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江东新主

历史不可戏说:孙权·半生明主 作者:方北辰 著


二 江东新主

十九岁的江东新主孙权,字仲谋。他与孙策虽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但是两人的外貌、性格和才干却有所不同。从外貌上看,孙策姿容俊美,肤白唇朱,是那种略带女性美的男子,所以当时江东称之为“孙郎”。而孙权则是碧眼紫须、方颐大口的奇伟丈夫。难怪当时人们认为他有大贵大寿之像。在性格上,孙策豁达诙谐,孙权则沉稳多断。至于二人的突出才干,孙策长于为将帅,冲锋陷阵,势不可当;孙权则适于作君主,择人任事,心明如镜。孙策创业江东,孙权一直随从其兄转战南北。每有大事计议,孙权往往能提出好主意。孙策非常器重弟弟的才能,认为在这一方面自己不如孙权。于是,他开始有意树立孙权的威信。每次宴会宾客,他都要把孙权介绍给大家,然后对孙权说:“在座诸君,将来都是你的部将。”可见孙策早已想把弟弟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了。

孙权虽是一个沉稳善断的人,不过究竟年岁还轻,在突然遭到长兄去世的沉重打击后,仍然有些不知所措。在受命统事之初,他整日以泪洗面,无心处理政事。文臣中的元老张昭,看到这种情景,心内焦急万分,便向孙权进言说:“主公,现今哪里是痛哭的时候呀!想当初周公制定礼仪,明确要求子女要为死去的父母服丧居哀三年。可是,当徐戎作乱之时,周公的儿子伯禽服丧三年未满,依然止哀率军出征。难道伯禽是故意违犯父亲订立的规矩么?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可能遵守礼制啊。现今局势动荡,人心不安,敌人正在伺机行动,你却痛哭不止。老实说,这简直是开门揖盗,并不能算是仁爱!”说完,张昭就指挥众人把孙权身上的丧服脱下,换上官服。然后又把孙权扶上马,让他出去检阅军队。孙权在马上看到那一张张疑虑不安的面孔,陡然意识到父兄创业之艰难和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大。于是,他才振作精神,动手处理江东政务。俗话说:“看人挑担不觉重。”一旦孙权躬亲政务,他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着一个多么严重而复杂的局面!

先看孙权所面临的外部形势。孙策占领江东的五六年间,中原群雄经过一番恶战,最后主要剩下曹操和袁绍两大势力。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袁绍率精兵十万,南下进攻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一带与曹操相持了两个年头。小霸王孙策恰好在这两雄对峙的空隙中,奠定了自己的江东基业。可是,孙策死后仅仅几个月,曹操火烧袁绍储存在鸟巢(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的粮草仓库,获得大胜。袁绍刚一失势,曹操的视线就转到了江东这一块肥肉上,准备趁孙策新亡的机会攻打江东。只不过碍于袁绍的势力还未彻底清除,曹操才没有立即付诸行动。但是,曹操并没有完全放过孙权,而是又耍了一个巧妙的政治花招。他亲自表奏汉献帝,正式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此举的用意有二:一是提醒孙权,你依然是东汉皇帝,实际上也就是曹操的臣属,要老老实实听从命令。二是暗示孙权,你对于会稽郡以外广大地区的占领,全都属于非法,到时候要请你交出来。可见今后孙权要想不受曹操的任意支配,早晚总要承受其犀利的兵锋。

除了北方的曹操之外,西面的黄祖也不可小觑。黄祖大败于孙策之后,在刘表的支持之下,迅速恢复元气。他发誓要踏平江东,以解胸中之恨。孙策身死的消息刚一传出,黄祖即调发水军顺流而下,进攻孙吴的重镇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总之,就外部形势而言,孙权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孙权面临的内部局势亦不乐观。此时孙吴内政有一严重问题,就是山越的反抗日益激烈,当局穷于应付。两汉以来,在现今浙江和安徽两省交界的万山丛中,居住着大量的山民,史籍统统称之为“山越”。孙策攻占江东建立统治,遇到山越的激烈反抗。尚武的孙策下令部属,对反抗的山越一律实行武力镇压,格杀勿论。哪知道山越采取的是游击战或麻雀战的战法,他们以深山为据点,“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打得赢就蜂拥而至,打不赢就作鸟兽散,消失在深山密林之中。官兵的暴力镇压往往劳而无功,收效甚微。孙策一死,山越活动更加频繁。由于山越人数众多,活动地域广大,所在地区又迫近吴、会稽两郡这一片孙吴的腹地,因此能否清除山越的反抗,已成为关系到孙吴政权稳定的重大问题。

