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心里要有这片海

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 作者:刘晶林 著


第一章 心里要有这片海

1 军令如山

王继才接到通知,让他到乡里去一趟,说是县武装部的王长杰政委找他,有任务。

王继才是灌云县鲁河乡鲁河村的生产队长兼乡民兵营长,之前就听说县武装部要组织民兵集训,因此他没有多想,放下手上正在干的农活,就往乡里去了。好在乡政府不远,走不了多长时间就到了。

王继才和县武装部军事科的人接触较多。村里的民兵每年都有训练任务。这样一来,作为民兵营长的王继才自然要和他们打交道,大到训练内容、科目,小到考核标准、注意事项,县武装部的军事干部每年都要事先召集民兵骨干开会,进行布置。此外,他们还会经常下基层,来到训练现场,莅临指导。久而久之,王继才就跟他们熟悉了。可是王长杰是县武装部的政委,他来找我干什么?走在路上,王继才忽然觉得情况不大对头,政委亲自来找他,多半与军事训练无关。

那会是什么事呢?

此时是1986年7月。王继才一边走一边以最快的速度把近几个月来他所了解到的与时事政治有关的若干信息,在脑海里简要地筛了一遍:

——3月28日,邓小平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邓小平在会见时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

——5月26日至29日,十四个环渤海市(地区)市长联席会议在天津举行,确定建立环渤海经济区,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这十四个市(地区)是: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惠民、东营、潍坊、烟台、青岛。

——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7月11日,中国政府向世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总干事提交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并准备就此问题同关贸总协定缔约各方进行谈判。

……

经过梳理,王继才发觉纯属多此一举。你想一想啊,自己只不过是苏北沿海某个小小村庄上的农民,干吗要去操中南海里的人才操的那份心呢!于是乎,王继才解嘲般兀自笑了笑,然后快步向乡政府大院走去。

这个时候的王继才年仅二十六岁,正年轻。

因为年轻,他的经历与阅历有限,势必不可能把眼下即将发生的事情考虑得那么周全,那么深远。实际上,王继才并不知道,一年前的某一天,即1985年6月4日的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的军委扩大会,竟与他此行接受的任务,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

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召开的军委扩大会,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与会人员,仅全军正军职以上的领导,就有五百多人。

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身着灰色中山装,坐在主席台的中间位置上。会议开始后,他首先讲话。他在讲话中,轻轻地竖起一个手指,用他那抑扬顿挫十分好听的四川话,对着全世界大声宣布,中国裁军一百万!

好家伙,一次裁军就裁减一百万,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邓小平代表中国作出的这个决定,需要胆识,需要气魄,需要智慧,更需要对时局高屋建瓴的认识与把握!

其实,在此之前的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在讲话中就提出,军队必须进一步“消肿”,“虚胖子是打不了仗的”。他说,军队员额“要减到三百万,多了不需要”。他还说,“精简要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我希望两三年时间实现这个决策”。

邓小平在说这番话时,是有针对性的。“文革”时期,人民解放军员额最多时达六百多万。1975年,邓小平领导军队整顿工作,指出军队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肿、散、骄、奢、惰”,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消肿”着手。

1978年,基建工程兵、铁道兵,不再列入军队编制。

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再次整编,裁并重叠机构,压缩非战斗人员,以便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

经过几次整编,人民解放军员额从1982年的四百九十二万减到四百万。

但邓小平仍不满意,提出要继续“消肿”。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京西宾馆参加中央军委座谈会时说:“就从这次国庆阅兵讲起吧。我不是讲这次阅兵如何,这次阅兵是不错的,国际国内反应都很好……我说有个缺陷,就是八十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邓小平的话十分尖锐,一针见血地触及了军队高层领导老化问题。由此他讲到军队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实行精简整编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科学地判断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作出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论断。

邓小平说:“讲战争危险,从毛主席那个时候讲起,讲了好多年了,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又讲了好久。现在我们应该真正冷静地做出新的判断。这个判断,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我们能够安安心心地搞建设,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建设上来。没有这个判断,一天诚惶诚恐的,我们怎么还能够安心地搞建设?……也不可能确定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

邓小平以敏锐的战略思维,深刻洞察世界局势的最新变化,从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的纷繁复杂的诸多矛盾中,抓住战争与和平、落后与发展这两对主要矛盾,科学地回答了新的世界战争能否避免、当代战争根源、时代基本特征、如何争取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指出在当今的世界力量格局中,战争的因素虽然也在增长,但和平力量发展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邓小平的讲话,从根本上改变了若干年来我军“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给我军在1985年宣布裁减员额一百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说到百万大裁军,身在偏远村庄、并非现役军人的王继才,仍然能够感受到其力度的强大。

三月的一天,村里有人从燕尾港来,告诉王继才,说驻守开山岛的一个解放军连队,从岛上撤下来了。部队的登陆艇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光是运出岛的大炮就有好几门……

王继才问,部队的守备连真的从岛上撤了?

那人用手比画着说,哄你是海鳖!

王继才又问,是换防吗?

