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

欧阳修诗词 作者:刘扬忠 注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

西湖春色归(2),春水绿于染(3)

群芳烂不收(4),东风落如糁(5)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6)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7)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8),惟有东风旧相识。

【注释】

(1)西湖:指许州(今河南许昌)西湖。谢法曹:指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圣、景祐年间以诗知名,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 (2)归:回去,指春光将逝。 (3)绿于染:比染过的绿丝绸还绿。 (4)烂不收:指落花委地,到处飘散,难于收拾。 (5)落如糁(sǎn):碎米粒,引申指散粒状的东西,这里形容飘落的花瓣。以上四句写想象中的许州西湖暮春景色。 (6)参军:指谢伯初。春思乱如云:春天思绪缭乱,如同天空的云彩动荡不定。按,谢伯初曾先寄给欧阳修一首诗,其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如乱云”之句,这里便是针对谢伯初的这两句诗而发。 (7)天涯万里人:作者自指。因被贬在边远之地的夷陵,故如此自称。 (8)殊:不同,引申为“陌生”的意思。这句连同下句的意思是,夷陵的景色对我很陌生,只有春风依然和过去一样。

【评析】

这首古风也写于景祐四年(1037)春天。前一年十月,作者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对保守派的斗争,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降职为峡州夷陵令。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这首诗作答。此诗着重表现朋友间的思念之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受贬谪、览物伤春的苦闷心情。诗的前半部分写想象中的许州西湖春景和谢伯初游湖的心情,实际上是含蓄地表达对友人寄诗安慰自己的这番情意的感激。后半部分通过对夷陵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写自己的苦闷。全篇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从写想象中的西湖春景自然过渡到写眼前的夷陵春景,可谓步步生春,不但情景历历如画,而且都与友人和自己的心境浑然一体。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悠远,音节铿锵流利,情韵绵长,风格接近李白而稍逊其豪迈,是欧阳修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他在《六一诗话》中特意提到这首诗,并说明诗中有些抒情句子的来头道:“余谪夷陵时,景山方为许州法曹,以长韵见寄,颇多佳句。有云:‘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余答云:‘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盖景山诗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如乱云’之句,故余以此戏之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