外有强敌夹攻,内有山越反抗,新主人又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后生,在这种情况下,孙吴统治集团内不免人心浮动起来。

一天下午,孙权正在处理公事,下人来报,说是派往长江北岸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去的使者已经回来,同时呈上庐江郡太守李术的回信一封。孙权接过书信打开一看,不禁大怒,猛地一掌击到案上,把左右侍从吓了一大跳。原来李术在孙策死后,不肯臣服新主孙权。他把大批从孙权军队中逃亡的军人收罗在自己帐下,待时机一成熟就要公开打出独立旗号。孙权听到此事,就以上司的身份写信给李术,命令他交还逃亡者。李术回信一封,上面只有短短三句话:“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意思是说,这些逃亡者归顺我,是因为我有德;他们背叛你,是因为你无德,所以不应当把他们还给你。这几句话把孙权贬损到了极点,难怪生性沉稳的他也忍不住胸中的怒火。

然而令人头痛的事情接踵而来。两天后,镇守长江边防的军队送来一份报告,说是截获了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太守孙辅送给曹操的密信,请孙权过目。那孙辅字国仪,乃是孙权的堂兄。孙策死后,他估计孙权没有能力保全江东,就预先安排自己的退路。他见曹操势力强大,是一个好靠山,就修书一封命心腹呈送曹操,表示归顺。不料信使向北来到长江边准备偷渡之时,却被巡逻水军拿获。孙权看罢报告和密信,真是说不出的愤恨。心想:李术是外姓人,背叛我尚可理解。你孙辅与我是同祖兄弟,我父兄待你素来不薄,你怎么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拆我的台呢?

这时,在上游巴丘(今江西省峡江县)镇守的周瑜,因孙策之死星夜赶回赴丧,孙权便请他和张昭来商议对策。

经过彻夜的密谈,对于孙辅和李术的处理已有了明确的意见。孙辅暗通敌国,其罪当诛。但是念及他在攻占江东的过程中出过大力,决定免其死罪,撤职监禁终身,立即执行。李术不服节度,企图自立,此风决不可长,应当马上举兵镇压,以儆效尤。讨伐行动由周瑜全权负责指挥。但是,在如何应付外部威胁和山越反抗这两点上,三人始终没有想出良策。

数日之后,周瑜率大军进剿庐江。临行之前他与孙权告别,说道:“主公,李术叛逆乃癣疥小患,不足为虑。为臣此去,不日内定要踏平庐江,取术首级来献。为臣所忧心的,仍在于如何确立当前内外大政的方针,以图长治久安。近日内为臣猛然想起一人,此人姓鲁名肃,乃为臣好友。其人识度高远,足智多谋。主公若能虚心接见,他必能贡献高见良策,望主公留意!”说完出来,飞身上马,率军直扑庐江去了。一月之后,周瑜果然攻破庐江郡郡治皖县,杀死李术,俘获军民人口三万人回江东。李术之死和孙辅被囚,使那些心怀二志的人,从此不敢乱动,人心开始稳定,这都是后话。

周瑜一走,孙权就准备派人请鲁肃来见面。可是自己对鲁肃完全不了解,于是先遣心腹之人去打听有关情况。经过这番调查,孙权才弄清楚了鲁肃的生平和来历。

鲁肃字子敬,乃临淮郡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人氏。他出生不久父亲突然去世,只有祖母与他相伴。这鲁家家财巨万,鲁肃成人之后,长得相貌堂堂,身材魁伟。他见天下动乱,认为在干戈扰攘之际,死守家财乃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于是,他大散金帛,广交朋友,经常供养数百游侠少年,打猎习武。同乡父老见他败坏家业,都说:“鲁家大概注定要衰败了,生了这么一个轻狂的小子!”周瑜有一次率领数百人经过东城,途中缺粮,听说鲁肃有疏财仗义之美名,就去向鲁肃商借。鲁肃虽然从来不认识周瑜,仍然爽快地答应了周瑜的要求。当时鲁家存有两大仓库的稻米,每一仓足足有三千石之多。鲁肃把周瑜领到其中一个仓库前,很随便地说道:“公瑾兄远来难得,这一仓米小弟奉送与兄,还望笑纳。”周瑜一见鲁肃视财物如粪土,即知他是一个有志节的奇士,当下二人就结为好友。孙策攻取江东时,鲁肃曾随周瑜前往。但是,鲁肃并未得到孙策的特别器重,所以正要准备动身离开江东,到北方去另投新主。

