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辑 一路走,一路拾

愿意在春天里虚度光阴 作者:包利民 著


第1辑 一路走,一路拾

那些路过生命的美好,绵绵密密地补缀着我们心上的缺失,从而让我们在温暖中走向丰盈。长路漫漫,步履匆匆,那些爱如游走的风景,总是在我们的回望里生动。

蚂蚁在大地上书写感动

许多年以后,蚂蚁依然可以随处可见。它们弱小的生命延续着古老的生活,风行雨走,飞霜飘雪,却抹不去它们的痕迹。

我曾观察一只觅食的蚂蚁,它兴冲冲地叼着一个饭粒急急地走着。它弯弯曲曲地走过一条复杂的路线,向着一个方向。我给它设置各种障碍,它都能找到出路。我用草棍将它口中的饭粒拨下来,它竟是毫不回顾,掉头而去。隔了好一会儿,它才又跑回来,重新叼起饭粒继续赶路。儿时淘气,便用草棍将它的身躯尾部斩去。蚂蚁终于不动了,僵然卧在那里,似乎生机全无。

忽然,蚂蚁的前半截身躯又动了,挣扎了几下,它又开始向前爬,嘴里仍叼着那饭粒!我吃惊地看着它,跟在它后面,看它能爬出多远。它转来转去地爬到十米外的墙角处,虽然艰难,饭粒几次脱落,它都没有弃,最后,在一个蚁穴前停下来,饭粒滚落在一旁,它也终于奄奄一息。过了一会儿,从洞口里爬出一群蚂蚁,将饭粒和那半只蚂蚁都拖回了洞穴里。

我的心充满了悔意,我知道那只断蚁活不长了,我亲手扼杀了一个辛勤为家的小生灵!从那以后,我开始敬重每一个为了家庭而奔波的人,不论他的工作有多平凡!

更做过一件荒唐的事。和一群小伙伴挖蚁洞,其中曲折无比,极为幽深,而且里面还有许多大大的类似屋室类的房间,通道四通八达。挖开了好大一片,最后,发现了主巢,里面堆积着密密麻麻的蚁卵。在中间,找到了蚁后,它比蚂蚁要大许多,有小手指粗,微黄。未及有所动作,忽许多蚂蚁从四处爬来,它们抬起蚁后仓皇而走。更多的蚂蚁,则衔着蚁卵紧随其后。

并未追杀,隔日再去看,那个蚁穴已经废弃,空无一物。

听人说过,蚂蚁是很神奇的一种生物。它们独自的时候,弱小,似乎只是出于本能地活动。而当它们聚成一大群时,便会爆发出令人震惊的智慧。不仅有明确的分工,更能在面对困难时各司其职想出应对办法。这不全是因为它们的团结,它们能互相交流,似乎是它们把每一个的微小智慧联合在了一起。

遇见过一次蚂蚁攻击一条虫子。

那是一条极为巨大的青虫,也是很凶悍,刚刚从一只鸡的飞扑下逃脱,却不想落入蚁阵的包围中。蚂蚁的攻击很有组织性,有十几只强壮的,死死咬在虫子身上,任其翻滚也不松口。其余有的在一旁不停地爬动,随着虫子的去向而聚集,有的则不停地咬在虫子身上。渐渐地,虫子的行动越来越迟缓,它的身上,已布满了一层的蚂蚁。此时,几乎所有蚂蚁都贴靠在虫子身上,极为缓慢地拖着虫子移动。

到了洞口,却出现了问题。洞口过于狭小,虫子的身躯无法通过。此时,虫子身上的蚂蚁纷纷爬下来,于是洞口开始不停地有蚁出入。过了一小会儿,有些蚂蚁重又爬到虫子的身上,不停地噬咬。我不知道它们要做什么,猜想可能是想把虫子就地吃掉。

下午的时候再去蚁穴洞口看,虫子已经被肢解得差不多了,蚂蚁们三三两两地拖着一小块儿,不停地往洞里运送。看着这些小小的蚂蚁,忽然明白,强大的败于弱小的,往往都是被其蚕食,一点点地瓦解了战斗力。

后来,也曾为童年残害过蚂蚁而感到愧疚,那只被我弄断了身子的蚂蚁,许多年来一直挣扎在我的心里;被我毁去家园的那只蚁后和那群蚂蚁,常常在我的梦中凄惶奔走。可是,真正让我对这些蚂蚁肃然起敬的,却是另一件事。

我相信,很多人没有见过许多蚂蚁在一起时的另一种形态。

那一年秋天,江里涨大水,冲毁了一段堤坝。我站在水边向那无边的辽远水面望去,蓦然,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便闯进了我的眼睛。似乎有皮球那么大,正从远处漂过来。会是什么?我仔细地看着,也没有看清楚,而且,离得越近,那团东西反而越小。等得到了岸边,已不足拳头大小。

我怔怔地站在那里,竟是看出了满眼的泪,任凉凉的风吹拂着我的感动。那是一团蚂蚁。我可以想象,当大水袭来时,蚂蚁们便聚成一团,以此来抵抗大水的冲击。它们漂浮在水面上,外层的蚂蚁每一刻都有被冲落的。我看着脚下的那一小团,它们已经散开,静静地伏在地上晾着身上的水。最里面中间的这些,几乎全是幼蚁!

在这些蚂蚁面前,我感动,甚至震动。我想到了那些为我们付出一生心血的亲人,想到了人世间种种美好的情感。原来,无论是人还是蚂蚁,那种无私的爱都是相同的,而有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惭愧,在这些我们认为是卑微的生物面前。

这个时候,再想起童年往事,疼痛便会无边无际地涌来。

母爱是一根针

回想遥远的往事,努力想找出自己记忆中母亲最初的身影,她才发现,隔着那么多的岁月,母亲留给她的依然是在灯下飞针走线的情景。那时的母亲还很年轻,一针一线地给她缝制新鞋子、新衣服,还有上学的花书包。她常想起母亲的那双手,长年干农活,那手已经粗糙无比,结满了老茧。可就是这样一双手,捏起细小的针,做起活来那么灵巧。

十岁那年,她忽然就对针线活产生了兴趣,母亲做活的时候,她也会拿起一根针,穿上线,用一些小布头缝制一些小东西。起初的笨手笨脚,常常被针刺了手,钻心的痛。有时她也会看见母亲被针刺了手,可是母亲浑然不觉般,继续穿向下一个针脚。后来,她终于也能把一手针线活练得熟练无比,可母亲却不让她做活,似乎只要她练会了就可以了。

读初中后在镇里住校,每星期回到家,母亲都会拉过她,仔细地看。夜里的时候,她有时醒来,看见母亲仍在灯下,拿着她的衣裤什么的,小心地缝着那些针脚松动的地方。在灯光下,母亲是那么安静,眼中只有针线,只有女儿的衣服。那样的时刻,她用被子蒙住头,心里涌起巨大的感动与幸福。

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是高中的时候吧,她开始发现母亲的苍老。虽然做活时仍然熟练,可是纫针的时候却很困难了,把线穿进小小的针孔里,成了最费力的事。她常常帮母亲纫针,轻轻地把线头一捻,对准针孔,一下子就穿进去,很有母亲当年的风范,母亲看了就舒心地笑。那时的母亲做针线活儿时已经戴上了花镜,可是似乎家里的针线活越来越少。日子渐渐好起来,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有人再自己缝制衣服,都是买来的时新式样。母亲终于可以安闲了,她想。

可是,她每次回到家,母亲仍是习惯性地看她的衣裤,却发现再也没有可以下针的地方,脸上就有了一丝失落。那已是她读大学时了,记得有一年放假回家,她穿了一件带纽扣的衣服,母亲眼睛一亮。然后母亲开始翻找针线盒子,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搬到县城,可针线盒母亲一直都带着,虽然已经很少动用。找出了针线,她帮母亲纫上线,母亲拿过她脱下的衣服,把每个扣子又重钉了一遍。这时的母亲,脸上全是满足与微笑,不知是重操针线的幸福还是终于可以再为女儿做活儿的心愿,那是她多年不曾见到的神情,她的心里也是暖暖的感动。

