了出去,小布丁马上去抢,日本鬼子一见也爬着去抢,小布丁手疾眼快抢在手中,鬼子去夺,小布丁举着长矛刺向日军背上,鬼子号叫一声毙命。

司号员没有武器,搬起一块石头向敌人砸去,敌人仰面倒下,炊事员抡着扁担与敌人拼杀,也夺了一支步枪。

叶成焕挥动着大盖枪,自上而下冲向敌群。大喊着:“杀,杀!”

敌人逃到申家山村,凭借窑洞房屋抵抗,陈赓从山上下来,一见,大喊一声:“不好,决不能让敌人占领村子。”

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响,警卫员大喊:“旅长,这里危险!”马上扑到他身上。可他的拐杖被炸飞,陈赓把警卫员扒开,抖抖身上的土马上命令:“决不能让鬼子占一间房子,快去让叶成焕把它夺回来。”

警卫员:“我不能离开首长。”

陈赓:“什么,你敢违抗命令?我不需要你快去。”

只见叶成焕枪一举,大喊:“给我冲!”

战士冲过来,敌人负隅顽抗,我军被阻,陷入僵局。

过来一支部队来保护旅长,陈赓大声命令:“快去支援村子,把敌人赶到山坡上!”

几十个人向这里冲来,敌人一见前后受敌,马上往山上跑,叶成焕冲出村子,紧追不舍,敌人拼命逃窜。

 

神头岭战场 日 外

战场上都是敌人的尸体,我受伤战士被抬出战场,被炸的敌人辎重部队物资抛了一大堆,有的日军还趴在物资上保护时就被打死了。

周希汉拿着缴获的两架照相机来找旅长,马上喊:“旅长!”

陈赓在他背后眼一瞪:“找我干什么,你们以为我被敌人捉走了吗?你看看他们还有人吗?”

陈赓一见周希汉拿着两架照相机,马上就去夺过来,打开快门,跑向战场照起来。

小布丁正好踩在一面日军军旗上,陈赓喊:“不要动。”

小布丁夺了日军一支三八式步枪,神气十足地背着,让陈赓抓拍了一张踏着日军国旗的照片。陈赓忙着在战场上拍了几张,一看胶卷用完了,遗憾地叹气道:“小鬼子真吝啬,只给老子留下这么几张胶卷。”

小布丁跑过来:“旅长,我夺了鬼子一支三八式步枪,我可以把长矛换成枪了吧?”

补充团一营长秦虎上来,严肃地说:“小布丁,把枪交给我。”说完就要夺他的步枪,小布丁不让,两人正在争夺,小布丁眼看夺不过营长,急着上前咬了秦虎胳膊一口,秦虎疼得松开手。

陈赓看着可爱的小战士,说:“秦虎,枪的事,以后再决定嘛,何必急于收回呢?”

秦虎指着小布丁:“他,他犯错误了。”

小布丁执拗地:“我犯啥错误了?枪是我夺日本鬼子的,有啥错?”

秦虎:“你不听命令,把红缨枪露在外面,还提前出击,是不是错误?”

小布丁还要争辩,陈赓严肃地:“小布丁,不听命令可不行,把枪给营长,你还要接受处分。”

小布丁把枪往下一放,气得跑开了。

秦虎:“呵!和我一样脾气。”

陈赓笑笑说:“你能擒虎,他能咬虎。”

秦虎自然地看看被小布丁咬破的胳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