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华诗教

人文素养与中华诗教 作者:邵庆祥 主编


第1章 中华诗教

中华诗词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滋养、哺育着神州大地子孙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诗教的优良传统,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兴、观、群、怨”以及“不学诗无以言”的诗论观点,重视诗歌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讽喻和审美作用。在21世纪民族振兴的今天,我们更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这一宝贵遗产的作用,让诗词创作“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在构建当代先进文化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历史传统与当代振兴

“诗教”一词首见于汉代人作的《礼记·经解》篇,托言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实质就是以《诗经》为教材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以《诗经》为教材的教育实践至少在2500年以前的孔子时代就已经蔚为风气。孔子关于诗的核心理论是“兴、观、群、怨”和“思无邪”说。《论语·季氏》中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教兴于周,大盛于汉。大学中的教授是五经博士,考试设“明经科”。儒家尤其在先秦至两汉,通过《诗》教,经世致用,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儒家思想核心“仁”、“礼”的目标。随着文化思想的多元化进程、新体诗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发达,《诗》教外延到后儒教人学诗、作诗,在学诗、作诗过程中领悟儒学思想的价值标准。各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儒家早期较狭义的《诗》教思想作了补充、完善。但是,通过诗词创作和欣赏,陶冶人的性情,锻造人的品质的人文传统是一致的。

“五四”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现代史时期,随着“孔家店”的被打倒,诗教的儒学观受到清剿,但诗教并未断绝,且内容大为更新。这个历史时期可说是力图摆脱儒学的新诗教时期。新体白话诗部分地取代了旧诗的地位,但旧体诗仍然广为流行。新诗教的思想文化内涵呈现多元化。传统的儒家诗教精神如干时风政、出处穷通、兼济独善等并未在新、旧诗界敛迹,既对儒家精神有所继承,又随废科举、兴学校、西学东渐,以及新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人文精神的发扬而丰富、发展。无论是鲁迅、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柳亚子、闻一多、郭沫若、郁达夫等思想文化界的先锋,还是徐志摩、艾青、田间、郭小川、臧克家等一批优秀的新诗人,无不精于诗道,而且都旗帜鲜明地以诗育人,通过诗的特有功能唤起民众,在这个新旧激变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新诗教的一个高峰。

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诗除了鲁迅等少数人的少量作品外,基本上是毛泽东诗词一花独放,成为新时代的“诗三百”。“赋诗明志”、“引诗见志”亦仿佛先秦与汉时,而普及程度却远胜先秦两汉,先秦两汉时期诗歌仅局限于士大夫。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是“毛泽东诗教”时期,具有政治强化和全民普及的特点,影响了至少三代人,新诗的诗教作用远远不能与之相比。“毛泽东诗教”的最大特点在于,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唤起民众,激励人、引导人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并未把儒家诗教思想的精华随批判的洗澡水一起倒掉,他在《同梅白同志的谈话》中说:“这种东西(指旧体诗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特性和中国人民的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可以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嘛!”这表明他的诗教观不讳言儒家诗教的功能、尺度和传达等主要支柱学说。毛泽东诗词和诗论构筑了中华诗教的又一个高峰,其成就之显著,影响之深远,既空前,也很可能绝后。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日益繁荣的经济和总体上安定的政治环境带来文化的复苏和振兴,也带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新历史条件下的重塑和回归。尤其是江泽民同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诗词的重要讲话和亲身实践,标志着当代诗教新时期的到来。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许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括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场合联系世界大势、国内政治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发表诗作、发表谈话,率先垂范进行诗教实践,它的意义是深远的。诗词和教育界有识之士认识到诗和诗教有不可割断的历史和民族情结,必须从时代的高度、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加以继承、发展与创新。

早在全国政协第八届二次会议上,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先生等六名政协委员曾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在校园中进行传统诗词教育。1999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二届研讨会上,杨叔子院士大声疾呼“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0年中华诗词学会又在深圳召开第十三届研讨会,将“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校园”作为会议的主题。校园诗教从此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