大学毕业后,她去了更遥远的一个城市工作,离家千里。那是极北的一个城市,冬季漫长而寒冷,那年的秋天,她就收到了母亲寄来的包裹,那是一床厚厚的新棉被。她知道那是母亲怕她冷,特意为她做的。可是,还没等到冬天,母亲却走了。她回到家,再也看不到母亲,看不到母亲上下打量她的衣服的情景,想到曾经的许多许多,不禁悲从中来。母亲生病她是知道的,可是母亲却说小病没有事。她也没放在心上,正逢她刚工作的艰难时期,就没有回去看母亲。父亲告诉她,母亲在病中挣扎着给她缝棉被,眼睛几乎都看不见了,她很难想象,那样的母亲,是怎样艰难地一针一线地把对女儿的爱都绵绵地缝进被里。

回到工作的城市,她带回了母亲用了几十年的针线盒,那里面还存留着许多针和线,却再也没有一双手拿着它们灵巧地翻动。那个冬天无比地寒冷,一如她失去母亲的心境。母亲做的棉被,她一直不舍得盖。终于在最冷的日子,她盖上那床棉被,一种柔软的温暖将她紧紧围绕。就像以前,一想到家中的母亲,心里就会暖暖如春。忽然,她觉得腿上一阵钻心地刺痛,开灯,掀开被子细看细摸,终于拽出了一根细细的针。她知道,母亲的眼睛不好,做好了被子,却忘了一根针在里面。

这一下的刺痛,瞬间引发了所有的思念和悲痛,那个寒冷的夜里,她拥着被子坐在床上,任泪水奔流。是啊,母爱就像那枚小小的针,为儿女们缝制所有的美好与温暖,就算偶尔的刺痛,也是幸福的引线,是思念的开端。

藏在岁月里的流逝

腊月,大雪初停。我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奔跑,追逐,跌倒,欢笑,于是最深的冬天里,漾起一朵最欢快的浪花,从不会被寒冷所冻结。

当脸冻得通红,当手冻得通红,当头发上都被呼吸的热气凝了霜,我们才裹挟着一身寒气冲进家门。围着旺旺的火炉,好多双小手争抢着伸向炉盖的上方,去抓那份温暖。过了一会儿,我们都缓过来,开始说笑。忽然,看见表弟的裤子湿了一大块,问他怎么弄的,他说之前藏了一个雪球在裤兜里,想拿回来玩儿,进门就忘了,结果化了。

我们都大笑,说他傻。外面那么多雪,非要揣回来。他红着脸分辨,说外面虽然有雪,可屋里没有啊。我们依然笑,他眼睛滴溜地转着,忽然看到小表妹,立刻就想到了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她还把花揣回来过呢!”

小表妹不停地笑。那还是夏天的时候,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去野外疯玩,女孩子们采来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男孩子们则在草地上翻翻滚滚。小表妹最喜欢花儿,见到好看的,就想摘下一朵。到了冬天的时候,家里收拾孩子们夏天的衣服,在小表妹衣服的口袋里,翻出许多已经干枯得失去形状和颜色的花来。原来,她喜欢的,就摘一朵揣进口袋,回来就忘了。那件衣服她只穿了一次,也没洗,就放了起来,结果,那些花儿也被收藏了起来。

笑够了,小表妹对表弟说:“我的花儿干了,可还有啊,你的雪呢?化了就没了!”

当儿时的岁月倏忽间遥远,这个场景却总在某个时刻,穿透时光的河,在心底清晰地荡漾。在不断地告别、不断地失去之后,当空间离故土越来越远,当时间离最初的圣洁越来越远,当梦想离心中的感动越来越远,我总是在辗转失落中,想把一些情节抓住,紧紧地攥在手心里,或者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可是到得最后,才发现,许多的细节已被流年蒸发掉,许多的心情也已被光阴篡改。

再想起当年表弟裤兜里的雪,小表妹口袋里的花儿,便再也没有了笑的冲动。或许只会轻轻莞尔,却掩盖不住那份感慨。在表弟裤兜里那个雪球融化的短暂时间里,在小表妹口袋里那些花朵逐渐干瘪的季节变换里,那份流逝,短暂而又漫长。然后三十多年的烟尘漫漫,流逝就成了沧桑。雪融化成水,花干枯成灰,容易看到,而更多的变迁,却在岁月里隐藏得更深,很难发现。总是在结局到来的时候,才霍然而惊。

那么,我曾经小心翼翼留存的,充满希望收藏的,流逝之后,真的就枯萎得面目全非了吗?真的就化云化烟消散了吗?如果是,怎么我的心会有一种遥远的幸福?怎么我的心情会微微地荡漾?就像是看一本很喜欢的书,看过了,把书放进书柜,然后几经搬迁,那本书就丢了。可是,书丢了,书中的内容却不会消失得干干净净,总会有一个酷似的情节,刹那间点亮许多的细节。

那些收藏起来的,就算只剩下微尘,也会在回望的目光里,生长成无边无际的美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就像那个冬天,在炉畔,表弟说:“雪化成了水,可我知道它原来是一团雪。”

就像笑着的小表妹所说:“花干了,可我知道原来它们是花。当初我还让你们闻了,还有香味呢,有香味就是花,不管开着还是干了!”

那些信在记忆里潮起潮落

刚入大学时,入住的宿舍楼原是女寝,因女生公寓竣工,所以让给了男生。整理床铺时,在草垫下面发现了一个信封,当时没有细看,便放在枕下。待平静下来,躺在床上,想起,便拿出那个信封,里面有几张稿纸,信封上并无字迹。

发现是几封信在一起,便逐一看起。每封信都极短,且没有称呼和署名。第一封:“我想了好多天,我们还是分手吧!”第二封:“我犹豫了很久,我们分手好吗?”第三封:“总是想起以前在一起的日子,你说我们会分手吗?”第四封:“想从前的那些美好日子,真想和你走一辈子!”

没有第五封。我想,这些可能是那个女孩子打过的草稿,或者写好后又觉不妥,反复斗争,于是一改再改。无法想象最终成稿的信是什么内容,也无法想象这一对情侣最后的结局,可是于这短短信笺的字里行间,却能体会那种情思婉转的悄喜轻愁,如此,便已尽够美好。

听一个朋友讲过他的故事。高中时他就暗恋班上一个女生,那时忙于学习,加之性格内向,便一直不曾表白。而那个女生却正和他相反,机灵古怪,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这就更让他望而却步。

上大学后,他辗转打听到那女生的联系方式,鼓起勇气给她写了封信表白。在望穿秋水的盼望中,终于等到了回信,可是当他小心地剪开封口,里面却空空。他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或许她写好信粗心大意之下忘了装进信封里吧!于是他就又写了封信,可是回信依然是空信封,一想到女生稀奇古怪的行事,便也释然,或许这是她的一种考验。于是他就不停地写信过去,女生每信必复,后来,收到女生的信,他用手一捏,知道是空信封,便不再拆开。

终于有一天,女生没有回信。他等了半个月,又写了封信,依然没有回信。他不甘心,又写了好多封后,在收不到女生哪怕一个空信封后,便黯然放弃。女孩共寄给他十三个空信封,一个很不吉利的数字。多年以后,他毕业成家,听说那女生也已嫁人。有一次同学聚会中,他终于有机会问她当年的那些信,女生说:“我都写了回信给你,你看不到内容,是你没有用心去看!”

回去后,他翻箱倒柜找出那十三个信封,反复细看,终于,在第一个信封里面的一侧,写着一个“如”字,第二个信封里是一个“果”字。他颤抖着双手,一一拆开那些信封,最后,十三个字排在眼前:“如果你看到了这句话就来看我!”

