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从唐太宗说到唐诗

唐诗里藏着故事2:和孩子一起读懂经典名篇 作者:闫文亮


一 从唐太宗说到唐诗

文皇仰天吞一蝗

公元628年,大唐长安城郊外,一位衣着华贵愁眉不展的大人物,在很多人的前呼后拥下来到一处农田。

时当盛夏,农田本应生机盎然,然而此刻,大家放眼四望,却满目枯黄。枯黄的不只是植物的秸秆和枝叶,空中、地面,蝗虫无所不在,密密麻麻,个大体肥这正是中国古代最令人绝望的灾难之一蝗灾。

中国历史上有“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的说法。一场蝗灾之后,各种农作物遭受惨痛打击。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和储存技术相对落后,蝗灾必然导致粮食短缺,所以紧接着就会发生大饥荒,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

念及于此,大人物捉起一只蝗虫,狠狠地说:“你敢吃我子民的庄稼,我就吃了你!”

还没等旁边的人反应过来,他就把这只蝗虫塞进嘴里,大口咀嚼了几下,咽到了肚子里。

这位大人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件事,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李世民生吞蝗虫”的故事。

中国古代文献上有“旱极而蝗”的记载。从科学角度来说,旱灾和蝗灾确实有紧密关系。

蝗虫喜欢把卵产在没有植物或者植物稀少的滩涂荒地里,所以在干旱年份,由于湖泊江河水位下降,露出大量低洼湿地,对蝗虫繁殖极为有利。

蝗虫原本是胆子很小、喜欢独处的昆虫,单只蝗虫不足为患,但成群的蝗虫则具有很强的纪律性,行动高度一致,而且无所畏惧。

据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研究表明,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到刺激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欢群居,而触碰身体其他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当蝗虫数量过多时,它们的后腿蹭来蹭去,这么一碰二、二碰四,短时间内,大群蝗虫的习性同时改变,就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恐怖“军团”。

有人开玩笑说,其实蝗灾也没什么可怕的,交给“吃货”即可。

这倒不完全是玩笑,时至今日,蝗虫真的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在有的省份还成了像薯片、爆米花一样的休闲食品。当然,不是像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生吃,而是油炸后享受它的酥脆美味。

据统计,中国古代平均每二十二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频率也算是很高了。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蝗灾的出现是因为人类触怒了“蝗神”。而李世民作为人间的皇帝公然挑战“蝗神”,居然取得了“胜利”。据说那一次蝗灾虽然已经形成,但造成的危害并不是太大,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一百多年后,大唐又一次遭受蝗灾时,著名诗人白居易有感于地方官救灾不力,在诗里提到了唐太宗—“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文皇”说的就是李世民;而“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是古代专门歌颂皇帝的一个成语,大意是“一个人有福气,天下人都能分享”。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我听说当年贞观初期,为了弘扬正道,文皇仰面吞下一只蝗虫。天子有福报,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分享,所以这一年虽然有蝗灾但危害不深”。

这是一本讲唐诗的书,为什么要讲李世民吃蝗虫的故事?这是因为,唐诗的繁荣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诸多密切关系,而“皇帝”当然是这一切因素里最重要的。

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在内,唐代的很多皇帝都对诗词很感兴趣。他们或是制定有利于诗人的政策,或是指定专人整理诗集,直接或间接地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唐诗,先了解一些关于李世民的故事是很有帮助的。

“七德舞”里的唐太宗

直到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仍然把“唐”和“中国”联系起来,“唐人街”就是最好的例子。老外之所以用“唐”来代表中国,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一是因为唐朝国力强大,二是因为唐朝和外部世界交流频繁。

大唐从公元618年开国到公元907年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全盛时期的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最强大的国家。

这种强大体现在不仅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一一臣服,就连东亚的日本、朝鲜,西亚的伊朗,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纷纷派出使者前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大唐通好的国家据说有七十多个。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亲自参与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而且开创了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

之前我们讲的吃蝗虫的故事,至少可以证明,李世民是一位很重视民生的皇帝。不过,要治理好天下,光吃蝗虫肯定是不够的。

李世民还有哪些功绩呢?有一首唐诗说了很多。这首诗也是白居易写的,名字叫《七德舞》。

七德舞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
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征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白居易的诗以通俗易懂著称,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但关键是这首诗的信息量太大,涉及很多重要人物,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这里我们只简单讲解一下。