2002年4月22日中华诗词学会在杭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首届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新时期诗教工作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继首批的三所学校以后,本次大会还授予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昌邑市实验中学、广东梅县高级中学、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崇明岛路小学等学校为诗教先进单位。湖北省赤壁市、山东省昌邑市、海南省儋州市、江苏省扬中市、湖南省汉寿县为诗词之乡,为当代诗教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做了奠基性的开创工作。2003年12月5日,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这是继杭州会议之后又一次专题推进校园诗教的工作会议。会议交流了开展校园诗教的情况和经验,展示了校园诗教的丰硕成果,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校园诗教的倡议书》。随后,中华诗教委员会以“只讲耕耘,不问收获”和“添砖加瓦”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当代诗教工作,又先后在湖南常德市、黑龙江省望奎县、江苏省淮安市等地召开了多次现场经验交流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与时俱进的当代诗教,在各地党政部门、教育部门、诗词工作者及有关战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兴起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追溯历史长河,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华诗词和诗教贯穿于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肯定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就必然要肯定作为主流文化的诗歌的传承,也就必然要肯定应运而生的诗教的历史。可以说,诗教从来就在中国人生活的深处、人心的深处,润物无声,从未间断。

二、认知与升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千年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伴随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的诗和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灵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正在向全面实现小康的征途上迈进。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物质、政治、精神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发挥诗教的独特作用,无疑是属于向根部培土的战略措施。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过程中,中华诗教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通过诗教铸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与品格。诗是人的灵魂的呼声,人格的投影。诗教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汉字的单音节、方块字的独特美学功能,决定了民族诗歌声情摇曳、深切感人的能力。高尚的人格追求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诗的表达,使受教者在心灵的震颤中受到感染、得到认同,进而注入血脉、铸入灵魂。诗最能凝心聚力,培育人间真情,造就人文关怀和美学精神。(经过诗教的人生,有助于培育一种同情意识、悲悯情怀,造就一颗赤子之心,真诚地面对外部世界。经过诗教的人生,有助于形成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关心时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关心他人,关心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做社会群体的优秀成员和国家负责任的公民。)漫长的中国历史事实无数次说明这一点,今天的重要任务在于认真地体味这个历史事实并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去有意识地培育新人,造就下一代。

第二,通过诗教大力培养和激发中华儿女的创新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来自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人文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者研究认为,同人文活动有关的人的右脑记忆量是左脑的100万倍,人脑神经细胞的利用率还不到20%。因此爱因斯坦说:“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直觉的形象思维,特别是诗词等文学艺术的联想和想象,对启迪创新思维有着巨大的作用。

欣赏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丰富审美想象力,欣赏和创作诗词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功能。学生通过阅读诗词作品,从感知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在诗词欣赏过程中,其想象力和联想活动极为活跃,心灵空间特别开阔,想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激发。同时适当的诗词写作训练也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写作不仅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探讨事物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要将其成果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没有固定模式和规则,均在创造之中。可见,诗词欣赏与创作在创新思维和能力训练上具有独特的作用,职业院校应抓住学生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和幻想的时期,及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经常欣赏诗歌,就可跟随诗人新颖、奇特的想象,进入十分开阔和无比绮丽的艺术境界中去,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想象能力,在思考有关的问题时,就可摆脱现实功利的束缚,神思飞扬,获得灵感和启迪。

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高科技呼唤高素质,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度的人文潜能。在青少年中开展人文诗教是一项事关培育具有开放思维、创新意识人才的大事。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是能够屹立于世界的民族;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有能力主宰新时代的弄潮儿。