大学时一个女同学,毕业时烧掉了一大箱的信件,只留下了一封。我们都猜想那封信是谁写给她的,是怎样的内容,问她,她也不说。许多年以后,在网上的同学录中,她将那封信拍成照片贴了出来,很工整稚嫩的字迹,像小学生的笔体,只有短短两句:“你在家时我唠叨着管你,你不在家时我又唠叨着想你!”

她在下面注明,信是她妈妈写的。她妈妈一个字也不认识,有一次看电视,听到了这两句话,便想写给女儿。她让儿子将这句话写在纸上,反复照着练了一个多月,写掉了无数个本子,才写给女儿。

依然大学时,一个女生,每周都能收到信,而且有时一收就是好几封。寄信的都是同一个地址,信封上的字迹全不相同。我们问她,她说是家里寄来的,是她的弟弟妹妹们写的。我们都想,她的弟弟妹妹一定很多,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信写来?这种情况几乎一直持续到毕业,而她也是每信必复。整个大学期间,她收信和写信的数量当可为全校之冠。

毕业后许多年,我有时还会想起那个女生,想起她的那些信,想起她的弟弟妹妹们。有一天夜里,正上网,忽然又想起此事,虽相隔那么多的岁月,她信封上的地址我依然记得。便突发奇想,在百度上输入了那个地址,搜索出来的结果让我震惊不已。

那个地址是她家乡城市的一个孤儿院,原来她的家就是孤儿院,而她的弟弟妹妹们,便是那里的许多孤儿!

我妈有病

她曾经很讨厌自己的母亲,上中学时,那些整天的唠唠叨叨就不用说了,让她很是不能忍受的是,母亲很固执,有时固执得让人很生气很不理解。

有一次,读高二时,她患偏头疼,去了好多大医院,都没有明显效果。母亲不知从谁那里听说偏方可治大病,便开始四处找偏方,经常弄回一些奇怪的东西让她吃下。这让她极为不满,可是不管怎么反抗,母亲都强逼着她吃,也不怕把她吃出什么毛病来。好在后来病愈,也不知是不是那些偏方的功效,反正母亲就认定了此理。有时她会嘟囔:“真是有病!”母亲耳朵好使,就勃然大怒:“你才有病!你不有病我能天天给你找偏方?”

更为离奇的是,有一次她的手机丢了,也没对母亲说。可是母亲还是知道了,劈头盖脸地训了她一通。可没过几天,母亲竟拿回来一个手机给她,她摆弄半天,问:“你在哪儿买的?”母亲很得意地说:“你管在哪儿买的?喜欢吗?”她很是无奈地说:“我敢喜欢吗?这手机里面还带着卡,还有别人的通话记录,我拿去使,还不被当成小偷抓起来啊!”母亲一听吓坏了:“我在市场上,有人拿着手机问我买不买,我瞅着不错,还便宜,就买了!”她一时无语,心里想着,母亲真是病得不轻啊!

反正类似的事有许多,不过有个共同点,就是母亲做的那些事都与她有关。她有时会觉得很奇怪,母亲平时也是挺精明的一个人,咋一到自己女儿身上,就糊涂得要命?特别是有一回,疑神疑鬼的母亲不知动了哪根神经,就认定她与一个男老师谈恋爱。为此,母亲居然还去学校偷偷观察,她得知后,和母亲狠狠吵了一架。并更为认定,母亲有病!

后来上了大学,终于脱离了有病的母亲,她有一种重获自由的快乐。可是母亲的电话总是不分时候地打过来,不是问这个就是问那个,烦得她不行。那时她刚刚失恋,母亲不知从她的哪句话里听出了口风,便刨根问底,把她气得挂断电话便关了机。一连十多天没开机,耳边重又清静。

正是冬天,有一天下午,天上飘着大雪。她正上课,偶然向走廊里望去,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像极了母亲。她忙出了教室,果然是母亲!母亲头发上和身上都湿湿的,显然进了楼都没有拍打掉身上的雪花。她还挺感动,母亲一定是担心她失恋后的状况,才坐了一夜的火车赶来学校。把母亲带到宿舍,给她换了衣服,才问她怎么跑来学校了?母亲的回答让她哭笑不得:“前些日子接到你用别人手机发的一个短信,你说钱和手机都丢了,让我给你汇钱。我开始琢磨着是骗人的,可总打你电话,竟真的打不通,觉得还是自己来一趟好!”她问:“你不会真的往短信里说的账号汇钱了吧?”母亲笑着说:“没有,我自己带来了,给你!”

看着母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她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回想以往的种种,看看今天的母亲,虽然还是觉得母亲有病,可是,怎么心里一点都不讨厌了,却反而觉得很幸福?

很久之后的一天,她走在街上,听到旁边一个女孩大声地打电话,其中有一句:“妈,你是不是有病啊?什么事都管!”那一瞬间,就想到了自己远方也同样有病的妈。忽然明白,天下的母亲都是有病的,对儿女的爱和担心,永远是母亲心头的病。

美好的蜕变

有时候,信心被打破,只是刹那间,或者只是一件事。他总是这样无奈地想,回头看着自己的骄傲越走越远。

1990年,他从乡下考进县一中,立时成了全镇的风光。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在农村的教育状况下,能考进城里的重点高中,只能说明那个学生有着远超常人的智力或者努力。他就是带着这样的光环,自信满满地在乡亲们钦羡的目光中,走向了城市的校园。

命运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入学便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他觉得答得很不错。在第二天宣读成绩的时候,他坐直了身体,等着激动的那一刻。可是,等来的却是猝不及防的打击。他的成绩,竟然是班级的下游!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在这所重点高中里,的确是汇集了全县各地的尖子,自己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当时他虽然很失落难受,却并没有认输,也许智力方面大家不相上下,那么,他还有着另一方面的倚仗,那就是努力。他的努力,也是常人难及的,否则,就不可能从那穷乡僻壤脱颖而出。

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期中考试。可是,在成绩公布后,他却颓然地发现,自己的努力似乎没有一点效果,他依然是班级的下游。一直以来,以为凭借智力和努力,他能在任何的学习环境中学得如鱼得水,可是,眼前的成绩却无情地粉碎了这一切。他依然没有完全绝望,直到期末考试,他才终于给自己下了定义,在这所校园里,自己就是属于最笨的那个阶层。寒假回到家,家人们,乡亲们,都很热切地问他学习的情况,他嘴里应付着,心里却烦闷得要命。

他依然每天在教室里学到很晚,并不是他不想放弃,只是他觉得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学习,都不知道做什么。而且让他难过的是,别的成绩差的同学,都是不怎么努力的,而他如此刻苦,怎么还是与他们为伍?看来,自己一向自负的智力,其实是靠不住的。

每天晚上九点钟,数学老师都会离开办公室,从他的教室经过,都会向屋里看一眼。一般这个时候,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们的目光会有刹那的相接,然后各无表情地转头。他数学学得最艰难,虽然下的苦功最多,却是各门课程里最差的。而且数学老师似乎很看不上他,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每次投射过来的目光都是冰冷的。有时候他会嘲笑自己,也许数学老师根本不认识自己,要想让他看不上自己也没有资格,他的眼中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

有一次,他偶然在宿舍里看到一本气功杂志,当时气功在社会上极为火热。杂志上有篇文章中说,练气功能最大地发掘人体潜力,并能改善大脑,极大地提升智力。仿佛黑暗中亮起了星光,他精神一振,把那篇文章反复看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豁然开朗。他跑到街上的书摊,买了一本盗版的气功书,便照着书上所写的,开始练起来。他也怕别人知道笑话,所以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盘坐在床上,像一个凝固的符号。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他并没有书上所描绘的那些应该出现的感觉,却反而因为睡眠不好而每日里精神不振,成绩更是大幅度下滑。他觉得自己的智力确实有问题,练气功都练不明白。

