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溪夜泊(1)

欧阳修诗词 作者:刘扬忠 注


黄溪夜泊(1)

楚人自古登临恨(2),暂到愁肠已九回(3)

万树苍烟三峡暗(4),满川明月一猿哀(5)

非乡况复经残岁(6),慰客偏宜把酒杯(7)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8)

【注释】

(1)黄溪: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内的一条溪水,具体地点已无考。 (2)“楚人”句:夷陵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楚人宋玉作《九辩》,中有“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等登临抒恨的句子,故云。 (3)愁肠九回:形容忧伤至极。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回,同“迴”,迴转之义。 (4)三峡: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此句应是暗用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意。 (5)一猿哀:用巴东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见《水经注·江水》)语意。 (6)残岁:残年,指一年将终。 (7)客:诗人自指。偏宜:最宜,最适合。 (8)“行见”二句:大意是若不是被贬谪,就不能见到此地的好风景;所以不妨借江山之助,多作几首诗。行,且。吟咏,指作诗。

【评析】

这首诗作于欧阳修谪居夷陵期间。作者在此地创作颇丰,除了一些友朋赠答的名篇如《戏答元珍》《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等之外,还写了一组歌咏夷陵风物和自己谪宦心情的《夷陵九咏》。本篇就是其中为人传诵的一首。它描画了峡川月夜的凄清景色以及作者在特定时空环境中复杂的心理感受。其中,“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一联无论从意境之苍凉、色调之凄清、景物组合之巧妙还是从对仗之工、声律之美来看,都臻于上乘,是足为三峡风光生色的写景名句。然而作者此时此地写景是为了抒发感情,诗的前三联,都是为了宣泄自己谪宦之哀情的,所以写得凄怆悲凉,愁肠九回。结尾一联却奋力从悲哀之中解脱出来,达于通脱乐观的思想境界,显示了直面人生挫折的豁达气度。清人陆次云认为,这首诗的此种写法是“以见江山为慰,迁谪人善自遣心之法”(《宋诗善鸣集》评语卷上)。这种通过自我解嘲表现放达精神的写法,与唐人元稹贬谪越州时所作《以州宅夸乐天》中的“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颇相类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