第三,发扬诗教的爱国主义传统,强化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生存发展的需要。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几千年最强的音符和永恒的主题。从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到陆游梦里的“铁马冰河”、岳飞的“怒发冲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到抗日战场上无数生死篇章,一代一代地唤起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在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要高奏中华诗教的最强音,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忧患意识,这无疑正是在中国人民的心底筑起一座座新的长城,这也正是国家民族一项长治久安的基本建设。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在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化扩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人类越是强烈地感到大家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就越需要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的传统特点。品尝别国美味佳肴,穿穿牛仔裤,享受一些相同的娱乐,这些都是值得向往的。但是如果那种外在的演变开始侵蚀深层的文化价值观,人们就会回过头来强调他们的特色,这是一种文化反弹现象。”在“同一化”的大趋势面前,如果能注重自己的“独特性”,把握住“民族化”的阵地,无疑是自觉的和理性的。

现在,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了。民族虚无主义正好给外来的文化扩张开了缺口。确立民族归属意识、精神家园意识、忧患意识,从而自尊、自强、自立,诗教可以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四,诗教是人类文明的共识。通过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来实施对人的教育,在中外历史上都有着悠久的传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强调诗教的道德价值,同我国儒家的“教化说”很相似。亚里士多德则主张诗教的审美愉悦功能。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综合前二者,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新观点。德国著名学者歌德从要求诗人素质的角度表明了他对诗教求知和道德的双重价值观,并将诗教运用于家庭教育,用诗教传达了对儿子珍惜时间、积极向上的人生期望。中国的诗教形成历史之早、实践和理论之完备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在时间上比柏拉图早了一个多世纪,理论上更系统和完整,更具有可操作性,在《论语》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孔子开展诗教的案例,成为后代人学习效仿的典范。有学者指出,西方在18世纪50年代提出美学和美育之后,美育的载体就很快转移到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唯独中国仍然坚持以诗教为核心的美育传统,利用诗歌的普及性、兼容性等特点,广泛地开展教育活动,使诗教在我国获得了顽强的生命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继承诗教传统,与时俱进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当代诗教,以诗育人,正是珍视这份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民族振兴的历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弘扬中华诗词,强化中华诗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人类的共识。

三、校园诗教与经验

诗教虽然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但从地位和作用、实施的重点来看,校园诗教是诗教的主阵地。从1999年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一届研讨会上首倡当代校园诗教以来,各地陆续涌现了一大批校园诗教的热心推荐者和先进单位。在历次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上,他们充分交流了各自的创造性经验,这些经验可归结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校园诗教三课堂”。

校园诗教第一课堂。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重视诵读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引导诗词习作,推广用普通话的格律诗。不断探索渗透式语文诗教的活泼形式和新经验,使赏析和习作结合起来,诗教并举,动口又动手,使诗教在语文课程增进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的目标实现进程中更有实际贡献。探索诗教渗入思想道德课程的途径和切入点,教师要做校园诗教的有心人,使诗教成为学校第一课堂无处不在的教育元素是可能和可行的。

校园诗教第二课堂。主要是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诗教选修课。有的学校建立了诗教校本课程,有大纲,有教材,定期招生,形成了制度。如果说第一课堂是普及,第二课堂就是提高,从中培养本校的诗教骨干和基本队伍。

校园诗教第三课堂。主要指建立校园诗教的软环境。各地的主要经验是:

建设诗词社团诗词社团可以聘请外界知名诗人作顾问,可以师生共建,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骨干分子的工作积极性。要注意的是,社团内部要有组织分工,每年每学期都应有工作计划和多姿多彩的活动方案,并认真地予以贯彻执行。另外,社团成员应是诗词创作的积极分子与诗词文化的宣传员。

创办诗词刊物刊物首先是校园诗教成果的展示窗口。师生的新近作品得以及时发表、刊登,既能持续激发积极分子的创作主动性,又能不断吸引潜在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其次,刊物也是对外交流的有效平台。外界诗坛的新气象和知名诗人的新作品等也是校园诗刊的发布内容之一。

组织人文之旅各地都有自然和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各校都有郊游活动,使诗教与当地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学子欢迎的诗教第三课堂的好形式。旅游景点的诗词楹联就是人文诗教之旅的活教材。