前五句是个引子,是说白居易在欣赏七德舞之后心生感慨,引出后面的内容。

接下来的六句,可以理解为李世民的“大事记”。

太宗十八岁起兵反隋,率领大军平定了长安、洛阳两京;后来又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扫清四海,二十四岁立下赫赫战功;二十九岁登上皇位;三十五岁终使天下太平。

大唐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采取了一些安定民心的措施。接下来的十二句,就是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解释了唐太宗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得到了“民心”。

奖励民众收葬散落的亡卒遗骸,政府出资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

因为梦到魏征病重而半夜落泪,因为哀悼张公谨而不顾忌讳白天哭泣。

三千宫女回到民间,重获自由;四百死囚感恩,与家人团聚后又重返狱中。

亲自剪下胡须给大臣做药引,李绩感动得呜咽,愿杀身图报。

亲自为受伤的勇士吮血医治,李思摩奋臂高呼,愿以死效力。

逐一细说,首先,唐太宗颁布命令,把隋末唐初战乱中战死的遗骸收集起来,在举行祭祀仪式后统一安葬。后来,政府又追加一条命令,如果民间有人主动收葬散落的兵士遗骸,官府就会对他进行奖励。

中国古代讲究“入土为安”,死者若得不到妥善安葬,不仅是对死者的不敬,迷信的说法还会对其后代不利。所以收葬遗骸这件事办得很好,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唐太宗登基不久,就发生了一场大饥荒,也就是我们在本书一开始说到的那场“逢旱必蝗”,旱灾和蝗灾接踵而来,很多百姓不得不把亲生儿女卖掉,以便换取一点口粮保命。

面对这场人间悲剧,唐太宗下令让官府出资,把那些被卖掉的子女赎回来,还给他们的父母。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在中国古代,皇宫里有大量宫女,她们虽然衣食无缺,但地位低下。关键是这些宫女在皇宫里虚度大好时光,大多错过了婚育年龄,以致孤独终老。唐太宗下令恢复三千名宫女的自由,让她们出宫寻找自己的幸福。

此外,唐太宗认为,死囚也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他和四百名死囚约定,允许他们和家人团聚,但必须在来年秋后自行归案。不少人很担心这些死囚借机逃跑。但到了约定的时间,四百名死囚一个不少地前来归案,唐太宗认为这些人信义未泯,于是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诗中还说了唐太宗和四位大臣的事。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和唐太宗的私人关系非常好。魏征晚年病重,太宗担心他的病情,半夜梦到魏征前来辞别,惊醒后忍不住哭泣。天亮后得知,魏征果然已经在当晚去世了。

张谨其实叫张公谨,白居易写诗时因为字数原因,省略了中间的“公”字。张公谨是最早追随李世民的

李绩是大唐统一全国时的重要将领。有一次李绩生了重病,医生开好方子,声称要用龙须烧灰做药引子。“龙”为传说之物,无处可寻,唐太宗于是把自己的胡须剪下来做药引。李绩为此感动不已,要求杀身相报。

为什么一撮胡须就让李绩感动成这样呢?这和中国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有关。古人认为,胡须也好,头发也好,都不能随便剪,否则就是“不孝”的表现。甚至还曾经有过一种刑罚叫“髡(kūn)刑”,就是把人的头发剃光以示侮辱。

李思摩是唐初另一员猛将,在远征朝鲜的战争中,李思摩被敌人射伤。唐太宗担心箭上有毒,亲自替他吸吮伤口。李思摩感动不已,奋臂高呼,誓死效命。

古往今来,夸赞皇帝的诗数不胜数,但像白居易这么直白的倒也不多。

顺便说一下,李绩的名字比较复杂,先后改过好几次,这在唐代倒也算正常。李绩原名徐世绩,字茂功。对,就是民间故事里的徐茂功。因为立了很多战功,他被赐姓为李,从“徐世绩”变成了“李世绩”。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因为要避讳“世”字,“李世绩”就又变成了“李绩”。

诗作最后几句呼应开头,指出大唐创业不易,后人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河山。

《七德舞》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自夸。太宗的本意是为了陈述获取天下的经过,让子孙后世都明白江山得来不易。

那么,“贞观之治”的好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国力强大,国土面积空前扩大。由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表示臣服,李世民也被尊称为“天可汗”,意思是“可汗中的可汗”。

