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蓑衣

农耕年华 作者:沈成嵩,王喜根 著


蓑衣

前些时去金坛山区扫墓,在一位山农家里的墙壁上忽地发现了一件久违了的棕制蓑衣,已有四五十年看不到它了,真像发现“出土文物”那样惊喜。听主人说,这是他老爷爷留下的“古董”,怕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蓑衣,在乡间是农民最好的挡风遮雨的工具,是雨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雨季里,农民下麦田排水,到秧田排涝,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扛一把铁锹,冲进雨帘中。夜晚,还会多一盏马灯。其实,一件草编的蓑衣,压根儿也挡不住狂风暴雨,只能是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

为了稼禾,为了土地,就是没有蓑衣,庄稼人也会冲进雨中。

牧童穿着蓑衣放鹅、放鸭、骑牛泅渡;村姑穿着蓑衣采茶、采桑、采红菱;渔民穿着蓑衣拉网、叉鱼、钓黄鳝;农人穿着蓑衣犁田、插秧、挑肥、罱河泥。蓑衣总是和农民相依为命。

蓑衣起源很古老,《诗经·小雅·无羊》有云,“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苏东坡《渔夫》诗;“自庇一身青篛笠,相随到处绿蓑衣。”《牧童》:“草铺横行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明月。”

旧时,乡间的蓑衣有的是用棕皮缝制的,有上衣和下裳。上衣像件大坎肩,披在肩上,露出两条胳膊便于劳作;下裳像件围裙,长及膝盖。也有的蓑衣是用蓑衣草制作,蓑衣草是生长于山边、河边的一种野茅草,有一米长,没节巴,柔软,用它制作蓑衣价廉、轻巧、保暖、透气,且有药用价值,还不宜腐烂,一件蓑衣一般可用三四年。那时,乡间农民家的土墙上,都挂了好几件这样的蓑衣。

农民穿蓑衣,大都和斗笠是配合在一起穿的,要不然雨水会从脖子里灌进来,那就成了落汤鸡。

一蓑烟雨任平生。诗词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是诗人的浪漫,其实,毛毛雨,微微风,是压根儿用不着穿蓑衣的。为了省钱,农民更愿意用他们那古铜色的肌肤,光着脚,在泥里水里守护着禾苗。农民本就是泥土的命,从泥土里来,还是要回到泥土里去的。据说,农民长年裸在太阳下晒,皮肤晒成桐油色,雨点子打上去,闪一闪,滚一滚,就没了。就像油布伞,有一层保护层,一般暴雨是侵不入体内的。

随着塑胶工业的发展,更多的胶布雨衣、塑料雨衣取代了草制的蓑衣,蓑衣早就进了农耕文化的博物馆了。但在雨夜中,农民手提马灯、头戴斗笠、身穿蓑衣、为秧田开缺放水、护着翠绿秧苗的形象却永远定格在了我的大脑深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