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背景下的大国策

天地之中 作者:杨东明 著


第一章 大背景下的大国策

一历史与遗产

生活在地球这个宇宙天体上的人类,每每会回望自己走过的足迹。当人类志得意满地将工业文明的旗帜插向地球的一个又一个领地之后,终于有了深刻的反省式的回望:以往的发展过于注重开发和建设,而轻视忽略了保护与传承。于是,如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个问题,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大会强调指出,当代人类在追求充裕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担当起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大责任。大会还明确地指出,人类的环境权是由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组成的,为此,大会提议联合国应尽快缔结世界遗产公约。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在巴黎总部举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此次大会上获得了通过。这项重要公约具有国际准则的意义,它的主旨在于确定和保护全球范围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此公约还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则,凡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意义重大、价值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古建筑遗迹或自然景观将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由联合国加以保护。

世界遗产是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演进所遗留下来的足迹,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大自然生成变化的佐证。遗址、古迹、器物、服饰、典籍……这类可见之物属于人类物质层面的物质文化遗产;人类的各种生活形态、各个民族的风俗民情、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口传文学……这类精神存在属于人类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球变化,大自然演进所生成的各种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生物群落与生命物种……这类自然存在则属于与人类文化遗产并列的自然遗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毫无疑义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意义。比如埃塞俄比亚北部区域的阿克苏姆古城,那里的遗址上至今保存着许多花岗岩方尖石塔与石柱。其中一块重约500吨,高约33米,它是经过人类开采之后又重新竖立起来的世界上最大的整块岩石。在阿克苏姆古城的遗址上,还保存着许多寺院、碑文,王陵……它们全都静静地矗立在岁月里,无声地讲诉着公元1世纪到公元13世纪古埃塞俄比亚的历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每每带有独特的科学史的意义。秘鲁马丘比丘城堡是全球公认的九大古天文台之一,这是一座矗立在群山之间的古印加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在它的石围墙上雕刻有奇妙的暗槽,每当夏至日到来,太阳光就会透过马丘比丘城堡的石头窗口,然后投照在暗槽之上。入夜之后,马丘比丘城堡的这个石头窗口还可以用来测量昴宿星团的变化,古印加人就是以此来确定马铃薯的种植时节。在人类的天文科学史上,秘鲁的马丘比丘城堡无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通常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南非的马蓬古布韦曾经是非洲次大陆最大的王国,杰内城中的杰内大清真寺是典型的撒哈拉—苏丹式建筑风格。这座气势宏大的清真寺没有使用砖石,它完全由黏土和树木建造而成。它的祈祷大厅的支撑物是100根泥柱,这些泥柱的风格简略而朴拙。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内在构造上来看,这座建筑都洋溢着一种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它是南非民族审美意识的代表之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轻估的教育意义,它对后人的精神培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根系对枝叶的输供,它是雨露对万物的濡染与滋润。后人文化品格的塑建有赖于它奠基筑础,它以强大的感召力和认同力使民族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有待开发、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国、意大利等欧洲诸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业在这些国家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法国是世界旅游第一目的地,2009年法国的旅游业收入为75亿欧元,同时还解决了10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意大利的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国就业人口中大约占有6%,国际旅游收入是其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这个非洲国家已有7处自然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埃塞俄比亚的外国游客人数约为14万人,旅游收入高达7900多万美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容轻视的政治意义。文化遗产记录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成长历史,它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示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立的合法性的证据。文化遗产是组成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国民从历史渊源的角度认知与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从而形成并强化了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

唯其如此,我们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工作高度关切,高度重视,并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二文化软实力

中共中央十七大明确地提出,要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一个国家的强大不能只看GDP的增长、科技的进步、军事的跃升,还要看文化实力的提高程度,要看其文化实力在全球文化实力排列中的位置。

在全球范围内,西方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在“全球化”的口号下,西方国家依托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领先的科学技术,力图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推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下,已经面向世界、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在经济领域日益融入了国际社会。但是我们在文化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必须有所持守,有所坚执,必须向国际社会发出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声音。

传承中华文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硕果仅存,唯一绵延至今的人类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这些两河流域文明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早已相继消亡,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断源竭。但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不仅未曾湮灭未曾竭涸,反而一路下来百川汇融,水沛浪盛,蔚为大观。这一事实和史实本身已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证明了其存在和发展所固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全球化”“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文化的统一或同一,相反,只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发展繁荣了,整个人类的文明才能得以丰富和拓展。只有“多元共生”,才能保持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只有不同人类文化之间做到了互尊互补,全球的人类文明才能得以提升。所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全人类文明的成果,而每个民族每种文化的消失都是全人类文明的损失。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有许多独具魅力的宝贵内容: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了要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彰显着一种不断革故鼎新的奋斗精神;

“和为贵”的思想,追求着一种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的美好境界,向往着一种“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提倡的是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生活哲理。

这些文化思想遗产,是吾国吾民固有的文化精神力量,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纽带,是民族性格代代传承的基因。

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载录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它展示着我们祖国壮美多姿的自然风貌。它是国民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催化剂,从而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荣辱、甘苦与沉浮,它能培养国民的忧患意识,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操,唤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感。

文化遗产是“基社稷而固邦统”,构建当代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石。

……

环顾当今世界,中国正以不可遏止的姿态迅速崛起,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已令世人为之瞠目。但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由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的,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所以,加强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成了国家之大策,民族之大计。

正是在这种全球形势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申遗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大手笔:

1987年12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山东泰山、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申遗成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0年12月,安徽黄山申报“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2年12月,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申请“自然遗产”成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06年4月,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领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与时任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就嵩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交换了意见。郭旃建议将登封历史建筑群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5月16日,时任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作出重要批示:“申报文化遗产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很有历史意义和经济价值的工作,希望列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并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志在必得。”

2007年2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率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顾玉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来到登封,对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和管理现状、周边环境及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进展情况考察指导。

2007年5月17日至19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考察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郑州市主要领导与郭旃进行了座谈。郭旃通知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项目提前至2009年。郑州市领导作出决定,申遗文本编制等工作立即启动,并对责任进行了划分,由郑州负责文本编制,登封负责环境整治等工作。

2007年8月10日,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在登封影剧院召开。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世显,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郑州市申遗办主任齐岸青,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登封市长吴福民等领导和登封市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了此次动员大会。

2007年8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嵩山历史建筑群200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

同年底,嵩山历史建筑群被国家确定为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