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接驾

我和慈禧太后 作者:(美)德龄 著; 富强 译


接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太后似乎只是个见识浅薄的垂暮妇人,因为她的确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的学识与一般人比起来并不算少。

她有一个乐队,里面所用的乐器有几种非常古老,大概只有擅长演奏这种乐器的人才知道它们各自的历史。可是太后全都知道,这实在让我佩服。我所知道的那些关于古乐器的来源与传说,全都是她讲给我听的。

不管去什么地方,太后都会带上自己的乐队。即使是在寝宫,或者是在宫里的其他小角落,那些乐工也会随时侍候在太后身边,没有太后的命令,谁也不能离开半步。上一次去热河,太后就带上了这些人,这次去奉天当然也不会落下。至于出行的过程中乐队会带来怎样的麻烦,造成怎样的经济负担,或者说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才不过问呢。太后如此放心倒也并非无缘无故,因为不管出现哪一种不利情况,大家都绝对不会去惊动她,总会有人出面去处理。庆善和我二哥负责各种各样的杂务,其中就包括照顾乐队这一项。

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太后的这个乐队开始感兴趣。只要有机会,我就去他们那里,认真地看看、听听。时间长了,不仅他们的名字,就连他们各自最擅长什么,我都一清二楚。而且那些乐器我也能摆弄两下子了,技艺有多么高超我不敢说,至少不会出现什么大毛病。

这乐队一共有十二个人,毫无例外,他们也逃不过太监的命运。仅从外表来看,这个乐队非常整齐漂亮。他们各自的头上都戴着一顶纬帽,只是同抬銮舆的那些太监们比起来,纬帽上面多了一条艳丽的红缨。服装是统一的,一样的桃红色马夹,紫红色长袍,尽管是净面,什么花色都没有绣上去,依然艳丽异常。这乐队里面,除了乐工服装颜色鲜艳以外,就连乐器也都装饰得很华丽,包括放乐器的大架子,都系着几条亮丽的黄色绸布,飘飘洒洒的样子很惹人眼目。

除了这十二个正式的乐队成员之外,他们每一个人还有个帮忙的。这可不是在炫耀什么,完全是因为他们忙不过来,不得不找人帮忙,否则很多事情都会处理不好。那些所谓的帮手,在音乐知识方面,同自己的正手比起来,倒也丝毫不逊色呢。比如该奏乐了,正手使用的乐器总是要换来换去的,速度要求非常快才行,而且一般情况下,该用什么乐器了,根本不便出声说出来,全要靠帮手自己判断该递过去什么。对于外行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使。另外,一边把该用的乐器递过去,一边还得将不用的乐器往架子上面一挂,这中间容不得一点迟疑,手脚、脑子都要灵活,乐器知识一定要非常丰富才行。

乐队里面的乐器我都非常感兴趣,它们各自的历史更令我玩味无穷。所以,我要在这里仔仔细细地介绍一番。我总觉得,如今世界各地流行的新式乐器里面,有不少就是由这些古乐器发展而来的,就好像我们人类是逐渐由猿类发展过来的一样。

先说说“磬”吧,这种乐器与铜锣有些类似,但似乎更尊贵些,属于“八宝”之一。上一章已经说过它的样子,真实的乐器与缎子上面绣出来的图形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说一说它的作用。

那时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很难令人理解的。如果是现代人听,可能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它基本上没有节拍,从听觉的角度来说,感觉到的只是单调,而不是悦耳。但是,如果从心灵的角度来体会,那种庄重雅致的韵律,会令人感到一种灵魂的撞击。中国古乐的特点就在于此。“磬”这种乐器是用来协调节奏的,有了它才能让整个乐队发出的声音有所变化,时而急速,时而舒缓,不至于太呆板。

铜锣发出来的声音比“磬”要干脆一些,如同晚秋树林里吹过的一阵清风,给人一种凉意;如古诗一样意境深远,能够深深地撼动听者的心灵。这要求乐手在演奏的时候,手腕不能太用力,以免发出的声音过于宏大,丧失掉那雅致的美感。

