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渭川田家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1],穷巷牛羊归[2]。野老念牧童[3],倚杖候荆扉[4]。雉雊麦苗秀[5],蚕眠桑叶稀[6]。田夫荷锄至[7],相见语依依[8]。即此羡闲逸[9],怅然吟《式微》[10]

【题解】

渭川,即渭河,黄河主要支流之一。诗写初夏黄昏农家景色和闲逸情趣,表现了诗人意欲归隐的思想。有人认为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三载(744)间,时王维在终南山麓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评析】

这首诗前八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适温馨的农家晚归图。在这幅生意盎然的画面上,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落日洒金,牛羊归村,雉鸣蚕眠,麦秀桑稀。更有田家情深的动人场面:野老倚杖门外,等候牧童归来,有的是慈爱和企盼;田夫荷锄相遇,边走边谈不休,有的是亲切和惬意。即目所见,信手写来,不事雕绘,清新自然。此情此景,遂使诗人浮想联翩,他可能想到尔虞我诈的龌龊官场,于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喟叹。前八句是宾,末二句才是主,宾为主设,情因景生,宾详主略,引人深思。高步瀛评此诗曰:“天趣自然,踵武靖节(陶渊明)。”(《唐宋诗举要》卷一)陶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王则曰:田家乐兮胡不归?面对渭川田家迷人的晚归图,王肯定和陶一样,油然产生了“误落尘网中”、“守拙归田园”(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的想法。

【注释】

[1]斜阳:一作“斜光”。墟落:村落。

[2]穷巷:深僻小巷。牛羊归:《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3]念:挂念。

[4]候:等候。荆扉:柴门。

[5]雉雊(ɡòu):野鸡鸣叫。麦苗秀:小麦吐花,俗称“秀穗”。语本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雉021-1而朝

雊。”

[6]蚕眠:蚕老作茧。

[7]荷锄:扛着锄头。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三:“带月荷锄归。”至:一作“立”。

[8]语依依:亲切絮语,不忍离去。

[9]即此:指上面见到的情景。羡:羡慕。闲逸:闲适安逸。

[10]怅然:惆怅失意貌。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发语词,无实义。微:通“昧”,指黄昏。意为日暮黄昏,为什么还不归来?此指自己向往归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