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新媒体动画剧本创作要求

新媒体动画剧本创作 作者:束铭,顾亮亮 编


第二章 新媒体动画剧本创作要求

本章重点

● 本章主要介绍动画剧本写作的基本规范和创

作要求。

● 介绍新媒体动画剧本创作的步骤。

● 从事剧本创作、成为一名编剧的素养。

第一节 动画剧本的写作规范

剧本写些什么,是首先要明确的。剧本的内容和格式区别于一般文学样式,它不同于散文、小说、诗歌,有着自己的专门标准。无论哪种影视剧本,实拍片或动画片,都要以专业剧本的要求来编写,这是动画制作流程中,初始部分的重要环节。前期策划完成后,就要着手编写具体的故事内容了。

编剧在创作时需要考虑动画创作的方方面面,尽量将故事的情节表达清楚,正确传达故事的主题和风格。但是作为编剧,我们不能设计动画的拍摄,也不能限定人物的表演,剧本不能包办所有细节。怎么拍动画,是动画导演的任务。编剧的根本任务是将人物和情节分场景地进行叙述,说明故事发展的缘由和过程。

此外,文学剧本要区别分镜头剧本,分镜剧本是导演的工作,主要以拍摄中的视听语言为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摄影机机位,演员动作、走位、对白等。这是针对实际情况具体设计的。本教材所解释的“动画剧本”是指文学剧本,是编剧的工作,需要逐个镜头地用文字形式加以阐述(图2-1)。

图2-1 分镜绘制

一、剧本结构

1.镜头

动画剧本一般以镜头为单位,逐个镜头逐个镜头地依序描写,这样的形式有利于编剧把握故事节奏和剧情发展,也能够为分镜台本设计提供直观的参考,为导演的工作及其他动画制作人员提供依据。在剧本中,每个镜头应该尽量标注序号,便于查阅。

2.画面效果

动画的基本特征是运动的画面,一部完整的动画是由连续的画面构成的。动画编剧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整部动画片的画面风格应该有足够的想象和诠释。包括角色的造型、动作的特征、场景的色调,编剧在脑海中对抽象的画面进行构建,包括一些细节的刻画。剧本中传递的动画感,是贯穿制作流程始终的,这对后续的工作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3.景别

镜头是蒙太奇的基本单位,景别是镜头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动画作为一种影视试听艺术,主要表现为画面的节奏感和镜头组接方式的统一,在剧本中交代景别的运用,能够更细致地展现故事发展,凸显镜头所需表达的重点情节(图2-2、图2-3)。

图2-2 全景(上)、特写(下)

图2-3 近景(左)、中景(中)、远景(右)

4.摄像机运动

摄像机运动是蒙太奇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推、拉、摇、移,还有跟、升、降、俯、仰、空、切、反打、变焦拍摄、主观拍摄等多种技巧。动画中的机位是假定的,常见的手绘及二维动画都是在平面空间模拟需要的镜头,而三维动画中的摄像机,可以根据需要做出位移变化进行模拟拍摄。无论哪种动画形式,摄像机运动都显得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动画编剧在构想故事的同时,对摄像机的机位和运动构建雏形,由导演将其具体化,再由后期剪辑师进行排列制作。

5.角色的言行

角色表演是情节发展的动力,情节发展也影响到角色言行。编剧要对剧中人物性格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合理地描绘出人物的外貌、行为模式,揣摩合适不同角色的对白。在剧本中,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要详尽具体地加以刻画,甚至是习惯性的小动作和口头禅等细节。好的动画编剧能够戏剧性地进行研究和表达,使动画角色活灵活现。

二、剧本写作格式

剧本是逐个镜头的描写,包含时间、场景、天气、人物、对白。一般的格式是这样设置的:

第一行:场号,概括介绍这场戏的时间和空间(日景、夜景);时空的类别(内景、外景)。

第二行:人物的基本状态和动作,如果有对白,在人物后加上冒号和双引号。

我们以《千与千寻》的剧本为例,看看剧本的标准格式。

①飞驰的汽车(日/内)

车上是千寻一家三口,小千斜躺在后座上,手里拿着同学送的一束花,里面

插着卡片:保重,后会有期。

爸爸在开车,一边说:“千寻,千寻,就要到了。”

妈妈:“果然是乡下地方,看来买东西都要到邻村才行。”

爸爸:“住下来就习惯了。看那儿便是小学了,你的新学校啊。”

妈妈:“很漂亮的学校呢!”

千寻透过车窗望了一下,吐舌头做鬼脸,然后重新躺下说:“还是以前的学校

比较好。”

“啊,妈妈。花快要枯萎了。”千寻着急地把花拿给妈妈看。

妈妈:“都怪你一直握得太紧,回家后加点水便没有问题了。”

“第一次收到花,竟然是离别的花,太伤感了。”说着,千寻的眼泪禁不住

流下来。

妈妈:“你生日时,不是收过玫瑰花吗?”

“那是一朵花,不是一束花呀。”

卡片落下来,妈妈拾起来递给千寻:“卡片掉了。”接着说:“开窗吧,提提精神,今天会很忙。”

窗户打开。窗外,一辆辆汽车、电线杆、树木一跃而过。

②岔路口的大树下(日/外)

汽车开到柏油路与乡镇土路的交界处,停住。

爸爸:“咦,好像走错路了,奇怪。”

妈妈:“不是那边吗?看!”

