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酬诸公见过

王维诗选译(修订版) 作者:邓安生 等译注


酬诸公见过[1]

此诗大约作于王维丁母忧后,所以说“哀此孤生”。四言诗至汉魏作者渐少,作品多质木呆板,而王维这首诗却可以算是比较成功的作品,有的地方受了嵇康、陶渊明诗的影响。诗的开头写作者孤独的隐居生活,诗中说到作者躬耕南亩,其中“晨往东皋,草露未晞。暮看烟火,负担来归”,以四言体写农家生活,韵味不减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景细腻传神、优美如画。这首诗采用三句一换韵的方式,并以平仄韵交错使用,造成了音律上的回环之美。写朋友游赏用平声韵,显出轻快的节奏;写朋友离去后的情景则用仄声韵,表现心情的抑郁沉重,声韵的使用也充分地为诗的内容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谭元春在《唐诗归》中评此诗说:“四言诗字字欲学三百篇,便远于三百篇矣,右丞以自己性情留之,味长而气永。”道出了王维这首诗的特色。

嗟余未丧[2],哀此孤生。屏居蓝田,薄地躬耕。岁晏输税[3],以奉粢盛[4]。晨往东皋,草露未晞[5]。暮看烟火,负担来归。我闻有客,足扫荆扉[6]。箪食伊何[7],副瓜[8]。仰厕群贤[9],皤然一老[10]。愧无莞簟[11],班荆席蒿[12]。泛泛登陂[13],折彼荷花。净观素鲔[14],俯映白沙。山鸟群飞,日隐轻霞。登车上马,倏忽雨散[15]。雀噪荒村,鸡鸣空馆。还复幽独,重欷累叹[16]

【翻译】

叹息我还苟活着,

悲哀这孤独余生。

隐居在这蓝田山,

薄田自己来耕种。

年底缴纳完赋税,

供上五谷祭祖宗。

清晨去东原垅亩,

草上夜露还未干。

黄昏看见炊烟起,

挑着担子把家归。

听说将有客人来,

赶忙尽力扫柴门。

竹篮装着啥瓜果?

剖开新瓜打鲜枣。

夹杂处在群贤中,

鬓发斑白我已老。

惭愧没有草竹席,

铺开荆条垫稻草。

荡起轻舟泛陂池,

采折下那红莲花。

静静观看白鲔鱼,

俯身影映在白沙。

山鸟成群结伴飞,

夕阳隐入淡晚震。

朋友纷纷登车马,

倾如云消和雨散。

鸟雀声喧闹荒村,

鸡啼寂寞悲空馆。

又陷入幽静孤独,

止不住欷歔长叹。


注释

[1] 见过:来拜访,探望。题下原注:“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2] 未丧:指母死而自己孤居苟活。据《旧唐书·王维传》载:王维妻子死后不再续娶,独身生活三十多年。又丁母忧,无父曰孤,无母曰哀,有时不分。

[3] 岁晏:年底。晏:晚。

[4] 粢盛(zī chénɡ资成):盛在祭器里的谷物。此指用祭父母。

[5] 晞(xī希):晒干。

[6] 足:足足地,彻底地。

[7] 箪(dān单):竹制的容器。

[8] 副(pì辟):剖开。(ɡuā瓜):扑打。

[9] 仰厕:谦词,仰望、厕身,皆恭敬貌。

[10] 皤(pó婆)然:发白貌。

[11] 莞(ɡuǎn绾):植物名,俗名“席子草”,此指莞草编制的席子。簟(diàn垫):竹席。

[12] 班荆:铺垫开荆条。席蒿(ɡǎo稿):以蒿草为席。蒿:同“稿”,稻麦之类的秸秆。

[13] 陂(bēi杯):池泽。

[14] 净:心无杂念。素鲔(wěi委):白色的鲔鱼。

[15] 倏(shū书)忽:转眼间。雨散:像雨点一样分散开。谢脁《和刘中书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朋僚多雨散”。

[16] 欷(xī希):叹息。累:重复、屡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