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王维诗选译(修订版) 作者:邓安生 等译注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1]

这两首骚体诗是王维任济州司仓参军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当地民间祭神的场面,深受《楚辞·九歌》的影响,其中原始神秘的祭神场景的描写与缠绵悱恻的情调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凄艳哀婉的风格,与《湘君》、《湘夫人》等篇尤为相近。《迎神曲》写迎神的箫鼓歌舞和期待的幽情,而《送神曲》写神女似语不语、将去未去的情景,形象感人,颇有《洛神赋》的情韵。结句“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境界优美,余味不尽,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同一意趣。

迎神曲

坎坎击鼓,鱼山之下。吹洞箫[2],望极浦[3]。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4],湛清酤。风凄凄兮夜雨,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翻译】

亢咚咚,敲起鼓,

在鱼山的山脚处。

吹着响亮的洞箫,

遥望神来的远浦。

女巫们走进神殿,

反反复复地翩翩起舞。

安排好瑶玉坐席,

斟满澄清的酒醁。

凉风凄凄带来了夜雨,

神女啊,您来还是不来?

使我渴盼的心痛苦啊又痛苦。

送神曲

纷进拜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5]。来不语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6]。悲急管,思繁弦[7],灵之驾兮俨欲旋[8]。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9]

【翻译】

纷纷上前拜倒在堂前,

眷恋的目光凝聚玉筵。

来不言去不语心意谁传?

化作黄昏的雨愁洒空山。

管声悲切急促,琴声忧伤频弹,

神女车驾啊好像将归旋。

霎时云收卷啊暮雨消散,

唯有山青青啊流水潺潺。


注释

[1] 鱼山:《太平寰宇记》十七:“东阿县有鱼山,一名吾山。”东阿县开元时属济州。神女:即成公智琼。魏嘉平年间,济北郡从事掾弦超与神女成公智琼来往,后来事情泄漏,智琼就不再来了。五年后,弦超赴洛阳经过鱼山下,见到智琼,两人遂同往洛阳。《搜神记》、《集仙录》、《述征记》等皆载此事。

[2] 洞箫:古乐器名,是一种十六管或二十三管的箫,用蜡封底。无底的称洞箫。

[3] 极:远。浦:大水有小口别道称浦。

[4] 瑶席:美玉制成的坐席。《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

[5] 琼筵:同“瑶席”。

[6] 作暮雨:《高唐赋序》:巫山神女对楚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7] 思:忧愁。

[8] 俨:宛然,好像。

[9] 潺湲:水缓流的声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