顺眼望去,浓密的树林远处,是一片房子。

妈妈:“角落里的蓝房子。”

爸爸:“是它了,多走了一个路口。”

爸爸:“沿着这条路走,也该能到吧。”

妈妈:“不要!你就是常常这样迷路的。”

爸爸:“走走看吧。”

千寻一直盯着路边一些小房子似的东西,忍不住问:“那些像房子的是什么?”

妈妈:“是石祠,是神明的家。”

汽车顺着乡间小路向前开去。

③路上(日/内)

汽车里,千寻:“爸爸,没问题吧?”

爸爸:“包在我身上。”

妈妈:“千寻,坐好。”

汽车在路上飞快地奔驰,不停颠簸。

妈妈:“你开车小心啊。”

突然,出现一个隧道。

“隧道?”爸爸惊呼,紧急刹车。

④城门下(日/外)

爸爸下车。

妈妈:“这建筑物像是什么?”

爸爸:“像是城门。”

妈妈:“老公,我们回去吧。”

千寻放下花,下车。

妈妈:“真没办法。”

爸爸摸着墙:“原来是用灰泥造的,相当新的建筑物呢。”

千寻发现树叶在被吸进隧道:“风被吸进去了。”

妈妈也过来,问:“怎么样?”

爸爸:“我们走走看吧,可以通往那边。”

千寻:“我不要在这里,爸爸回去吧。”一边拉爸爸回去。

爸爸:“千寻真胆小,去看一看吧。”

妈妈:“搬家公司的货车已经到了。”

爸爸:“已经交了钥匙给他们,自然会全部弄妥的。”

妈妈:“话虽如此。”

千寻:“不行,我不要去。回去吧,爸爸。”跑回车边

爸爸:“过来吧,没事的。”

千寻:“我不去!”千寻看看旁边的石人,十分害怕。

妈妈:“你回车里边等我们吧。”

爸妈向城门洞里走去。

“妈妈!”千寻急得跺脚,“等我!”千寻也跑了进去。

三、剧本案例分析

1.传统简化剧本的写作范例

《鹿铃》剧本节选(图2-4)

药农家外景

小鹿正躺在草堆上,后腿帮着布条,小姑娘提篮回家。

小鹿看见小姑娘,连忙把头转过去。

图2-4 《鹿铃》图选

小姑娘用嫩叶喂小鹿,小鹿躲开。

小姑娘走近小鹿,再把嫩叶送到小鹿嘴边。

小鹿又转向另一边,根本不看小姑娘。

爷爷正笑呵呵地看着小鹿,一面在整理草药。

小鹿独自躺着。

小鹿想妈妈(画面右上角叠小鹿和妈妈相依的场景,妈妈舔小鹿)。

忽然传来一阵铃声,小鹿惊奇地抬起头。

小姑娘从花丛中钻出来。

小鹿看着她。

小姑娘掏出铃,摇动逗引小鹿,摇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

小姑娘慢慢地蹲在小鹿面前,一面摇铃……

小鹿好奇地看着,不再躲避。

小姑娘又拿出竹笼逗小鹿。

竹笼摇动。

小鹿对竹笼发生兴趣,用头顶竹笼。

小姑娘放下竹笼,又拿起嫩叶喂给小鹿吃。

小鹿用鼻子嗅了嗅,伸出舌头舔了下嘴唇。

小姑娘给小鹿吃嫩叶。

小姑娘跑到地上与小鹿玩,亲昵地将双手举起,拥抱小鹿。

小姑娘试探地抚摸小鹿,小鹿顺从地让她抚摸。

小姑娘高兴地扑过去。小鹿一惊向后退缩,它稍一定心,就主动向小姑娘靠

过去,小姑娘高兴地抱住小鹿。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友谊开始建立了。

该剧本是我国著名动画作品《鹿铃》剧本中的一场,每一句话是一个镜头,简单明了地交代了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完整而细腻地刻画了小姑娘给受伤的小鹿喂食,逗她玩耍的情景,双方慢慢接近,建立了友谊。该段情节以动作为主,没有对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的互动,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受伤的小鹿没法说话,小姑娘一步步靠近小鹿,试着给她关心和爱护,小鹿也慢慢卸下了防备,靠近了小姑娘。

2.学生剧本分析

动画短片《天衣有缝法网不漏》(学生作业:曾继珊、张怡凡)

镜头1:镜头由一个大的广告牌转到大街上,女主(侧面走)路过一家店。

镜头2:女主看到橱窗里的衣服,就趴在玻璃窗上看那件衣服。

镜头3:女主两眼冒红心,盯着连衣裙开始幻想自己穿的样子。

镜头4:幻想结束,女主走进店里。

镜头5:女主看着店里一排一排的衣服,流口水。

镜头6:营业员走了过来,女主指着那件连衣裙想要试穿。

镜头7:营业员摇摇头,指着墙上的牌子。

镜头8:“本店服饰全部均码,禁止试穿。”

镜头9:女主有点失望,拿着衣服在身上比画。觉得还行。

镜头10:女主问营业员衣服多少钱,营业员指牌子。“¥3000”

镜头11:POS1:女主表情变错愕!翻白眼,“啊!”(旁边打字:贵!)

POS2:女主表情变成担忧羞涩状、“买不买?”

镜头12:女主点点头表情变坚定。“买!”镜头慢慢变黑屏。

镜头13:淡入,女主穿着新买的连衣裙照镜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