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1],轮台城北旄头落[2]。羽书昨夜过渠黎[3],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4],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5],平明吹笛大军行[6]。四边伐鼓雪海涌[7],三军大呼阴山动[8]。虏塞兵气连云屯[9],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10],沙口石冻马蹄脱[11]。亚相勤王甘苦辛[12],誓将报主静边尘[13]。古来青史谁不见[14],今见功名胜古人。

【题解】

此诗与上首为同时所作。轮台在北庭之西,常为大将旌节所驻之地。

【评析】

这首送征祝捷诗,先以边境告警,引出大军出征,再由战场的危苦和严寒,归结到对平叛将士不辞苦辛、忠勇报国精神的赞扬。而“上将拥旄西出征”四句,写唐军出征时的雄壮声威,可谓气壮山河、惊心动魄。全诗除最后四句为一韵外,余皆句句用韵,且二句一换韵,韵密调促,一气呵成,极具气势,与紧张激烈的战争气氛和谐一致。

【注释】

[1]角:亦称画角,军中报时乐器。

[2]旄头:即昴宿,二十八宿之一,主兵。《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张守节《正义》:“昴七星为髦头。……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髦头:即旄头。

[3]羽书:军用紧急文书。渠黎:即渠犁,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轮台东南。

[4]戍楼:边塞上用以守望的哨楼。

[5]上将:指封常清。拥旄:即持节。唐代皇帝赐给节度使旄节,作为专制军事的凭证。

[6]平明:天刚亮。

[7]伐鼓:击鼓。

[8]阴山:此处当指天山。

[9]虏塞:敌军要塞。兵气:杀气。屯:聚集。连云屯:形容军队之多,杀气之盛。

[10]剑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内。《新唐书•回鹘传下》:“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流,经其(黠戛斯)国,合而北入于海。”而黠戛斯,“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正其地。云片:一作“雪片”。

[11]沙口:一作“河口”,当指剑河渡口。脱:打滑。

[12]亚相:秦、汉官制,以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副职,后因称御史大夫为亚相,此指封常清。勤王:忠勤王事。甘:心甘情愿。

[13]静边尘:指平息叛乱。

[14]青史:古以竹简记事,杀青简书写,故称史册为青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