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闲情未了 作者:宦洪云


读宦洪云的散文,很有味,也很有趣。其味和趣都来自生活。他的个人经历虽说不上多彩,但也是够丰富的。城市、乡村、边疆,他都留有足迹。可贵的是,这些足迹都因真情而感人,都因细节而闪光。

戏水,赶场,捉獾,写出了农村的苦中之乐。养鸽子,斗蟋蟀,垂钓,以及听讲座,读唐诗,学写作,玩印章,搞考证,则写出了城市的忙中之趣。从书中,我看到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

作家梁衡坚持“真情为文”。宦洪云亦如此。他记述的是真事,抒发的是真情。

他不发宏论,不说空话,许多感悟都包含在生活的细节中。且看下面这些文字——

父亲在喝酒时对我说:“古来催工不催饭。干活要快,那是养家糊口的玩意儿;吃饭要慢,那是享受,好味道是嚼出来的。”

“忙与不忙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如能气定神闲,按部就班地推进,再多的工作也不觉得忙;换句话说,如果工作已成为一种休闲、一番享受,你还会说忙吗?”

“朋友多而春长留,金科玉律呀。”

“闲情是有了,精致精细的生活还远远不足……我每每感叹:世间安得双全法哟!”

“朋友可以宣泄,可以交流,可以依靠,可以明白事理,可以指明方向,可以寻求温暖,是缓解压力、通畅心情最根本的软硬件复合体。”

诸如此类的感悟,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他的语言朴实无华,然生活气息极浓。适度的调侃和风趣的笔调,更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

请看两个小镜头——

“用皂角擦洗身子,全身滑溜溜,爽歪歪,惬意之余令我恍然顿悟:人,天生是亲近水的。”

“我点燃干草把,从空隙中扔进洞穴,浓烟一熏,獾子倏的一下穿出洞穴,一头栽进网袋。石子麻溜地把网口像扭麻花似的打上结。”

这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写得如此生动。在追求故事离奇、讲究表达矫饰的当下,宦洪云质朴自然的语言显得尤为可贵。

透过文字,我既欣赏了一个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和一份难得的人间真情,更看到了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

宦洪云曾就读于我执教了51年的金陵中学。我没教过他,但他却尊我为师,我愧不敢当。他笑对现实的人生态度和返璞归真的语言表达,值得我认真学习。我将把他的写作经验浓缩成两句话,传给所有的语文老师:做至诚之人,写至情之文。

权当序。

喻旭初

2017年8月于金陵中学

(序文作者: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