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定风波

宋词三百首 作者:诸葛忆兵 著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1]。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2],腻云亸[3]。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4]!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5],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6],拘束教吟课[7]。镇相随[8],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1]可可:不在意,漫不经心。

[2]暖酥消:形容肌肤消瘦。

[3]腻云:形容女人的头发。亸(duǒ朵):散乱下垂的样子。

[4]无那(nuó挪):无可奈何。

[5]恁么:这么,如此。雕鞍:雕饰的马鞍,代指马。

[6]鸡窗:书窗,书房的代称。据说晋代宋处宗养一长鸣鸡,经常停息在窗间,与宋处宗对语。蛮笺象管:蜀地产的彩色笺纸和象牙做的笔管。指精美的纸和笔。

[7]拘束:管束,管教。吟课:读书作诗。

[8]镇:长。

点评

这首词描写一位歌伎与恋人分别之后的相思之情。春回大地、万紫千红之时,这位妓女却见“绿”而心情惨淡,见“红”而频添忧愁。一直到红日高照、燕舞莺歌之际,她依然拥衾高卧。如此的肌肤瘦损,懒于妆扮,都是因为“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下片极写歌伎内心的悔恨之情和对自我构筑的美好生活。与两人的相亲相爱相聚比较,利禄功名都不在话下。堕入情网的歌伎又有什么更多的愿望或幻想呢?难道还能真的盼望“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吗?现实一点,只求“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也就足够了。柳永对歌伎内心的这种理解是踏实真切的,它与“丈夫志四方”的男子或具有“停机德”的闺中贤妇截然不同。在古代社会,一个妓女为了情爱,幻想能把所喜欢的人锁在家里,这无疑也是带有叛逆色彩的。

附录

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