放弃了气功,他还是每天做着那些让他眼花缭乱的习题,每个夜里九点钟,也如常地接受一下数学老师冰冷目光的洗礼。他觉得自己正日复一日地走向一个深渊,而现在所做的只是努力向上爬,可爬的却没有滑落的快。那个下午,他去街上书摊闲逛,翻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杂志,忽然,有一篇关于濒死体验的文章让他眼睛一亮。文章中的观点,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被抢救过来后,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很奇妙的变化,甚至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无论从智力还是其他方面。他把这本杂志买回来,仔细研读,并做了笔记,觉得很有科学性,也很值得一试。他觉得,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根稻草了。

他终于决定试试。可是问题来了,用哪种方式呢?肯定不能用那些对身体造成创伤的,而且恢复快的,思来想去,他选择了上吊,只是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得在自己发生真正的危险之前,有人把他救下来!他一下子想到了数学老师,每天晚上九点钟准时走过教室窗前,而且会往里看一眼,便一阵兴奋,觉得所有问题都已迎刃而解。为了安全起见,他用了两周的时间来测定数学老师经过的时间,又仔细想好了自己上吊的时间,觉得二十秒内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一切就绪,他就要开始行动了。

那个晚上,他做题很心不在焉,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离开了教室,他的心便跳得越来越快。终于,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到走廊里看看,每个教室都熄了灯,他又蹑手蹑脚来到数学老师办公室门前,灯还亮着,听了听,老师还在。他放了心,回到教室,数着每一秒的时间。教室后面贴近屋顶,横穿着一根很粗的铁管道,他把口袋里藏着的一根绳子拿出来,看了看表,快到九点了。他激动起来,觉得改变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

刚把绳子的一端穿过管道,还没等系绳结,教室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他吓了一大跳,呆在了那里!数学老师叫他的名字,说:“来,帮老师一个忙!”直到老师又叫了他一声,他才恢复过来,走到老师跟前,老师拿着一个本子,上面有一道题。老师说:“这道题给出的解法,我觉得过于烦琐,你看看,用你们学生的思维方式,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法?”

他一时有些受宠若惊,强行平复了心跳,拿着那道题仔细看了几遍,想了又想,忽然灵光一闪,便和老师探讨起来,写出了一种既简便又容易理解的解法。老师乐得直拍大腿,一个劲儿说:“我怎么没想到呢?还是你脑袋好使!”他发现,老师的目光其实并不冰冷,而且流淌着温暖。老师又说:“我天天看你学到最晚,就觉得你肯定能做出这道题来!好了,老师走了,你也回宿舍休息吧!”

快出门的时候,老师忽然看到了教室后面垂着的那根绳子,便走过去拿下来:“我正好明天要去买些东西,可以用它把东西捆在自行车上,我拿去用了,你别对别人说!”说着对他眨了下眼,做了一个保密的神情。

从那以后,数学老师经常在快要走之前,来教室里和他一起探讨一些题的思路和解法,他渐渐地觉得,数学其实很有意思,很有魅力。便开了窍,学得有滋有味。而且,别的科目也受影响,都慢慢地找到了感觉。而且随着在课堂上他的活跃,他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起来。在又一次的期中考试中,他竟然一跃进入班级前十名。这个巨大的进步,让太多的人震惊。而在欣喜之余,他不禁感叹,文章中说得太对了,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果然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然而他忽然想到,那天晚上,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实施啊!

他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源于数学老师。也许老师并不知道他濒死体验的计划,却在向教室内一望的时候,看到他在挂绳子,以为他要自杀。于是,就有了那样的一个温暖情节。

多年以后,他依然会在心底感动着,生命的蜕变,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气功,什么濒死体验,有时候,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真诚的鼓励,就会催开生命中许多美好的花朵。

在手心里不如在心里

这两个人从小就是邻居,可以说是在一起长大的。林飞可是家里的宝贝,几代单传,这一根独苗全家呵护,不经风不着雨,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可杜壮就没这待遇了,虽然他也是单传的独苗,可是家里似乎不怎么把他当回事。那些嘘寒问暖千叮万嘱和他无缘,他都是自己打理着自己。

于是,这两个孩子虽然有着相同的生活,情形却是迥异。林飞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家里接送,杜壮从幼儿园起,就是自己来去,他哭闹过,可父母根本不理他。慢慢地,他也习惯了。有时看见林家的叔叔阿姨接送林飞,他从心里羡慕。林飞的衣服永远是干净整洁,长得也是白白胖胖,杜壮却整日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天天换也是如此,他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长得极壮实。他每天一写完作业就呼啸而出,找伙伴们疯玩儿去,可林飞写完作业还要弹琴练书法什么的,有时杜壮去找他一起玩儿,他也不敢出来。

高考时,林飞家里不放心他去远方上大学,便做主给他报了本市的一所高校。杜壮也不想离家太远,可是父母都告诉他,要志在千里,于是,他便考了南方的一所大学。至此,这两个孩子终于分开了,都有了各自的际遇,也偶尔会从彼此的家里知道一些对方的消息。

杜壮在遥远的南方,如鱼得水,从小养成的洒脱性格使他很快摆脱了乡愁的羁绊,投入到另一种陌生而火热的生活中。当别的同学还在黯然神伤想家的时候,他却已经结识了好几个和他相同的朋友。当别的同学还在为洗衣服等事发愁时,他却暗自发笑,这些生活上的事,他十多年前就已经轻车熟路了。他有时会想到家乡的林飞,他也一定和那些同学一样,事事发愁吧?忽然觉得,在他身边,有着太多像林飞那样的人了。

其实,林飞过得相当好,并不是像杜壮所想那样。因为离家近,他并没有住校,和上中学时差不多,依然是饭来张口,所不同的是,终于不用家里人接送了。他有时看到那些外地的同学,事事亲力亲为,会暗自庆幸,幸好听了父母的话,留在了家乡上学,要不,那些事烦都要烦死了。

后来大学毕业,林飞不出意料地在家里的安排下,留在了家乡参加工作,在一家国企坐办公室,工资高待遇好。他满足于自己的一帆风顺没有波折,能这样过一生真的很不错。同时,他也惦记着一直在外面漂泊的杜壮,这个儿时的伙伴,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回来,在外面走马灯似的换着工作。一想到那种折腾,他都会禁不住打冷战。

林飞的父母家人看着在他们呵护下长大的儿子,看着儿子在眼前,心里很是满足幸福。他们有时去杜家串门,看着杜壮的父母孤单,便也会唏嘘一番,可是在杜壮父母的眼中,他们并没看出多少担忧,只是有着浓浓的爱。他们不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在外受苦,他们绝对不会如此平静。心下便有了感叹,为人父母的,毕竟对孩子的心不全是一样。

可是好景不长,林飞所在的国企改制,被私企收购整改。由于长期的养尊处优,在考核中,他不出意外地下岗。经父母多方找关系,仍是不能改变。他心情低落到极点,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却是如此难以走过。他只好打起精神,去四处应聘,那些他曾经不屑过的,此刻都真实地经历在他身上。他没有经验,没有阅历,专业也早已生疏,所以步步荆棘,伤痕累累。

这个时候,远在南方的杜壮回来了,可谓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他开了自己的公司,生意红火,事业蒸蒸日上。两家人终于又都聚全了,可是和以前却是有着那么多的不同。林家的人看着自己的孩子连工作都找不到,再看人家杜家的孩子,直叹命运的不公。林飞的父母虽然笑着,可是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忽然,他们从杜壮父母的眼中,再次看到了浓浓的爱意,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所有的挂念所有的疼爱都在其中,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人家的父母也是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没有那么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一直装在心里,那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疼,不为人知的爱。