还有一种乐器也和磬或铜锣一样,是用来调整节奏的,名字叫做番鼓,又叫“干预”。它的声音并不悦耳,可以说有些单调,你想一想拿竹筷敲打桌子是什么声音,它就是什么声音。另外,啄木鸟用嘴敲打树干时的声音也差不多。有意思的是,这一点并不妨碍它在整个乐队中的重要地位。番鼓是一种很特别的圆鼓,直径九寸左右,白色猪皮包成的鼓面,中间部分微微鼓起来,这一部分直径二寸左右,下面是空的,也用猪皮包面。整个鼓面是一整块猪皮,边上用很多小钉子固定住。小钉子很特别,名叫“圆头钉”,因为它的头特别大,同如今的螺丝钉大小差不多。

从外表看起来,番鼓是很美丽的,因为它上面裹着一条女人裙子那样的鼓衣。鼓衣用黄色的贡缎制成,上面精心绣着许多花纹,颜色鲜艳异常。如果你仔细查看这些花纹,就会发现,每一种花纹代表着一样乐器,仅仅这一条鼓衣,就差不多绣上了中国古代沿用下来的所有乐器。

在演奏的时候,一般中国乐队里面的番鼓手会在鼓的两边系上带子,挂在脖子上,这鼓就正好在肚子的位置,便于敲打。可是在皇太后的乐队里,鼓手不用这么费力气。他有助手啊,可以让助手把番鼓挂在后背上,他自己则拿着两根不是特别粗的鼓槌,站在后面左一下右一下地敲打。

下面要说的是“九音锣”。在我看来,它可以说是这些乐器里面最有意思的一种。之所以得名,就因为它是由九面小铜锣构成的,并且每一面所发出来的声音都不相同。而这九种不同的声音恰恰就是中国古代乐谱里面的九个音阶,同现在的1234567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它们的名字是“工、四、上、尺、五、一、六、万、合”。为什么非得叫这些名字,它们蕴含着怎样的意义,这一系列问题不光我回答不了,应该说大多数人都难以回答。它们的渊源太久远了,人们已经不再感兴趣,只要能唱出调子来就行了。

这“九音锣”构造比较简单,放眼望去只是一个木架子。前面说过的那个用来放各种乐器的大架子,大概有五英尺高,宽度在八英尺左右,下面两个木制支架,分量重、角度大,多少乐器挂在上面都不会显得头重脚轻,即使刮风也吹不倒它。“九音锣”的架子式样跟这大架子差不多,只是尺寸不同,它的高度只有十四寸,宽度只有二寸。架子上钉着三根横梁,间距完全相等,每根横梁上悬挂着三面小小的铜锣。为了便于挂在那个大架子上,最上面的一根横梁后面还钉了一个钩子。

演奏“九音锣”的时候,用的是一种非常细的小木棒,木棒顶端是一个硬木圆球,大小有如算盘珠子。敲的时候,要轻轻地用力,由于是硬木的原因,发出来的声音响亮悦耳,更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里面——这也是我如此欣赏它的原因。

接下来要说的,是中国乐器中最古老却又最奇异的——笙。从外形来看,笙有如一个佛手的样子,二十四根长短各异的细竹管挨挨挤挤地捆在一起,上面开了很多小孔。底下翘起一个车把手一样的东西,演奏者就在它上面吹,手指头则相应地把竹管上面的小孔一合一放。于是乎,各种不同的乐音像九音锣那样发散出来,恰好也符合前面说的那九个音阶。只是由于竹管太细,乐师即使用上很大的力气,声音也不会太高。

对于笙这种乐器,中国人还有些偏见呢。大家都觉得,吹笙的人早晚会得肺病;更有一种恐怖的说法是,假如将用久了的笙劈开,会看到血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没有亲眼见到过血水,不敢妄下断言,但是我确实见过宫里一个吹笙的太监,吹得太辛苦,结果患了非常厉害的肺病,总是咳嗽不止。

