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1]。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2]。古戍苍苍烽火寒[3],大荒阴沉飞雪白[4]。先拂商弦后角羽[5],四郊秋叶惊摵摵[6]。董夫子[7],通神明[8],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9]。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10]。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珠部落家乡远[11],逻娑沙尘哀怨生[12]。幽音变调忽飘洒[13],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14],野鹿呦呦走堂下[15]。长安城连东掖垣[16],凤凰池对青琐门[17]。高才脱略名与利[18],日夕望君抱琴至[19]

【题解】

诗题异文颇多,《全唐诗》作《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并注云:“一本题作《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或作《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是。《胡笳弄》,为乐府琴曲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胡笳十八拍》引唐刘商《胡笳曲序》云:“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胡虏犯中原,为胡人所掠,入番为王后,王甚重之。武帝(曹操)与邕有旧,敕大将军赎以归汉。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董生、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琴师。房给事,即房琯。据朱长文《琴史》载:“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貌古心远,意闲体和,抚弦韵声,可以感鬼神矣。天宝中,给事中房琯,好古君子也,庭兰闻义而来,不远千里。”遂为房琯门客。房琯官给事中在天宝五载(746),诗当此时作。

【评析】

此诗也是李颀咏乐诗名作。全诗分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首先交代《胡笳弄》的来由,并以想象中蔡文姬演奏胡笳声的艺术效果,先声夺人,吸引读者。从“先拂商弦后角羽”到“野鹿呦呦走堂下”为第二段,是全诗的主体部分,着力表现董大演奏《胡笳弄》的高超技艺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但作者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胡笳弄》的丰富音乐内涵。这里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有历史事件的粗笔扫描,有个人情感的幽微抒发,纵横飘逸,酣畅淋漓,变幻莫测,浑然一体,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撼人心。作者将无形的琴声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超人的艺术才能。最后四句为第三段,照应题中“兼寄语房给事”,绾合董大与房琯,琴师遇知音,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深思。

【注释】

[1]蔡女:即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传说她没入匈奴时,曾作《胡笳十八拍》。后人亦有认为伪托的。一拍为一乐章,在歌词为一段落。

[2]归客:曹操派使者至匈奴将蔡文姬赎回,故曰“归客”。

[3]古戍:古时边防哨所。寒:荒寒。

[4]大荒:边远荒凉之地。阴沉:一作“沉沉”。

[5]拂:轻轻拨动。商、角、羽:古称宫、商、角、徵、羽为五音,琴有七弦,与其相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引《三礼图》云:“琴第一弦为宫,次弦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徵,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6]摵(shè)摵:象声词,落叶声。

[7]夫子:对男子的尊称。

[8]通神明:谓技艺高超,能感召鬼神精灵。

[9]迟、速、往、旋:皆就弹奏指法而言。更:更换。

[10]嘶酸:鸣声凄惨。雏雁:幼雁。蔡文姬在匈奴十二年,生有二子,二句即写母子离别时的惨景。《胡笳十八拍》与蔡文姬作的《悲愤诗》中,都有关于文姬与胡儿生离死别的动人描写。

[11]乌珠部落:指匈奴。汉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号宁胡阏氏,生一子。乌珠,即乌珠留若鞮单于,为呼韩邪单于颛渠阏氏次子。乌珠:一作“乌孙”,为汉时西域国名。汉武帝时遣江都王刘建女细君,远嫁乌孙王昆莫为右夫人,细君悲愁,自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此以王昭君、刘细君比蔡文姬。

[12]逻娑:亦作逻逤、逻些,唐时吐蕃都城,即今西藏拉萨市。唐太宗时,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特为筑城以居。此以文成公主比文姬。

[13]幽音:幽咽深沉之音。变调:变换乐调。飘洒:如风飘雨洒。

[14]迸泉:喷泉。飒飒:泉水声,亦形容风声、雨声。木末:树梢。

[15]呦(yōu)呦:鹿鸣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古琴曲五曲有《鹿鸣》。

[16]掖垣:本谓宫殿围墙,唐门下省因在大明宫宣政殿东,故称东省,亦称东掖垣。房琯官给事中,属门下者,故云。

[17]凤凰池:亦称凤池,指中书省。唐中书省在大明宫宣政殿西,亦称西省、西掖垣。又唐制,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多以凤凰池指宰相,此暗喻房琯可能入相。青琐门:指宫门。

[18]高才:誉房琯。脱略:不受拘束。

[19]君:指董大。此句写房琯好贤纳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