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嫩江江畔到南海

驾着潜艇出航 作者:马玉全 著


与王世昌将军见面是快乐的,老人家耄耋之年仍侃侃而谈。

在全国解放的前夕,将军的故乡齐齐哈尔于1945年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之一。机械工业有名的齐齐哈尔成为东北根据地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支援解放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先后是嫩江省和黑龙江省省委的所在地,是重要的战略后方。解放战争期间,齐齐哈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倾城支援解放战争。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挑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内战,仅在东北战场就调集40多万军队,妄图占领整个东北。中共中央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准备参军参战,全面掌握和控制了东北。获得翻身解放的广大青年纷纷踊跃报名参军,全省到处是母送子、妻送郎、父子兄弟争当兵的动人场面。齐齐哈尔提出了“参加主力,保卫家乡”的口号,从1947年年初开始到1948年年末,先后有1402名优秀青年被输送到主力和地方部队。王世昌就是这个时候加入了人民的军队。

解放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是一场生死大决战。东北3年解放战争十大战役战斗,包括秀水河战斗、本溪保卫战、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等,次次都进行得非常激烈。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装备与兵力虽然相差悬殊,但共产党军队最终取得了大决战的全面胜利。

王世昌将军对邓华印象特别深刻。他非常感慨地告诉我们,他所在的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最早军长是邓华。在东北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中能运筹帷幄的帅才,邓华将军是其中一个。邓华将军缜密、细致、大胆、求实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作风更是难能可贵。东北战场的重要、艰辛的攻坚战斗,几乎都要邓华指挥的部队参加。邓华有句口头禅,王世昌开始觉得新奇,接着便有所领悟,牢牢地记在心里,并在实践中发挥出来。这句口头禅便是:“勇敢就是战术,积极就是办法。”每当遇见困难时,他就自然想起这句话,困难也就迎刃而解。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用宝贵的鲜血与生命书写的战争传奇永远昭示天下:战争中有政治智慧与军事谋略的较量,有意志与信仰的追求与抗争,更关乎民心、军心及正义力量的归属。解放战争中虽然敌众我寡、装备水平相差悬殊,但共产党照旧战败敌人的事实,正是对此有力的说明。”王世昌将军深沉地做了一段小结。

战火中的成长

齐齐哈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800多年的历史。王世昌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遭受很大的打击,他家的生活困难的情景可想而知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确如此,王世昌同3个姐姐,一放学回来就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儿,分担家庭的困难,不让母亲挨累。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生长在东北的中国人吃大米就犯“经济罪”。当年日军明确规定,中国人不准吃大米,大米只能留给他们这些“高等民族”的人吃。吃大米的中国人是“经济犯”,会受到严惩,最轻的是打嘴巴,最严重的会被抄家。日本人当街对吃大米的中国人左右开弓,下手特别重,或者让他们在毒太阳下罚跪,日本人甚至会用刺刀挑开所谓“经济犯”的肚子。中国人只配吃高粱米棒子面。年轻人很多都被抓去当了劳工,惨死他乡。1945年后的齐齐哈尔已经属于解放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由苏联移交过来的。1947年春天,正在齐齐哈尔市读初中的王世昌感触最深、记忆犹新的是见到了中共中央派来的代表蔡畅同志。为了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以中央妇委书记蔡畅同志为首的一批妇女干部进入东北后,立即在东北局领导下,密切与各方面配合,贯彻“男女齐发动”的方针,迅速开展了妇女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广泛深入地向妇女群众宣传党对东北的方针政策,宣传妇女翻身解放的道理,唤起妇女的觉醒;一方面大力组织发动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一切反封建斗争,参加土地改革和大生产运动,号召妇女努力生产工作,积极支援前线,为保家保田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在王将军眼里,这位中央领导作风朴实,待人和气,大家都管她叫“蔡大姐”,他由衷地尊敬她。蔡畅同志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31年年底,蔡畅同志奉调进入苏区,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工农检查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蔡畅同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共陕甘省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庆阳中心县委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蔡畅同志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她转战东北,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蔡畅是受中央的委托来到齐齐哈尔指导这里的土地改革、恢复生产、城市人口就业、妇女运动工作的。王世昌补充说:

王世昌(中)与母亲

“1946年春天,任中央委员的蔡畅来到东北筹建东北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指导东北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工作,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妇委书记。1948年,蔡畅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1949年春,蔡畅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从20世纪20年代起,她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全国妇联主席近30年,1990年9月去世,其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长征中蔡畅保持着乐观情绪,那时她身材纤瘦,但意志坚强,组织上给她备了一匹马,但她很少骑,而是让给伤病员,认为他们更需要马。她曾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被盛赞为‘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代表新中国’。”蔡畅的作为,深深影响着年轻的王世昌。

那个时候,齐齐哈尔地区的农村土地改革、妇女运动、革命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央领导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人民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纷纷要求上前线解放全中国。

王世昌喜欢文艺作品,得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分黑天白日地读,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深深融进他的脑海里。电影《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和话剧《白毛女》《李自成》等,也在影响着王世昌的思想,他跟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毛泽东是代表人民大众的,中国像齐齐哈尔这样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地方是极少数的,蒋介石政府管区的腐败触目惊心,我们要参加人民的军队,解放全东北和全中国。”当地组织起西满战区服务团的时候,王世昌和同样向往革命的两个姐姐,加入了服务团。他那时才16岁啊。战区服务团在前线接触了蒋管区百姓的疾苦,令王世昌产生了强烈的阶级感情,认清了蒋家王朝的腐败与没落,更坚定了跟紧共产党的信念,走上新的战场,消灭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武装。

王世昌在战地服务团的时候,看见几个同他一样大小的伙伴,他就立即参与到领导布置的工作中。服务团的重要工作是战地宣传、鼓舞士气、通报战役情况,很忙很忙的。王世昌负责写标语,写好后就往大街小巷里送,找到显眼的地方就刷上标语。战争年代物资缺乏,连黑墨水都难弄到,王世昌就去刮锅底的黑灰,拿水和和,去写大标语。运送物资他也干,能听得到前线的枪炮声。他还不断操着一口学生腔,为行军的部队战士鼓劲加油,心里想着:用不多久,我也会上前线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