其次是经济发展,集中表现在人口增长迅速。经过隋末的动乱,大唐初期,全国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户,而在贞观年间,人口以每年七万户的速度增加,很快就达到三百八十万户。

白居易写这首诗,虽然是在夸皇帝,但不能简单理解为阿谀奉承。一来,太宗皇帝已经去世一百多年,溜须拍马也有点远了;二来,白居易在诗里说得很明白,之所以要歌颂太宗,其实是为了提醒现任的皇帝,大好江山得来不易,后代理应珍惜。

能打仗会写诗的皇帝

“打天下”和“坐天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千差万别。历代开国皇帝,大多是通过武力征服全国,但治理天下显然不能再倚仗武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秦始皇,自以为强大无比,可以世代称帝,没想到只延续了两代。汉高祖刘邦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所以汉代没有成为另一个短命的朝代。

汉代开国之初,大臣陆贾经常在汉高祖刘邦面前念叨《诗经》《尚书》一类的书。刘邦是小混混出身,向来看不起儒士和儒家经典,就跟陆贾瞪眼说:“我在马上得到天下,和《诗》《书》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陆贾毫不示弱,回了刘邦一句:“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意思是“靠武力得到天下,难道也可以用武力治理天下吗?”刘邦最终还是听从了陆贾的建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刘家的统治得以延续下去。

几百年后,同样的难题又摆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面前。面对隋末大乱局留下的烂摊子,李世民唯才是举,纳谏如流,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完善科举等政策,使国力得以恢复。

李世民本人,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武的一方面,他参加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也许有人会说,指挥战争和亲自冲锋陷阵并不是一回事,李世民是打了不少仗,但不足以证明他本人的战斗力也很强。

据史书记载,不光李世民本人,他一家子都是善骑射的勇将。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一位神射手。想当年,李渊之所以能娶到名门闺秀窦氏夫人,就是因为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术,两箭射中了窦家大门上画着的孔雀的眼睛,顺利通过了比武招亲。有个成语“雀屏中选”,说的就是李渊射孔雀这件事。

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吉,是一位使槊(shuò)的好手,甚至敢于向赫赫有名的猛将尉迟敬德挑战。虽然事实证明,李元吉和尉迟敬德相比确实有差距,但从这件事至少可以看出,李元吉对自己的实力还是相当自信的。

李世民本人呢,从十六岁开始就四处征战,尤其喜欢身先士卒,率领精兵冲击对方的战阵。可想而知,他的战斗力和判断力都相当出众。

文的一方面,身为“官二代”的李世民接受过良好教育,他的书法很好,也会写诗。清代编的《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九十八首诗。

此外,李世民的围棋水平应该也不太差,他曾写过两首《五言咏棋》。

五言咏棋·其一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围棋被称为“手谈”“坐隐”,历代曾经出现过很多杰出的人才。棋盘上错落有致,黑白两色棋子各自占据地势。“舍生”并不是真的送命,“死子”也不是真的伤害。这才知道当年遇仙的人,为什么(因为观棋)完全忘记了时间。

围棋,相传始创于尧舜时代,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是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一项重要的娱乐和社交活动。李世民在这方面显然也不甘落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李世民这两首写围棋的诗,并没有收录在《全唐诗》里。说怪也不怪,因为这两首诗在中国早已失传,之所以能重见天日,是因为在日本的典籍中保存了下来,清朝时又传回中国。

唐朝时中日两国交流频繁,晚唐时的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整理抄录了一本诗词集,名为《翰林学士集》,本意可能是作为借鉴,以便日本君臣游宴时参考模仿。

《翰林学士集》一共收录了六十一首唐诗,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其中的八首咏棋诗,是唐太宗和许敬宗等大臣以围棋为题唱和的作品。这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围棋在当时是上层社会重要的娱乐和社交活动;第二,在唐初的上层社会聚会中,写诗已是一项很流行的内容,显然这也是唐诗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语小故事

房谋杜断

《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计谋,以佐佑帝。”唐太宗李世民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房玄龄善于提出意见和解决方法,但却不能作决定,而杜如晦恰恰善于决断,二人搭档非常和谐。这个成语形容他们各有专长,各有特色。

一起来背诗

五言咏棋·其二

李世民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赠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萧瑀是隋朝将领,归顺李世民后被封为宋国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