回到家里后,林飞的父母立刻让林飞去外面的大都市找工作,忍着心里的不舍。因为他们知道,一直以来,他们把孩子捧在手心中,怕摔着碰着,却没能给孩子一双经风雨的翅膀。而杜壮的父母,却是任孩子在外面摔打,从小就是如此,他们不是不爱,只是把孩子放在心里,也是忍着疼痛,却是给孩子创造了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

永远流淌在心底的清泉

那时,他十五岁,正在镇上读初中,住校。虽然学校里都是来自下面各村的学生,可是对比起来,他依然是最穷的。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吃食堂里卖剩的饭,啃自己带的咸菜疙瘩。他也自卑,因为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自己的成绩一直在中游,虽然比别的同学都努力,却一直不见成效。而且他发现,老师们也根本不在意他,似乎连他的名字都叫不上。

每周末回家的时候,是他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又可以见到清泉了。清泉是他家养的一条花狗,是他从别人家抱来的,那时看这只小狗的眼睛很是清澈,联系到刚学过的课文,就给起了清泉这个名字。清泉是极聪明的,夏天的时候,它会不知从什么地方衔回一只香瓜或者玉米什么的,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一夏天里,清泉弄回的东西,都被他和清泉分而食之。

可返回学校,他又要面对学习上的困扰。起初他是想通过学习成绩优异让别人看到他的另一面,后来就想着有一门功课能在班级最好就行,再后来他就想着不要落入班级的下游。有一天,刚公布了月考的成绩,他又一次失望,没有一门课程能名列前茅。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他还是想着在不久后的期中考试里能考得好一点。

又一个周末,他像往常一样步行回村里,正是盛夏,十八里的土路,太阳高照。走出镇子,刚走上土路没多久,就见前面跑来一条狗,待近了,果然是清泉,在他面前热得直吐舌头。他惊喜万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清泉竟然知道来迎接自己了,而且是跑出这么远来迎接。在家的两天,他都是坐在院子里的清凉处看书,清泉就卧在身旁,他就对清泉说:“如果下周期中考试我能考好,你就给我叼个西瓜回来!”清泉摇着尾巴,仿佛在向他保证着。

可是周一的大清早,他刚要去学校,却发现院子里没有了清泉的身影。终于在狗窝里找到了,清泉就躺在里面,早已没了气息。那一刻,他心里就像失去了一种依靠,痛哭失声。那一天,是他上学以来第一次迟到。当时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并没有批评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让他回到座位上。

终于期中考试了,第一门是语文,他虽然答着题,脑海里却总浮现清泉的样子,总想起前几天它跑了那么远的路来迎接自己时的身影。作文是记一件难忘的事,题目自拟。他毫不犹豫地写了清泉,写它以往的种种,题目就叫《永远流淌在心的清泉》。此刻,他才明白,在这许多黯淡的日子里,那条花狗,真的如清泉一般,浸润着他少年心中的所有苦恼,濯洗着那些轻尘,才能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有勇气,不放弃努力。

也许是清泉在天之灵保佑,他这次的考试成绩非常好,语文是年级最高分,特别是作文竟得了满分!喜悦并没有冲淡心中对清泉的思念,当同学们要求老师念念他的作文,老师并没有读,只是让大家自己去看,老师不想他再一次经受文中的那种感伤。后来,他才知道,其实语文老师是一直默默关注着他的,把他的努力与挣扎都看在眼里,却没有给他任何特殊的照顾和建议,老师想让他自己成长。

回到家里,再也不能看到清泉欢快的身影了。可他的心里,难过的情绪已经淡了许多,并融入了一种感动,他知道,除了自己的清泉,还有更多的人默默地给他关心,就像山间的泉水,无声之中浸润万物。他会带着这种温暖继续去努力,不辜负生命中每一股给他力量的清泉。

在母亲面前都是孩子

已是晚春,外面还飘着雪。与邻家大婶闲聊,忽然她接了个电话,神情间很是兴奋。我听出,那是她母亲打给她的。她脸上带着笑,孩子般,不停地点着头。放下电话,她说:“是我妈,今年八十二了,人老了爱唠叨,这两天都是第三次给我打电话了,说天冷,让多穿衣服!”

忽然明白,刚才那一刻,她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孩子的神情。正聊着她的母亲,电话又响起,大婶看了一眼,说:“是我女儿!”她女儿去年刚刚结婚,远在京城,是个比较出名的女强人,自己创办的公司蒸蒸日上。我曾见过她,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眼神中的坚定不让须眉。她孤身闯荡京城,历尽艰辛,才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电话那边说话的声音很大,我能清晰听见。让我惊奇的是,她女儿的腔调中有着小女孩的撒娇,说着内心一些隐藏的痛与伤,后来竟有些哭泣。这与我印象中的女强人判若两人,也许,只有在母亲面前,才能卸去心上的重重铠甲,让情感真挚如童年。

小区内有一个专捡垃圾吃的智障之人,四十多岁的样子,满脸胡须,每天奔走于各个垃圾箱之间。而且别人不敢惹他,常看他追打一些嘲笑他的人。初搬来这里时,我以为他是一个流浪人。直到有一天,我正隔窗看着他在翻动一个垃圾箱,这时,走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喊:“孩子,跟妈回家吃饭去!”正在垃圾中找东西吃的他停顿了一下,竟乖顺地走到母亲身边,母亲拉起他的手,轻抚着他的背,说:“乖,回去吧!”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一时神飞。

有一年秋天,我去山里的姨奶家,姨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她的女儿我叫大姑的,也已五十多岁了,见我来,便和老姑去山里采蘑菇。这里的山岭相连,她们去了一上午也没回来,我们有些着急。这时,大姑的儿子电话响了,只听大姑在电话中说:“让你奶奶接电话!”大哥把电话给姨奶,大姑的声音很大:“妈,我和妹妹迷路了,走不出去,刚找个有信号的地方给你打电话。妈,我们怎么办呀?”

旁边的大哥一听,立刻带人上山去了。姨奶笑着说:“这孩子,有事不和她儿子说,偏和我这老太太说!”语气中却有着一种安慰和担忧,这两种情绪结合在一起,让我有一种震动。我那大姑,不管年龄有多大,有母亲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亲。

几年前,曾看过一本叫《给母亲的短柬》的书,里面收集了许多孩子写给母亲短短的信,颇是让人动容。其中有一封中说:“妈,转眼间我已古稀之年了,请千万仍然活着。我渴望找到你,扑进你的怀里。”“妈,我儿女成群了,可是每当我软弱时,夜里想哭,我会梦见你,温柔地拍着我的背。”其中那份孩子对母亲的真情与依赖,让人难以卒读。

是的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年龄大小,无论高低尊卑,无论天才弱智,在母亲面前,每个人都是最纯真的孩子。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人们最温柔最美丽的依靠!

母亲的扑满

那个扑满是真正意义上的扑满,是母亲用黏土在灶火中烧制而成的,而母亲也并不知道它叫扑满,只是叫它存钱罐。小时候母亲总是用黏土在灶火里给我们烧制一些小动物,带孔,而且能吹出声响来。可是扑满却做得没有什么工艺性,只是一个中空肚圆的东西,上面有一条塞硬币的缝隙。

扑满就摆在家里的木柜上,有两只碗合在一起那么大。那个年代,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不过扑满里还是装着许多一分、二分和五分的硬币。我们有时也会把硬币塞进去,听着那清脆的撞击声,心里就会很高兴。母亲从没和我们说过那些钱要做什么,可我们都是乐此不疲地往里塞硬币,时常拿起扑满摇晃几下。当扑满肚里装满,母亲就会再烧制一个,而满了的,却不知被她藏到何处。

第一次看见母亲摔扑满,是在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大姐也刚升入初中,正是开学的时候,二姐和哥哥也都在上学,学费加起来也不少。母亲从柜里掏出一个扑满,在我们惊奇的目光中,摔在地上,扑满破碎,那些硬币就欢快着飞散出来。我们都蹲在地上,捡拾那些硬币,一边捡一边数。最后还差了些,母亲就又摔了一个,等够我们的学费书本费什么的之后,把剩下的都塞进柜子上的扑满里。那几年里,不知摔了多少个扑满,我们就是靠着扑满里那些硬币,才能一直把书念下去。