孙权得知鲁肃这几年受到兄长孙策的冷落,马上就意识到再不能随随便便地把鲁肃叫来问话。不然,鲁肃必将托辞拒绝前来;即便不得已来见面,也必定不愿畅所欲言。经过一番考虑,他终于有了主意。

不久,重阳佳节来临,孙权在自己的府邸中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孙权手下的重要文武官员,还有鲁肃,都应邀出席。席间,孙权特别命人把鲁肃的座位安置在突出的地方。宾主酬答,觥筹交错,自不必细说。待到酒阑人散之时,孙权站起来对大家说:“诸位请回府休息。子敬先生就不必回去了,今晚我还要就大政方针向你请教一番啊!”几句话使得全场贵宾都不禁把目光投向鲁肃,要看一看这位得到主公如此尊重的无名之辈是何等人物。鲁肃受此殊荣,心中大受感动,回想这几年坐冷板凳的遭遇,差一点要落下泪来。

当下众人散去,孙权将鲁肃请入内室,命人重新摆上酒肴,还吩咐要设置“合榻”,即将自己的坐榻与鲁肃的坐榻并合在一起。这种“合榻”的设置,是当时主人对客人显示谦虚尊敬的举措,合榻之后,孙权便与鲁肃对饮起来。

酒过三巡,孙权恭恭敬敬、诚诚恳恳地问道:“现今汉室倾危,天下动荡,我继承父兄留下的基业,想建立如齐桓公、晋文公所建立的扶持周室之功。子敬先生远来惠顾江东,不知有何良策见教?”

鲁肃已经听好友周瑜说过新主孙权如何礼贤下士,今日所见又证实了耳闻,心想:今日有幸遇此明主,还不显露我的才识更待何时?于是略一思索,从容答道:“当初高祖(指刘邦)一心想尊事义帝而未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项羽造成了障碍。现今的曹操,就像当年的项羽,将军你要想扶持汉室怎么可能呢?据我个人的预测,汉室的复兴已经无望,而曹操的势力在短时间内是铲除不了的。”

这一番分析当前形势的开场白,简短扼要,把当时的形势分析得十分透彻。以往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如张昭、张纮之流,总是要孙权打起兴复汉室的旗帜。可是东汉献帝现今被曹操紧紧挟持着,曹操假天子之名以令诸侯,你听命还是不听命呢?听命则受制于曹操,不听命则违抗天子,这与“兴复汉室”的口号完全不合。如今鲁肃直率提出兴复汉室无望,至少今后在实际行动上就不再受这个框框的约束,将会自由多了。孙权心想这鲁肃果然见识不凡,便不自觉地往鲁肃身边移近一点。

鲁肃见孙权听得专注,就继续说出自己考虑的战略设计:“将军为今之计,只有以江东为基础,伺机向外发展。目前北方的曹操,正忙于消灭敌对势力,暂时无暇南顾,这是向外发展的大好机会,切莫错过!发展的方向先应向西,第一步是剿除江夏郡的黄祖,把势力扩展到汉水一带。第二步则要攻灭荆州的刘表,从而完全占领整个长江流域。这时即可自立为帝,向北统一天下了!”

孙权听了鲁肃提出的战略方针,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可是,他毕竟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不愿过早表露他有帝王之想。因此,尽管他心中非常高兴和佩服,嘴里却说:“我现今立脚江东,还是想辅佐汉室,帝王之业是不敢想的。”

这一次君臣对谈,又称“合榻密计”,对孙权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他终于明确了今后对外的大政方针。事实上,此后孙吴政权的向外发展,大体是按鲁肃的设想进行的。所以鲁肃的献计,其作用就犹如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其次,孙权还由此看到广揽贤能的重要。他原来以为张昭等人已是第一流的谋士,谁知鲁肃却更胜他们一筹。此后孙权更加留意礼贤下士,集思广益。至于鲁肃,孙权自然是格外器重,优礼有加。鲁肃也就安下心来为孙权效力了。谁知张昭器量狭窄,他见鲁肃受到孙权青睐,不免心生忌妒,便极力诋毁鲁肃,说此人年少轻狂,不可重用。孙权也不驳斥张昭,只是派人送给鲁肃更多金帛财物以示信任。张昭见自己的话不起作用,只好作罢。

