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月下独酌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月既不解饮[2],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3],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4],相期邈云汉[5]

【题解】

原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宋本《李太白集》题下原注:“长安。”第三首有“三月咸阳时,千花昼如锦”句,所以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春李白供奉翰林离朝前夕所作,抒发了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寂寞孤独之情。

【评析】

李白爱酒,爱得特别。李白爱月,也爱得特别。大概是酒的催化,使这位酒仙诗情喷薄;或许是月的神秘,诱这位诗仙奇思迸发。月下独酌,举杯浇愁愁更愁,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要它“月徘徊”、“影零乱”、“同交欢”,并发誓“永结无情游”,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孙洙评曰:“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卷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使我们的诗人“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从而具有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孤独感,成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注释】

[1]三人:指自己与影、月。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李白意本此。《南史•沈庆之传》:“我每游履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李白语本此。

[2]不解:不懂,不会。

[3]将:和,共。

[4]无情:忘情。无情游:指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

[5]相期:相约。邈(miǎo):遥远。云汉:天河,此指天上仙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