有一年,城里的姨妈带表哥来我家串门,表哥看了我们的扑满之后竟是非常喜欢,非要一个,母亲当天就给他烧制了一个,他爱不释手,看得我们直乐。不久后,表哥给我们寄来一个崭新的储钱罐,瓷的,一头小肥猪,上面有塞硬币的孔,下面还有往外拿钱的小门。虽然喜欢,可我们还是没有往它里面塞钱,只是把它摆在那里饿着肚子,而它旁边的扑满则饱饱的。母亲也说,这东西不适合存钱,因为随时可以把钱拿出来,还是只存不能取才好。

那些扑满都是经母亲的手打破的,只有一次是在没装满钱的情况下摔碎。那时我已快小学毕业,哥哥也才中考完,考得不理想,只考上了镇里的高中。他不想再继续读书,就提出要回家帮爸妈种地。妈妈第一次发怒,她把柜上的扑满猛地划拉到地上,一声巨响,半罐硬币随着碎片四溅。母亲说:“你们都不上学才好,我就不用辛苦往这里面放钱了!”哥哥垂头不语,后来他伏下身,把那些硬币一枚枚地捡起来,然后对母亲说:“妈,你再做一个存钱罐吧!”

哥哥终是没有辍学,我们几个都一直在上学,而家里的农活,妈妈也极少让我们插手。我们发现,后来的一些年中,那些扑满摔碎后,除了一些硬币,还有一些纸钞,从一角到五元的都有。因为我们都上了中学后,用钱更多,单是那些硬币已经不够,母亲就尽量把更多的钱存进去。等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好转,母亲也再没烧制过扑满,不知她所藏的扑满还有没有,只是在柜子上,依然摆着一只,我曾经拿起摇晃过,里面没有硬币碰撞的声音,是个空的。也许,母亲是为了留作纪念吧。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哥哥姐姐们也都早已成家。有一年回家过年,大家提起往事,竟都很想念曾经的那些扑满。然后,我们拿起柜上依然摆放的那只扑满,里面还是空空的。母亲在一旁笑着听我们说话,姐姐家的外甥女玩着那只扑满,很是惊喜的样子。忽然,外甥女一失手,扑满掉在地上,很清脆的一声响。我们全呆住了,姐姐就要打孩子,母亲忙拉住,说:“什么好东西?赶明儿再烧一个就行了!”

外甥女忽然说:“看,里面有东西!”我们全向地上看去,扑满的碎片散落,却是有许多折成很窄的纸条。捡起,展开一看,我们再一次全愣住,那竟是我们几个从小学到高中时的成绩单!母亲把那些纸条接过来,收好,第二天,果然母亲冒着严寒出去挖回冻的黏土,化开后,重又做了一个放在灶火里烧。做成后,把那些成绩单又塞了进去。

如今,我的书柜里也摆着一只扑满,那是我和哥哥姐姐们让母亲为我们烧制的,只是,我却不知道该往里面存入什么。虽然它一直空着,可是我知道,它里面装满对母亲的思念,一如母亲当年的那些扑满般,装满了对我们的爱。

总有一种疼痛绽放眷恋

我记得读初中时,有一段时间市里师范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来我校实习,而带我们班语文课的是一个大姐姐。我们喜欢听她讲课,有一次她就问我们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你喜欢疼痛吗,会不会有一种疼痛能让你留恋?

我们都笑,觉得这个问题无须回答,可是她就一直用带着希望的目光看着我们,终于,一个女生站起来小声说:“老师,我觉得有一种疼痛能让我留恋,而且我也喜欢!”

我们都安静下来,看着那个女生,她说:“我喜欢笑到肚子疼!”大家又大笑,不过笑过之余,竟是深觉有理,并因此受到了启发,开始回想一些疼痛的时刻。这个时候,那个大姐姐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书上看来的小故事。故事说,一个小男孩玩耍时摔断了左胳膊,快要长好的时候便痒痒地痛。有人问他感觉怎么样?他竟然很开心地说:“以前一直分不清左右,现在好了,疼的这边就是左!”

当多年以后,回想起课堂上的这一幕,正是在我的一只脚被车轮碾压后的疼痛之中。并不是我的这次疼痛让我有什么所得,而是因为疼痛而想起那个大姐姐当年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并不一定所有的疼痛都是痛苦!”现在想来,有些疼痛真的只是纯粹的疼痛而已,还不足以从生理上过渡到心理上,只徘徊在肉体上,还无法侵入精神。而往往此种疼痛也最易消散,不会长久停留。

不过,真的总有一种疼痛,会让我们眷眷地留恋。

一个朋友给我们讲过她母亲的事。当时她刚刚结婚不久,虽然与父母同在一个城市,却分属东西,相隔很远,每周能回去看望父母一次。母亲并不经常给她打电话,可是每次打电话都会叮嘱她明天变天要多加衣服,而且每次母亲说得都很准,比天气预报还准。飞雨飘雪的日子,在母亲的预测中,让她感受到了温暖。有一次回家,她就很奇怪地问母亲:“为什么您总能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呢?有时候天气预报不准,您说的却那么准?”母亲笑而不语,倒是父亲一语道破天机:“你妈妈的胳膊曾经摔断过,一要变天的时候,她的胳膊就酸疼,然后她就想起你!”

朋友说,那一刻她才知道,母亲的疼痛竟是她幸福的来源。她也因此更理解了一句话:离疼痛最近的地方,离爱也最近。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女生,学习很好,可是一进考场一面对试卷就头晕,眼花,呕吐,严重时竟会昏迷。不管大考还是小考都是如此,不管去医院还是找心理医生,都没有效果,这让她和老师、家人很是着急。可是进入高三以后,这种情况竟是大为缓解,最后她可以在考试中发挥出色,成绩进入年级前列,于是所有担心着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除了她同桌的我,没有人知道她的秘密。开始的时候,每次月考小考什么的,她都会在紧皱眉头之后,便缓解开来。后来我发现她紧握着的左手有血淌出来,原来她考试时左手心里攥着一枚图钉!她说一感觉要晕眩时,就握紧左手,钉尖刺破手心,感觉便一下子清醒了。就这样,不知经历过多少次这种针刺般的疼痛,她在考试时终于不再晕了。而她的掌心,也留下了许多细小的疤痕。

我想多年以后,她回想起曾经的疼痛,心里也会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因为疼痛使她远离了晕眩,也远离了黯淡忧愁的心境。

是的,总有一种疼痛,会让我们念念不忘。生命中那么多的疼,总会有一种能疼醒我们记忆中的幸福和流连。不怕疼痛,便不再怕痛苦,甚至都会在疼痛和痛苦中生长出一种不期然的美好来。

不管怎样,你至少要能像我当年的初中女同学一样,能喜欢上一种疼,那就是笑到肚子疼!

你欠我一个结尾

“我和你说啊,这个故事你绝对没听过,而且肯定猜不到结尾!”

他和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他故作神秘地吊着她的胃口。他喜欢讲故事,她喜欢听故事,所以在下乡扶贫的这段日子,故事就是流淌在他们之间的一条河,是河上一座美丽的小桥。虽然他们各自都知道,他们之间并不会有故事,或者说,是不会有结局的故事。

他的故事多是很奇妙的,讲到最后,都要让她猜一下结尾。当她猜了许多次都没有猜对的时候,当她有些恼羞成怒,他才慢悠悠地道出来,惹得她惊讶、兴奋、回味,然后,逼着他再讲别的好故事。而他也是乐此不疲,于是平淡的日子就在故事的洇染下慢慢地流逝。

在她急得有些要发怒时,他才开始讲。一对恋人来到很远的一座野山上,只为了领略那种最原始的风景。当他们在山林里徜徉时,忽然听到前方的林中有很大的声音,伴随着树木被撞击被碰断的声响。

她插话:“肯定来了什么凶猛的野兽!是老虎?还是熊?或者野猪?”

