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1]。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2]。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3],长飙风中自来往[4]。枯桑老柏寒飕飗[5],九雏鸣凤乱啾啾[6]。龙吟虎啸一时发[7],万籁百泉相与秋[8]。忽然更作《渔阳掺》[9],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10]。岁夜高堂列明烛[11],美酒一杯声一曲。

【题解】

此诗作年莫考。安万善,凉州胡人。觱(bì)篥(lì),簧管古乐器,亦作筚篥,又名悲篥、笳管。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云:“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可见是截竹为管,插芦为首吹奏之,又似芦管。

【评析】

以上三诗都是李颀描写音乐的名篇,各具特色。这首诗专写觱篥,重在赏音,“世人解听不解赏”为全诗关键。安万善是凉州胡人,作者是他乡游子,时当除夕团圆之夜,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那“长飙风中”独往独来的游子,那啾啾待哺的雏凤,那《渔阳掺》的悲壮,那忽见春临大地的欣喜……安万善觱篥声中奏出的游子思乡曲,恐怕只有作者能够深切地领悟感受到。为了渲染这种孤寂伤感的思乡之情,作者在用韵上也颇费苦心。全诗十八句,就换了七个韵,而且平仄相间,仄声韵又上、去、入错落相间,以入声韵起,以入声韵结,极尽抑扬顿挫之妙。

【注释】

[1]龟(qiū)兹(cí):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2]凉州胡人:指安万善。凉州:在今甘肃武威一带。

[3]解:知道。赏:听其音而知其曲,深有领悟,所谓赏音。

[4]飙(biāo):暴风。

[5]飕(sōu)飗(liú):风声。

[6]“九雏”句:化用汉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诗意。啾啾:象声词,此指凤鸣声。

[7]一时:同时。

[8]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9]《渔阳掺(càn)》:鼓曲名,亦作《渔阳掺挝》、《渔阳参挝》,参挝是击鼓的方法。《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扬袍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注引《典略》曰:“鼓声甚悲,音节殊妙,坐客莫不慷慨。”

[10]《杨柳》:指乐府《折杨柳》曲。上林:秦汉宫苑名,此泛指宫苑。南朝陈王瑳《折杨柳》云:“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

[11]岁夜:除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