另外,还有琵琶、古琴、喇叭、汤锣、笛、箫、铙钹等,都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这里不再一一介绍了。

总之,太后的这个乐队装备非常齐全,所演奏的乐曲都是庄严肃穆、虚无缥缈的,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我总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这些乐工之所以能演奏到如此境界,是因为他们吹吹打打的时候,根本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他们的脸都板得紧紧的,一点儿表情也没有,如同会动的木头人。

可是,不管怎样,在皇太后的眼中,这个乐队可是全世界最好的,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第二个。

技艺好也罢,歹也罢,这个我们不好妄下断言,但是,乐工的辛苦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平日里,他们要按照规定好的时间、场合做一成不变的演奏。比如太后每次登上銮舆的时候,乐队都要在一边吹吹打打,一直到太后命令起驾,銮舆动起来了,才能停止演奏。这还没有完,接下来这些乐工要立刻收拾起自己的乐器,急匆匆地抄近路,赶往太后要去的地方,等在那里,太后一到,立刻就要再次奏起乐来,表示迎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整个收拾东西和夺路飞奔的过程中,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否则要受重罚。

相比较而言,这还算是轻松的,难以应付的是太后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只要太后心里高兴,想听音乐了,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这些乐工都得马上吹吹打打地演奏起来。

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呢。我印象最深的几次,是在太后的寝宫和颐和园里的戏厅上。太后闭着眼睛,舒舒服服地在龙椅上斜靠着,乐队在旁边没完没了地演奏,往往连续好几个小时也不停歇。太后闭目养神的样子,似乎是真的睡着了,可是,一旦乐队停止演奏,她马上就会把眼睛睁开,责备乐工们偷懒。倘若她当真动了怒,这些乐工的脑袋可就难保了。乐工们整日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的性命,哪里轻松得起来呢?

这次去奉天也是如此。每次火车停下来的时候,乐工们都要马上下车,恭恭敬敬地在太后那节车厢的窗户底下站定,开始吹吹打打。如果太后忽然想下车坐坐銮舆,或者要重新登上火车,也是必须要有一番演奏的。

就拿下车来说吧。太后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车下的人就已经齐刷刷地跪下了,光绪皇帝跪在前面,剩下的人都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地上。其中也包括这些乐工,他们似乎更为紧张,因为他们极为恭敬地磕完一个头以后,就要立刻爬起来奏乐,这时要演奏的是欢送曲。

这些动作说起来很简单,可是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步骤都紧张得不行。本来他们是拿着乐器的,要跪下磕头就得先将乐器放下,磕完头马上就得站起来,乐器也得立刻拿在手里开始演奏。等到太后在他们的吹吹打打中离开,赶往目的地的时候,这些乐工就更紧张了。他们要立刻把所有的乐器都收拾好,急忙赶往太后要去的地方。太后一到,立刻又吹吹打打起来,用刚才欢送的乐曲再欢迎一次。听起来挺好笑的,可是,这一举动有着非常庄重的名字,那就是“接驾”。

因为担心赶不上圣驾,这些乐工往目的地走的时候总是非常迅速。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太后的銮舆行动起来非常缓慢,根本不可能比乐工跑得快,所以这些乐工从来没有耽误过演奏。銮舆行动的整个过程类似于普通百姓的送葬仪式。

不用演奏的时候,乐工们的乐器都要挂在一个专门的木架上。这个木架结构非常简单,样子就像一个门框,竖着的两根木条大概五尺高,横着的木条也有两根,一根在上面,一根在中间。两根横木分别钉着几个钩子,记得好像是上面三个,下面四个。

这些钩子是用来挂乐器的。尽管乐器那么多,却不必担心没有地方挂,因为那些常使的必须随时随地拿在手里,根本没有机会往钩子上挂。对于中国人来说,普通的事情将就一下是没有关系的,于是一个钩子挂上好几种乐器也很正常了。当然,这种情况只适用于中国的乐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