他却并不说是什么动物,只是一个劲儿地营造着紧张气氛。那对年轻的恋人充满了恐惧,紧张地注视着前方。终于,一个庞然大物蹿出来,站在离他们不远处。他们有着短暂的头脑空白,男人先反应过来,他由于极度害怕,大叫了一声,便撒腿就跑。却是紧张之下慌不择路,斜着迎向那个大家伙,然后在离那东西几米远的地方飞快地跑过去,竟是看都不看女人一眼。而女人,此刻还在呆滞的状态中没回过神。

她再次愤怒地插话:“这个男人真是该死!窝囊废!胆小鬼!丢下女人自己跑了!要是我是那个女人,肯定恨死他!对了,那个女人怎么样了?有没有事?”

他继续讲。当男人回到原来的地方时,发现那大家伙和女人都不见了。他仔细寻找,终于在身后的陡坡下发现了女人,女人倒是没有被动物伤到,只是摔断了胳膊和肋骨。可能是动物扑过来时,女人慌忙后退,失足掉了下去,却也因此躲过了动物的追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当女人在医院中清醒过来后,看到男人在身边,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讲到这里,他便住了嘴。她怔怔地问:“不会这就结尾了吧?不像你的风格啊?刚才还说有着我猜不到的结尾呢!你总是这样,总是把结尾放在明天讲,真是讨厌死了!”

他笑着说:“这样你才能印象深刻啊!而且给你一晚上的时间去猜,万一猜出来呢?”

她笑骂:“死样子!谁在意你的破故事!”

回到住的那个农房,他们各占据了一间小屋,主人睡在里间的一铺大炕上。睡着之前,她还在想着之前的那个故事,想着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尾。就这样不知不觉睡着了,睡梦里自己仿佛变成了那个女人,独自面对着生命的威胁。

忽然就觉得很热,便醒了,看到周围红彤彤一片,浓烟滚滚。失火了!于是梦里的惊慌变成了现实,正在手足无措之际,她看到他冲了进来,拉起她就往外跑。她周身被炙烤得疼痛,冲到门前时,忽然觉得她被猛地拉到前面,背后传来巨大的推力,她便到了门外,下意识地继续往前跑。而身后却传来什么东西坍塌的声音。她安然无恙。他出了院后,就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她四处找寻他,在他可能去的每一个城市。回想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就像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或者说,已经就这样结尾了。两年之后,她终于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找到了他。她几乎认不出他来了,当初也颇为英俊的小伙子,由于一场火灾的洗礼,已经面目全非,不,是面目狰狞!

可是她并不怕,在她的眼中心底,他依然是过去的样子。她大声质问:“你很不负责任地跑了!你还欠我一个结尾!你想让我想多久猜多久?”

他很平静地笑,说:“我是骗你的,其实结尾很简单,女人在医院里醒过来,看到男人,就气哭了,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她盯着他的眼睛看,直到把他看得有些发毛的时候,才说:“你骗谁呢?这么长时间,是傻子也能想明白结尾是怎么回事了!肯定那个男人当初并不是自己逃跑,他那么做,是为了吸引那个动物去追他,那样,女人就安全了。要不他为啥大喊一声,还迎向动物跑?只是很可惜,那个动物没理他!”

他很惊讶地看着她,说:“我发现两年没见,你变聪明了嘛!”

她笑骂:“你的意思是我当初很笨呗!敢嘲笑我,罚你每天给我讲一个故事,要是让我猜到结尾,就要你好看!”

他们都笑,渐渐地笑出了眼泪。有些故事,虽然结尾了,却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结局。

因为他是个孩子

他从家门走出来,便感觉身上聚集了一些若有若无的目光。那些目光没有一束是温暖的,不过他并不在意,这几年,他早已练得铜皮铁骨。走出小区的时候,他远远地看见有几个邻居在那儿嘀咕,不用听就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真是可惜了这么个人,整天游手好闲,在里面待了一年也没有出息!”

“是啊,他妈可真是白操了心,一辈子守寡不容易,那么好的人怎么有这样的儿子?”

“也是他妈太惯着他,都快三十了,还当成孩子!”

“惯子如杀子,我看以后有她罪受的。多不容易,马上六十岁的人,还得在街上摆小摊,养活这么大的儿子!”

他把这些闲言碎语都踩在脚下,大踏步走向街里。母亲确实还把他当成小孩子,他知道,即使母亲打骂他,他只会更反感,也不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他在心里轻蔑地想,说我无所事事,来钱的路子比你们多着呢!说我没有目标,目标还不是现成的?这不,前面就到了。

在这个很大的超市里,他随着人群慢慢地走动,在各个商品区游荡,乐此不疲。等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他才随意选一个很小很便宜的东西,来到收费口排队。轮到他的时候,他把东西递过去,收费的是一个熟悉的阿姨,母亲的好朋友。他总是赶在这个阿姨有班的时候,来超市里逛,每次结完账,阿姨都会笑着对他说:“早点回去,别让你妈惦记!”

母亲接到电话时,正在一条街角的小摊上忙着,小摊上摆卖着各种小商品。她让旁边的人帮着看会儿摊儿,便急匆匆地走了。到了离超市不远处,儿子正等在那里。见了面,二话不说,他像变戏法般,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堆东西,什么剃须刀、皮夹、小玩具,甚至各种化妆品,统统塞进母亲拿着的一个方便袋里。母亲给了他一百块钱,他便扬长而去,什么时候一百块花完,才会回家。

母亲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街道拐角处,才轻轻叹口气,转身离开。

他觉得自己很聪明。他只在这个大超市里行动,而且绝不对个人下手,而且也不挑太过于贵重的东西,细水长流。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躲过那些密密麻麻的监控,怎么瞒住周围的人群,怎么避开出口处的防盗报警。而且,他只在那个阿姨上班的时候来,一是熟人不防备,二是万一出现失手的情况,也可以有些希望。他也曾想过好好找个事做,踏踏实实挣些钱,让母亲过上邻居们那种悠闲的生活。他也努力去做过,可是一年的牢狱生涯,像一面镜子,总是在别人面前照出过去的自己。几度碰壁之后,他索性便不再去想了。

在快到小摊儿的时候,母亲在无人处,把方便袋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撕去超市的价格标签。然后回到自己的摊位前,旁边帮着她看摊儿的人很羡慕地说:“儿子又给进货了?你真养了个好儿子!”母亲便笑:“他就是顺便帮我上些小东西,他一天也挺忙的!他还是个孩子呢!”

这一天,母亲再接到电话的时候,却不是儿子,而是她在超市收银的那个好朋友。她就觉得不好,急急忙忙地赶了去。在超市见到朋友,朋友说,儿子刚要出超市门的时候,就被警察抓走了。母亲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很是凄惶无助。

他被带进派出所,被翻出了在超市里盗取的那些小东西。在问讯之下,他对盗窃行为供认不讳,而且把多次在超市偷东西的事都交代了出来。不但有过前科,还是惯犯,警察们便严肃起来。后来,一个警察接了个电话,之后,便把他带走拘留了。

十天之后,他走出拘留所的时候,心里很是疑惑,很想回身问问,这么严重的情节,只拘留十天就完事了?那个阿姨在外面等着他,告诉他,每次母亲拿到他偷来的东西,都会回到超市,在她那里把账结了,再到小摊上去卖。所以,他犯的事,其实只是这一回而已。阿姨说:“我和你妈说过,为啥要这么惯着你的恶劣行为,你妈总说,你还是个孩子!你这孩子,让你妈省点儿心吧!”

