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离开家的时候

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 作者:刘晶林 著


2 离开家的时候

接受任务后,王继才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要不要把独自一人驻守开山岛的事告诉妻子王仕花。

王继才认真地想过,选择无非有两种:

一是如实地告诉妻子。对于王继才来说,这么大的事,要瞒住王仕花是绝对不可能的。鲁河村就这么大的一块地盘,你可以瞒她一个月、两个月,但你不可能瞒她一辈子。再说,哪有不透风的墙啊,即使村里的张三不告诉她,李四也会忍不住说漏了嘴。所以,与其瞒不住,不如现在就告诉她,让她知道他的去向,去干什么了,以便积极支持他的工作。

二是什么也不说,能瞒一天是一天,能瞒一月是一月。王继才想过,他与王仕花结婚两年,女儿还小,才一岁。他要是驻守开山岛,家里的事就帮不上忙了,生活上的一切必将要由妻子一人承担。妻子若是得知他上岛,长年累月地在那里站岗放哨,不知会怎么想,毕竟他和她都还年轻,如果两个人因工作需要硬是近在咫尺,而远若天涯,这和分居两地有什么不一样?再说,妻子王仕花是鲁河乡的小学老师,假如她不能接受现实,闹起情绪来,是不是会影响到教学?如果是那样,王仕花就有可能因为他的原因而连累到学生,而这些小学生,却是无辜的。所以,王继才想暂时瞒着妻子,等到哪天,妻子一旦知道了实情,顺其自然,也就有了过渡期。

起先,王继才在这两种选择间徘徊,一会儿觉得应当把自己接受任务的情况如实告诉妻子王仕花,一会儿又觉得还是不说为好。这样想来想去,最终结果,王继才还是倾向于后者,即暂时瞒着妻子。

不过,一个人一旦有了心事,自己不觉得,别人一看,就看出来了。

就在王继才接受任务回到家的当天,王仕花就觉得丈夫好像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比如,以往王继才看妻子,顶多是看一看而已,不像现在,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盯。那目光在妻子的身上停留的时间不仅比平时长了,而且还往深里去,大有渗透进去,一时难以自拔的那种劲道。王仕花见了,就说,继才,你怎么啦?王继才听了,目光便开始躲闪,说没怎么啊,不就是看看你嘛!王仕花以为脸上沾上了什么,就伸手在脸上抹。可是抹来抹去,也没抹下来什么。再比如,王继才显然比以往勤快多了,吃完饭,他主动抹桌子,刷锅洗碗之类的家务活,也都抢着干。王仕花就笑,开玩笑地说,今天怎么有点反常啊,是不是要闹地震啦?王继才听了也笑。

其实,王继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他觉得自己过几天要离家上岛了,一是舍不得离开妻子离开这个家,二是想尽量帮助妻子做点事,以后,即使想做,机会也不多了。这样想着,眼下的王继才必然和之前的王继才,有了许多细微的不同,只是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暂时蒙在鼓里,不知道实情而已。

对王继才来说,他可以做到向妻子隐瞒自己即将执行的任务,但在家里有两个人,他却不可以不将实情全盘托出如实相告。这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亲王金华,一个是他的二舅魏加明。

先说王继才的父亲。

王继才不可能像娱乐式大玩失踪那样,于某月某日某时悄然离家,倏地从家人的视野中消失。他做不到,也不想那样做。对于王继才来说,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转眼间人间蒸发,无影无踪,那么,对于他的家人来说,其残酷程度,无异于一场灾难!

因此,王继才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下一步的去向告诉了他的父亲。

王继才的父亲王金华1948年入党,这样资格的老革命,别说在村里,就是整个鲁河乡,也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王继才从小特别崇拜父亲。在他的眼里,父亲是个能干的人,世上没有什么他做不了的事情。以至于王继才从县武装部政委王长杰那里接受驻守开山岛的任务后,最想告诉的那个人,就是他。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王继才迫切需要听听他的意见。

王继才说,爸,过两天,我就要去开山岛了。这件事,王仕花不知道,妈也不知道。我要是走了,她们找不到我,怎么办?

