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忠诚谦卑燃烧自己火炬精神令人敬仰

驾着潜艇出航 作者:马玉全 著


序言 忠诚谦卑燃烧自己火炬精神令人敬仰

方军

这部传记文学记录了一位将军的成长历程。王世昌将军以新中国早期潜艇指挥员的身份,回顾了我国潜艇部队建设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作为“将军作家”,他展示了火样的激情;作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创立了全国首家潜艇博物馆、海军兵器馆,人们称赞他是永远燃烧自己的火炬。

由于在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关系,我与王将军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拿到王将军的传记文学文本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着他今天与昨天的故事。

正如一位大书法家为他撰写的题词那样:“剑光冲星斗,文光射日虹。”他的激情人生丰富多彩,他是文武双全的将军,他是燃烧着的火炬,无穷地挥发出正能量,他无私地燃烧着,照耀着自己前进的路程,也给他人带去光明与温暖。他令人敬仰,令人钦佩,他的生命光芒四射。

将军原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一位戎马一生的共产党人。1947年,他16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后来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指导员、军事联络员、潜艇艇长、潜艇支队副支队长和旅顺海军基地装备部副部长、后勤部部长、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少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社会上他也有着多个身份:北京国际经济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理事、大连市文联副主席(现任顾问)、大连市作协副主席(现任顾问)、东北文学基金会会长。离休后,将军的炬光、奉献见诸于社会各界,同样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王世昌将军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敌人面对面地战斗,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万山群岛战役及剿匪运动,品尝到战斗的艰辛与胜利的快乐。建国后,他成为新中国早期为数不多的潜艇指挥员,而且一直在潜艇部门工作了25年。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他所在的潜艇题词,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走下潜艇之后,王世昌相继担任海军旅顺基地装备部副部长、后勤部部长以及基地副司令员。当时五十出头的他,爆发出两股激情,一是工作岗位上他身体力行,在部队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气,倡行现代科学管理;二是起早贪晚利用工作之余进行文艺创作,点燃了创作激情,将一部部小说和影视片以及一首首歌曲奉献给社会。他的歌词作品受到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赞赏:那首唱遍整个海军潜艇部队的旋律激昂的《我驾着潜艇出航》(作曲朱齐典),词作者便是王世昌;由铁源、吕远、刘诗召等人作曲,宋祖英、孙维良、杨赤等分别演唱的《大连迎宾曲》,为大连音乐界所认可和称赞,也为大连众多市民所熟悉。一步步地努力,一步步地攀登,他的文学作品经常获得省、市及部队的奖励,立过二等功,成为中国作协知名军旅作家。提起“文革”中的不平遭遇,王将军笑曰:“人生难免一时受点儿委屈,遇到不公平的事,权当历史跟你开个玩笑嘛,你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

从岗位上退下之后,王世昌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的形象依然闪烁着光彩,为共和国后来人献出余热,即便处在耄耋之年依然精心运作未竟之业。

王世昌离休后的足迹,更多的是走进了青少年的心灵。他成为大连关心下一代老干部革命传统报告团的成员、沙河口区关工委顾问、社区政治辅导员。他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海军兵器馆,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潜艇博物馆;他出任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军校的校长,并与北京少年军校总校合作,成为总校的一个训练营地,将把少年军校办得更有风采。鉴于王世昌对青少年一代教育方面的奉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向他授予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能把王将军的大半生闪光的经历记录下来,并且介绍给后人,无疑是奉献出一份财富和一个无价的珍宝,人皆愿意为此效力。

他还说,我虽然结束了部队的生活,可是我心中的梦想和未来正在进行,我还有新的事业要去做,我的生命要伴随事业向前延伸。他谈起了康熙大帝:“清朝这个皇帝有作为啊,歌词中讲他要再活500年,很有志气豪气!我不是康熙大帝,但我一定会在晚年有梦想有追求,一生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纷呈。”

王世昌最喜欢吟诵这样一首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他颇有体会地谈起这首诗。他说,这首《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富有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3笔调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写这一首诗时,曹操已年过五旬,刚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满腔激情壮志,乐观自信,十分感动人心。

王世昌跟大家讲,对这首激情澎湃的诗,自己很有同感,曹操这首诗应当成为老年人的座右铭,它太动人心弦,太振奋人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具备鼓舞人的力量,激励人们老当益壮,自强不息,不甘平庸,继续奋发有为,去做暮年的英雄!

与人谈起白居易、陶渊明两位古代名人,王世昌颇有感慨。他说,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不能遇到挫折打击就退隐山林,逃脱尘世,改变志向,躲进世外桃源,并改变过去的扶正疾邪的战斗锋芒。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贯穿着他一生爱国正义、崇拜英雄、傲岸人生的品格,所以他比较赞赏曹操、陶渊明的诗作与情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王世昌虽然脱下战袍,可是他依旧在关注中国的强军之梦,任何一项来自军队尤其是海军潜艇部队的喜讯,都会让他大声击掌,都要令他凭窗眺望、心潮激荡。此外,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写字台前,接着打来的电话,迎送着客人,热心于社会事务的发展与联络,对青少年教育等益民项目倾注热心和力量。将军还时常深入生活,创作新的文学作品。他说:“对于国强民富奔小康,要多想着点儿,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梦,也是我的梦,为了这个梦想我要多做一些好事!”

“暮年不减风云趣,百万雄兵彩墨中。”这是著名作家姚雪垠为王世昌老将军的题词。题词一直挂在将军家中客厅的正面。观题词,更让人回忆起王世昌将军的足迹,仰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记录王将军的历史经历,是作者的荣幸,让我们一起走进王世昌将军的昨天与今天,感受他精彩的生活经历和情操。

(作者系大连市政协原副主席,现为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