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岑参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岑参

岑参(715—770,或谓717生),排行二十七。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其家三世为相,但自伯父岑羲伏诛后,家道衰落。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任掌书记。十三载,又在封常清幕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迁支度副使。西北多年的军旅生活,是岑参一生中最富传奇色彩的重要时期,他的边塞名篇多作于此时。安史乱后,参始东归。至德二载(757),为杜甫等举荐,授右补阙。乾元二年(759),出为虢州长史。大历二年(767),赴嘉州刺史任,故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卒于成都旅舍。岑参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因其“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卷三),深有生活体验,所以他的边塞诗雄奇瑰丽,风格奇峭,读来令人慷慨感奋。殷璠评其诗曰:“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云:“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今存诗约四百首,有《岑嘉州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