他默然良久,感觉心里一直有什么东西在涌动。他向母亲摆摊儿的地方走去,远远地看见,大朵大朵的阳光簇拥着母亲,母亲那么多的白发,在阳光下刺痛了他的眼睛。他停下脚,看着母亲,轻轻地说,对母亲,也对自己:

“妈,你的孩子要长大了!”

枕上

如果枕头有灵,它一定是最知你的。它知道你孤枕时的独眠噩梦,知道你共枕时的甜蜜幸福,知道你失眠时的愁绪茫茫,知道你寒夜里的辗转反侧。它收藏着你悠长的叹息,收藏着你悄悄的泪水,它默默无语,在每一个你不曾在意的时刻,记取着你的一切。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有多少思念随月光挥洒的夜晚,一枕清思,所思在远道,于是魂梦千里,追逐着那个飘摇的身影。或者“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纷繁万事都到心头,于是卧后清宵都成为沉重的困囿。在那样的夜里,枕头记取着你的思念与惆怅。

枕头也是梦的故乡,或者梦的入口,当南柯梦醒黄粱梦散,又有几人悟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只是悟了又能怎样?在这烟火尘世里,有着起伏的生活,才会是一种精彩。随顺一生或者潦倒终老的人,没有回味也没有流连,他们的枕头,也会日复一日沉重得像无眠的夜。

欢欣的时候也很多。读《红楼梦》,每到“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的情节,便觉得美极。她醉了酒,卧在石磴子上,落花满身,蜂蝶围绕,很动人的场景。而且她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当枕头,枕着这样的枕头,定然是香梦沉酣了。于是想起儿童少年时,夏天里,在野地里跑累了,困了,便随意一躺,枕着大地,枕着青草,枕着芬芳,盖着清风,盖着阳光,盖着蓝天,悠然而眠。做过的梦早已忘记,可醒来后的那份怡然却久久不散。

那时家在乡下,枕头都是自制的,极为寻常。最开始的时候,每到秋天,我们便去野地里,采摘一种叫杨铁叶子的植物的籽儿,红褐色,采回许多,用来填充枕头。于是很多的梦里,都是大地草原和阳光。后来,便用稻壳或者荞麦皮填充枕头,梦里便多了秋天的清香和丰收的气息。

多年以后,在他乡回望,曾经最朴素的枕头,也生长着我最美好的眷恋。那些枕过的枕头,还不曾沾染世事的沧桑,不曾浸透失落的迷茫,也不曾装满沉沉的思念,它们拥有着我最无忧的夜,最纯净的梦,和最天真的幻想。

有一个女孩,远离家乡在外地上学,自己带了一个枕头。她喜欢那个枕头,她说枕着它可以安眠如在家。原来,她的枕头里藏着母亲的一缕头发,每夜每夜,她能感觉到那份柔软,就像在母亲的怀里,就像在母亲的牵挂里。她说那是最美的枕头,我想,其实爱才是最美的枕头,可以温暖许多异乡的梦境。

我觉得以书为枕,也是动人的事。枕一卷书香,与太多太多的情节相遇。少年时家搬进了县城,在晴好温暖的日子里,我总是拿上一本厚厚的书,去萧红故居。在后花园的树荫下,伴着阳光和长风,静静地看,墙外的红尘喧扰,便远如隔世。有时倦了,便躺在那儿,书垫在头下,看着枝叶间摇曳着的丝丝点点的蓝天,呼兰河已改道,听不见萧红小时候常听见的涛声,却在梦里仿佛追溯了很遥远的岁月。我多喜欢那样的梦啊,书香洇染,花草流年在身畔静静地流淌。

那些于枕上发生的,生长的,那些在枕畔流逝的,怀念的,无论悲欢,或是聚散,都曾是我们寄情的种种。不必无忧,亦不必忘形,只要我们记得,就像枕头记得我们的一切,那么,岁月总会于沧桑中,为我们献上一份不期然的感动。

冰凌花开雪亦香

来小兴安岭之前,冰凌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甚至不相信世间会有这样的一种花,在春天的冰雪里,悠然绽放。

刚来的几年,依然没有在意,常听人说起,可是离得近了,反而淡了曾经的好奇。这里的春天极为短暂,总是在与冬的纠缠中,便忽然到了夏天。三月,依然经常下雪,而中午的时候,雪便在阳光下渐渐燃烧,于是冬天就这样慢慢消瘦下去。对于冰凌花热情的重燃,缘于一个朋友的摄影,那一朵小小的金黄,就像一朵凝固的阳光,落在冰雪之上。

于是就在一个天气晴好的上午,我踏上寻芳之路。在山下却是迷茫了,很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山脚散落着许多平房院落,路旁的阳光茂盛处,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大婶,正在墙根下享受那份温暖。便上前询问,一听是来看冰凌花的,她的眼睛里立刻亮起了色彩:“不远,有不少,我带你去!”

她把小板凳往院子里的一扔,腿脚麻利地走在前面。真的并不远,而且山坡缓缓,沿一条平整的路走了没多久,我们便拐下了路面。那里是一个小小的洼地,稀疏的几棵树依然用冬天的姿态支撑着阳光,衰草和残雪静静铺陈。脚下已经颇为柔软,在大婶的指引下,我终于见到了。那一刻的心情,并不是震撼,也不是感动,似乎是一种重逢的心情,又像是乡愁弥漫,很奇特复杂的感受。

花朵比想象中的更小一些,或零星一朵,或两三朵攒簇,蕊瓣皆金。有的花朵,周围的雪已经融尽,而有的,却依然在冰雪的包围中。可是我知道,它们定然是从冰雪里冲破出来的,哪怕过几日再无雪的踪迹,它们,依然凌驾于寒冷之上。我不知道它们沉睡了多久,醒来依然是寒冷孤寂,可是暖生于寒,它们轻轻地摇着一份希望。

冰凌花一点也不张扬,不俯下身来,很难在荒草的遮掩中看到它们。便想,如果它们漫山遍野地开,就像是两个月后的兴安杜鹃一般,大地该是布满了阳光了。然后便笑自己的痴心,如果真的那样,它们,就不是这么珍贵了。

回来的路上,大婶给我讲着,这个地方是别人没有发现的,她从小就生活在山脚下,年年都来看。她几乎没有出过山岭,几十年的时光经历,简单得一眼便可看到岁月的尽头。从她暖暖的语音里,我听得出那一份清澈的热爱。我便想象,一个山里的小女孩,怎样在一年一年冰凌花的开谢里,渐渐地步入了人生的暮年。而冰凌花依然年轻着,如约拥抱着正在离开的半年的冬天。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冰凌花是金盏花的一种,可是当它开在冰天雪地里,就有了一种高贵。或者说,它从没想过高贵与否,更不知道什么是坚强,它在这里,它就是这样开放。有人欣赏也好,无人问津也罢,就像一个人独自的笑,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虽然冰封雪盖,但一样有阳光长风,一点点的暖,便唤醒所有的希望和力量。

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会去那里看冰凌花,同着那个微笑的大婶。她告诉我,就是起初的几天,来山上找冰凌花的人多。过几天冰尽雪消,也就没有人在意了。想来我也是满心惭愧,我欣赏的,也不过是在冰雪中的那朵微笑,而冰雪过后,它的憔悴,它的凋落,却从没想过。有多少所谓的热爱都是如此,热过了,爱也就散了。

不知从哪一年起,冰凌花开的时候,去山上的人突增。他们不是去欣赏,而是去采摘,然后在市上出售。不知大家从哪里知道的,据说冰凌花泡水喝可治疗心脏病,于是一时之间,美便被扼杀了。

幸好,大婶的那一小块地方,还没有被发现。那几株冰凌花能够得以始终,是它们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我愿意看到它们,在每一年冬季的边缘,就像我在寒冷黯淡的际遇里,总能看到点点星星的爱与暖,然后,在很长很长的努力后,绽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