父亲说,你只管放心地走。

父亲又说,她们的事,交给我。由我来跟她们说。

王继才说,我这一去,日子不会短。

父亲说,要有长期守岛,以岛为家的思想准备。

王继才说,开山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交通不便……

父亲说,所以上级才派你去。干工作,哪有不吃苦的?

父亲又说,到了岛上,别老想家,好好干!

王继才便不再说什么了。

王继才觉得自己要对父亲说的话,都说了,说过之后,心里头也就踏实了。

接下来,说说王继才的二舅。

论资格,王继才二舅魏加明参加革命的时间比王继才的父亲还要早。二舅十六岁那年参加八路军打鬼子,到了解放战争时已是我军主力部队的连长。由于英勇善战,二舅多次立功受奖。至今,二舅身上仍留有当年光荣负伤的弹痕,并享有二等甲级伤残军人的待遇。

二舅听说王继才要驻守开山岛,顿时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二舅说,你知道那一年日军动用四架飞机空袭我们灌云县的板浦镇吗?他们连续投了四十多颗炸弹啊,把板浦炸成一片废墟,光是在城北那个名叫“小人堂”的育婴堂,就死了四十多人,其中许多是婴儿……

二舅说,你知道那一年冬天日寇的飞机轰炸大伊山吗?大生药店被炸,死伤三十三人。接着,县城南边的新安镇被炸,八百多间民房被毁,数十人丧生……

二舅说,你知道吗,1939年日军正是以开山岛作为跳板,通过舰船换乘,才得以从燕尾港登陆,然后集结部队向杨集、板浦、南城进犯……

二舅说,我建议你赴开山岛上任之前,一定要去灌河口的日军登陆口纪念处看一看。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守好海防!

临离开二舅家时,王继才紧紧握住他的手,连连说,二舅放心,您的话,我都记在心里了!

王继才觉得他把该做的事都做了,然后在与王长杰政委约定的时间里,起了个大早,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衣物,悄悄溜出村,匆匆向燕尾港的方向走去。

实际上,王继才是个很重感情的人。毕竟是离家,毕竟是离开亲人,王继才在迈出家门之后,曾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父亲、母亲、妻子、女儿进行过告别。

这种告别其实很简单,就是王继才走着走着,忍不住站住了,他回过头来,朝家深情地看了一眼。但这一眼,却是王继才离家赴开山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省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之前,王继才也离开过家,他曾到附近乡镇打过工。然而,那时候的离家与这个时候的离家有着根本的不同。那时候外出,是为了挣钱,为了娶妻生子,为了家里能够过上好日子,而这时候却不一样了,他觉得,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上的追求。当一个人把自己即将开始的工作与国防事业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件事的本身,就让王继才激动不已。何况,先前由解放军一个连的兵力驻守的小岛,现在所有的任务将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仅凭这一点,王继才就有足够的理由,让自己的内心获得相当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何况,他仅仅是一名民兵,别说在中国沿海,就是在江苏苏北地区,在连云港市,甚至具体到灌云县的燕尾港一带,随便在哪里,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可是,上级却把如此重要的岗位交给了他,让他这个小人物,一步登上了别样的生活大舞台,这就像是中了彩票,多么地幸运啊!每每想到这些,王继才就觉得这时候的他,与以往的他不一样了。因此,他在离开家时,朝家望的那一眼,也就有了更多的含意。他把心里许许多多要说的话,一一融入了自己的目光。然后,他走了。他没有带走它们。他把那些目光,留在了身后……

王继才走出村时,路边一棵大树上,两只喜鹊“叽叽喳喳”欢叫着,然后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王继才望着远去的喜鹊,心里充满了喜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