那人说,大裁军。岛上空了,没人守了。

王继才“哦”了一声,不再问什么。

但挡不住他在想。

王继才曾听村里的老人说,早在1962年,部队就进驻开山岛了。那时候,躲在台湾的蒋介石叫喊着反攻大陆,并时常派遣全副武装的小股匪特,乘坐小艇,深更半夜偷偷摸摸地往岸上爬。虽说那些家伙成不了什么气候,一上岸就被解放军和民兵抓个正着,但毕竟扰乱人心,是个不安定的因素。于是,作为海防前哨的开山岛,就有了驻军把守。解放军官兵上岛后,建营房,打坑道,站岗、放哨、巡逻……二十多年来,在驻岛部队的守护下,他们面前的大海,没有少一朵浪花;他们守护的朝霞,没有缺一点色彩;他们目光里的船帆,依旧洁白如云;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海鸥,歌声里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欢乐……

王继才甚至还想过,这些年来,当地民兵与驻岛部队关系密切,双方联手,多次举办过反小股匪特和抗登陆演习。作为乡里的民兵营长,演习中,王继才曾不止一次地乘船进入军事禁区,上过开山岛。他对开山岛的感觉是,小岛好比是一根定海神针。有了它,大海就被牢牢地固定在祖国的版图上了!

那么,地处海防前哨的开山岛既然如此重要,驻岛部队怎么说撤就撤了呢?部队撤了,岛上无人驻守,那一大片海域将交给谁来护卫?

王继才想不明白。

等到王继才想明白了,把今后自己的人生轨迹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是那天在乡政府见到县武装部政委王长杰之后。

王长杰见到王继才特别热情,隔着老远就伸出手来迎了过去。

王长杰握着王继才的手说,找你来,是有任务的。

王继才问,什么任务?

王长杰说,重要任务。

王长杰接着说,这个任务是经县武装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由我来向你传达。

见王长杰这样说,王继才下意识地收腹挺胸,将两手贴于裤缝,以士兵标准的立正姿势站立着,目光中流露出兴奋与渴望。

王长杰见状,十分满意。他拍了拍王继才的肩膀说,坐吧,坐着谈。

于是,两人便落座。

王长杰说,你听说了吧,驻军的一个守备连从开山岛撤出来了。

不等王继才回答,王长杰接着说,这是“四化”建设的需要。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目前,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发生在近几年的两伊战争、英阿马岛之战,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其中启示之一,就是各国军队纷纷通过裁减数量,调整编制体制,优化军兵种结构等措施,来增强高科技含量,使其规模更加趋于精干,战斗力得以大大提高。而开山岛守备连的撤离,正是我军走精兵之路的必然举措。这是大局。我们要服从这个大局。

说到这里,王长杰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王继才,然后继续说,开山岛是军事要地,早在1939年,日军侵占连云港就是以这座小岛为跳板,通过舰船换乘,在燕尾港灌河口一带登陆上岸的……历史并不遥远。现在部队撤离了,并不是说开山岛就可以不守了。相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山岛越是有驻守的必要。因此,县武装部的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和集体研究,决定把驻守开山岛哨所的任务交给你。希望你不负重托,敢于担当,为了我们国家,守好海疆!

王继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在他看来,如此事关大局,与实现国防现代化紧密相关的事,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就这样落在他的肩上呢?他仅仅是鲁河乡鲁河村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生产队长兼乡民兵营长,履历中既没有当兵的历史,也没有跨界由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为海防前沿的专职哨兵的工作经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肯定是搞错了。在王继才看来,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呢?

于是,王继才疑惑地问,是这样的吗?

王长杰肯定地点了点头。

王继才又问,就我一个人驻守开山岛?

王长杰说,目前就你一个人。至于以后,要视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定。

王继才本想问,鲁河乡有那么多民兵,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我去守岛?但话到嘴边,王继才又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明摆着,县武装部的领导这么决定,自有他们的考虑。

其实,王继才内心的那点想法,早被王长杰看透了。王长杰索性挑明了对王继才说,在此之前,我们已先后陆续选派了四个批次的人员进驻开山岛。结果,他们吃不了独自守岛的那份苦,耐不住寂寞,其中在岛上驻守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十三天就受不了了,他们相继退下阵来。你是我们选派的第五名驻岛民兵。我们认为你能够胜任,能够成为开山岛合格的哨兵!

接下来,王长杰向王继才一一交代了守岛的具体任务。

王长杰说,你上岛后,地处海防前哨的开山岛就多了一双警惕的眼睛,从此,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每当海空出现异常舰船或飞行物,都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每当在海上作业的渔民遇到困难或是危险,都要给予全力的救助;每当有逃犯企图通过海上外逃,都要提供信息,协助边防武警进行缉拿……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成为开山岛的一名哨兵之后,已不再是具体的一个人了,你是国家和平与安全的象征。在你的身后,是广阔的大陆,是军队和人民,整个国家都是你的强大后盾!

听到这里,王继才已是热血沸腾。是男儿,骨子里都有英雄的情结。忽然间,王继才心底埋藏已久的那个念想与渴望,像是被王长杰唤醒了,竟让他激动万分。他觉得组织上把山一般的重任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对他的厚爱,他岂能辜负?!

与此同时,王继才觉得一个机会来到了面前,这将是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己不是一直梦想着要做一件大事吗?这就是大事,事关国防的大事!因此,正值青春年华的他,绝不能错过。他必须紧紧地抓住它!

于是,激情燃烧的王继才坐不住了,他倏地站起来,面对王长杰,大声地说:坚决服从命令!

接着,王继才补充道:请上级放心,人在,岛在。我王继才在这里立下军令状,今后,力争当好一名让祖国和人民满意的海防哨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