举行诗词背诵创作比赛在适当的时间组织较大范围的诗词背诵、创作比赛,较能扩大诗词文化的影响力。但要注意的是,要取得校领导的支持,要获得班主任的认可与配合。比赛结束后,应选择公开场合及时颁奖,并总结经验,以利于进一步推进工作。

举办诗词吟诵晚会这种晚会最好伴以丝竹、舞美,以营造氛围,加强学生的感性审美效果。吟诵的诗词可以是传统经典作品,也可是时人的优秀作品或是学生的成功之作。形式多样,载歌载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可谓是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了。

策划诗书画笔会若将诗词创作与书画活动相结合,形象直观,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让校园书法爱好者书写诗词爱好者的作品,也可约请校外书画家到校园泼墨挥毫,创作富有诗意的作品。此类活动形式活泼,品位高雅,也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

开设诗词文化讲座除调用校内师资外,有计划地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到学校开设诗词文化讲座,对课堂诗教更是一种补充与提升。这种讲座当然以诗词文化为核心,但不应刻板、机械,应善于“嫁接”,如用“传统诗词与现代人生”、“诗词与中国哲学”、“书画艺术中的诗词”、“诗词与生活审美”、“诗词与企业文化”等作为讲座主题,则内容多有变化,且贴近生活实际,较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维护诗词墙报橱窗定期地将师生作品在校园橱窗或班级板报上陈列展出,能激发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创作自豪感,吸引更多的诗词爱好者。但要注意有专人维护管理,及时更新。

开辟图书馆诗词角在学校图书馆专辟场地与书架,摆放诗词类书籍或校内外诗词报刊,并配以素洁文雅的环境布置,设置相对独立的“诗词角”,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一个资料丰富的安静学习空间,也可成为他们交流诗词鉴赏、创作体会的固定场所,这也是一种调动学生诗词学习自觉性的实践尝试。

创设校园诗教网站诗教完全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大胆实践。基于网络技术的普及及年轻人的新生活观,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积极建设校园诗词网。诗教上网,交流便捷,形式灵活,资源共享,可以极大地扩大诗教的影响面与传播的时效性,可谓诗教与时俱进的新探索。

诗化校园这也是各地校园诗教的基本经验之一。布置并定期更新校园诗性文化设施,使诗教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种看得见、持久性的诗性文化熏陶氛围,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低估。

推进校园诗教除了上述认识和实践要到位以外,最关键的当然是领导支持、经费保证、师资培养这些基本的保障条件,在此就略而不论了。

四、前瞻与期待

当代诗教吸纳近代美学、伦理学与教育学的最新成果,在传统的“兴、观、群、怨”理论基础上拓展为“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创新”的当代诗教育人观,构成哲学之真、和谐之美、伦理之善、实践之益、生存之宜的共同价值形态,从而形成真、善、美、益、宜的统一体,以架设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诗词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行之桥。我们认为,校园诗教尤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协调。

第一,当代诗教要牢牢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特别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作为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这就为科学认识与把握教育的质量观、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及其社会责任指出了方向。诗教理所当然地要以此为目标。

第二,当代诗教要紧紧围绕大学文化使命的中心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巴黎)的宣言指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高素质加负责任,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懂做人,会做事,善于思考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本领,加上至高无上的中华魂、民族根和对人民、对社会的坚定的责任意识。中央六部委[2008]1号文件举国动员开展《中华诵》和《中华赞》的诗歌活动,《纲要》之呼唤素质教育的强化,都应理解为实现高校文化使命的要求,大学诗教必然是大学文化使命和中心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当代诗教的目标,指向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当代诗教不仅要肩负起促进人们精神家园回归的重任,更要置之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视角之下,以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的培养为目标,着眼于培育创新型有用人才。放眼祖国大地,不少校园已是诗声朗朗,很多地方不同阶层的群众都深受诗教的影响,绿荫满地,方兴未艾。我们坚持诗教信念,坚信诗教对民族今天和未来的伟大作用,高等教育尤其应当在诗教上就位,引领风华;诗教也必须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相契合,通过诗教培育创新人才,为国家民族未来服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