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书和读书

寻旧梦,揽流光 作者:周衍权 著


藏书和读书

我小时正逢战乱,没有正常的学习条件,该进小学时,乡下没有学校,想自学也没有正式的教师辅导。父亲虽有大量藏书,又都是线装经典古书,如按旧学,我应读三百千之类发蒙书,他又没有。

古书的特点是有行有段,却没有句,得由读的人自己去断句,如果古汉语不熟练,又遇上两可的句子,就容易点破句。鲁迅为此写过些杂文,讥评某些人古文并未读通,就要去标点古书,闹出笑话。所谓“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大概也真有的。

训诂、句读,是旧时小学发蒙的基本功,并不是识了字、拿起书就能读下去,有不少字古今读法不同,含义也古今有别,我们现在用拉丁字母拼音教读,古籍不管,靠注家指出读音,用的却是“切反”,类似于现在的声韵双拼。所以行家认为现在读古书,尤其是经典,最好找有注有疏的本子读,不然难懂。而对所谓白话今译本,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有害,因各人理解可能不一,一旦接受,先入为主,会影响自己的深入认识,主张读书万遍,其义自见,即从反复颂读中去体会含义。

这都是讲木版印的线装书,一部书有多少页,就要刻多少块板,和刻章一样,而且印书用的板要求木质细硬,常用梨木、枣木这样的高级木材。旧时常用灾梨祸枣来骂那些滥印坏书的人,我曾见过整屋的书版,那工程够大的,刻版也成了工作辛苦、单调的代词了。

幸而很快出现了活字排印术和石印术,才不再“灾梨祸枣”,也才使书有了普及的可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走向无纸化,几百兆字文件,可录成一张光盘,几张光盘就成一个图书馆了,个中利弊,又再说吧。

我曾帮父亲晒过一次书,我发现线装书极少有霉变的,容易保养,但很怕虫伤鼠咬。现在的书都易霉变,可能和古今造纸法不同有关。我想如纸浆水洗不够,一定会有过多残留的碱,若干年后就会发黄,变脆,一碰就烂,也易吸水发霉变黑。新闻纸、铜版纸都一样。

父亲的全部藏书,躲过了日本鬼子的焚掠,却没能逃过上世纪那场动乱,被当作“四旧”毁了,包括他穷一生之力标点校注的心血都在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