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从南通走向世界

大家丛书:韩德培传(珞珈“法”宝) 作者:王定贤 著


3.从南通走向世界

虽然韩德培就读如皋师范是免费的,但按照学校规定,毕业后他必须要在当地小学任教若干年。对于当小学老师,韩德培志向远不在此。他一心想着的就是继续求学,要“立志出乡关”。于是在1928年如皋师范毕业前夕,韩德培和好友殷宗本约定,同时报考了南通中学的插班生。按照当时南通中学的规定,他们只能报考高一的插班生,但两人自信满满,要越级报考高二年级。结果还真考中了,并且成绩极好,所有考生中韩德培第一,殷宗本第二。

虽然考了好成绩,但南通中学和如皋师范不同,是要交“束脩”学费的。殷家尚还有余力支撑殷宗本读书,可韩德培却身无分文,无钱交纳学费,韩家韩大兴老人也是有心无力。“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无奈之下韩德培决定去找在泰州大寺庙做方丈的三舅。三舅舅见到韩德培如此有志向,当即表示非常乐意资助他读书,并当场就把交学费的大洋给了韩德培。如皋师范的刘企苏老师也十分支持自己的得意弟子到更好的学校进一步深造,刘师母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为韩德培凑集学费。正是众人的热心资助,韩德培才最终得以就读心仪的南通中学,实现了走出如皋的第一步。

相比较如师,南通中学名气又要大得多,是由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亲手创办。1909年张謇先生规划和建设“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建立了作为新城教育机构的南通中学。南通中学办学之初,就获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题词“积健为雄”。学校教师中有西学教育哲学大师约翰·杜威(9)远涉重洋,登台讲学;一代硕儒朱东润(10)、姜亮夫(11)殚精竭虑,铸就“严谨善教”的凝重教风;几辈先贤江上青(12)、顾民元(13)上下求索,发扬“爱国求真”的光荣传统。厚实的学术底蕴、丰润的文化背景、中正的道德文章,使得南通中学成了人才的摇篮(14)。据统计,南通中学的毕业生中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就多达二十余位。

南通中学深厚的底蕴,使得韩德培的同班同学有足够的理由骄傲和自豪,也多多少少有些小瞧从“小县城”如皋来到南通的韩德培和殷宗本。但一个学期下来,韩、殷两人却使得全班同学都对他们刮目相看。有着之前在如师的积累和铺垫,又有着心怀天下的奋斗激情,两人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仍是独占前两名。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如皋来的两个“和尚头”(据韩德培先生回忆,当时两人都是剃着极短的平头)确实不简单。(15)

省立南通中学

在南通中学堪称“豪华阵容”的师资中,对韩德培影响最大的有教授英文的顾挹乡先生、教授高等代数的陆颂石先生和教授国文的徐益脩先生等。韩德培在南通中学期间还选修了法语,由一位在法国留过学的教师讲授。韩德培后来经常要求自己的学生多学外语,并常常对学生们讲,“多懂一门外语,就好比人多长了一只眼睛”(16)。但对于此时的韩德培来说,英语、法语等外语更如一双翅膀,得以辅助他在今后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直至在西方的文化殿堂里接受最先进的专业教育。

1930年夏,韩德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南通中学文科班毕业。也许“名人”、“名家”也有群聚效应,这一年同时从南通中学毕业的还有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国内有机氟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黄耀曾先生(17),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昆虫学家、分类学家朱弘复(18)等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