对外战略明确之后,孙权又着手解决内政的关键——山越反抗问题。他深知,内部不稳定,对外战略亦无法实现,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是也。一日,他又会见鲁肃,就山越问题询问意见。鲁肃沉吟一时,才缓缓说道:“主公,我本是江北人,对山越素无研究,不敢妄加论议。此事应向熟悉本地情况的江东人士垂询才好,主公何不召见陆伯言呢?”一句话便把孙权点醒,当日下午,他轻车简从,亲赴陆府。

鲁肃所推荐的陆伯言,姓陆名逊,伯言乃是他的字。陆逊出自吴郡吴县陆氏,这吴郡陆氏是江东著名的官宦家族,自东汉以来世代衣冠不绝。陆逊其人虽然外表柔弱如一书生,但是胸藏韬略,智计不穷。孙权统事之后,陆逊被任命为部属。他看到当时孙权手下多是江北人士,而且随从孙氏多年,自己则是初来乍到的本地土著,于是抱定尽忠职守静以待时的宗旨。孙权突然造访,并不使他意外,他隐隐约约有一种预感:自己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当下陆逊把孙权迎入中堂,二人坐定寒暄之后,孙权说道:“伯言,自我统事以来,机务繁猥,一直无暇与你畅叙。今日前来,是想就山越之事恭听高见,尚望不吝赐教。”

陆逊一听,心中暗想:果然不出我的预料。原来,足智多谋的陆逊,早已看到山越反抗是孙吴内政中的最大难题,又深知孙权的得力部下如张昭、张纮、周瑜、鲁肃等人,均来自江北,对江东当地民情了解不深,孙权早晚要就此事向自己垂询方略。于是,他事先进行了一番周密的调查,想出了一种有效的对付办法。今日孙权一问,当然正中下怀,便从容地把自己筹思多时的办法和盘托出。

孙权专注地听着,脸上渐渐现出欣喜和赞美的表情。陆逊话音刚落,孙权一拍双手,笑叹道:“伯言智计,果然不凡!”当场就提升陆逊为帐下右部督,全权负责处理丹杨、吴、会稽三郡山越反抗事宜。陆逊受命,立即领兵入山去了。

陆逊入山之后,便按自己的方略行事,很快就见到成效。一年左右,迫近江东腹地的三郡山越反抗即已大体平定,捷报传来,孙权大为欣慰,对部下说道:“伯言不仅智计过人,而且庶事干练,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于是立即传令嘉奖陆逊,并且要求其他地方在处理山越反抗时要参照陆逊的方略。

陆逊的方略,简而言之,即是把“攻杀”二字,改为“围取”二字。上文已经说过,以往孙氏政权对山越反抗,一直采取的是攻杀政策。凡有山越武装出现,即予迎头痛击,格杀勿论。然而山越依山阻险,来去飘忽,这种办法无法根除其反抗。陆逊的围取方略,则是以俘获山越有生力量为目标,与攻杀政策之以消灭山越有生力量为目标大异其趣。他的具体的办法是:第一步,先派遣间谍进山,侦察摸清山越的聚居状况,以确定合适的目标点。第二步,目标点确定之后,随即秘密派遣精兵分别扼守目标点四周的交通孔道。一旦包围之势形成,即命围山军队逐渐向中心收缩。待到山越察觉动静,已经陷入铁壁合围之中。第三步,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尽量不伤害山越居民生命。所俘获的山越,一律强迫迁徙出山。其中,精壮男丁编入军队,妇孺老幼则定居平原,由当地政府严加管理,不准逃亡回山。如此反复围取,深山之中的山越日益减少,被迁移出山的山越又无法组织反抗,所以局势就日渐平静了。

根据史籍记载统计,单是陆逊在丹杨、吴、会稽三郡围取的山越,被编入孙氏政权军队的精壮男丁,即有五六万人之多。深山之中减少了五六万人的武装游击队,孙权手下却陡然补充了五六万的生力军,经过这一消一长,江东政权的内部局势还能不稳定下来么?何况还没有加上其他地区的统计数字。

十九岁的江东新主孙权,就这样度过了他刚刚统事之时面临的严重危机。江东的基础巩固之后,他便要抓紧时机向外发展了。这正是:

年方十九江东主,施政开场奏凯歌。

要知道接下来年轻的孙权将会如何对外大展拳脚,请看下文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