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问 女娲娘娘到《红楼梦》中来做什么

红楼五百问 作者:王家惠


第二问 女娲娘娘到《红楼梦》中来做什么

《红楼梦》开头儿说:“原来,当年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为什么要在全书开头就把女娲娘娘请出来?曹雪芹先生在这里莫非有什么深意?

女娲娘娘在中国大约无人不知,她老人家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不仅创造了我们,而且在危难之时保护我们。她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信仰的女神。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中国信仰的众神谱系中,有一种为正统儒家所崇奉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是一个圣人系列,儒家称为道统。是否可以称神,历来说法不一,下面我们会加以讨论。有一种是道教创造的以三清上人为核心的众神系列,这是一个男性神系列,在小说《西游记》中把它搞得很完善,不过看起来更像是把地上的朝廷直接搬到了天上。一种是佛教诸位佛、菩萨、罗汉系列,这是外来的信仰,除藏地密宗略有不同,也是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系列。还有就是民间信仰系列,这却是一个女神系列,从女娲娘娘到西王母,到王母娘娘,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初入中国本为男性,是百姓把他变为女性,因此也可视为我们自己的创造),到碧霞元君,三霄娘娘,直至民间宗教所创造的无生老母,形成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西方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先造出男人,然后用男人的肋骨造了女人,由此可推上帝是男性,他们是男性造出来的,属于克隆技术,具有恋父情结。我们则是女性造出来的,就生殖上讲比较正宗,具有恋母情结。中国的百姓素来崇拜女神,到全国各地走一走,会有为数不少的娘娘庙,以娘娘庙为村名的也不在少数。恋父则重利益,重扩张,恋母则重人情,重和谐,这是两种不同的民族心理潜质。借用西方心理分析术语,可以叫作“集体无意识”吧?

《红楼梦》是一部为女儿立传的书,曹雪芹不仅要为我们写出许多美丽的女性,还要为我们写出一个崭新的女神谱系。因而,开头儿就把女娲娘娘请出来,从源流上论证这一个女神谱系的正统性,然后再让警幻仙姑等一系列女神出场,才不致于突兀。这便可看出曹雪芹先生的心思谋略有多么大,他要再造诸神,把现存的所有男神请下位来,代之以女神,天上地下,全是女儿当家。这里面的形而上意味可就大了。

曾见一出土古代帛画绘有女娲、伏羲像,都是人首蛇身,两条蛇身子缠在一起,一个手中举着画圆的规,一个举着画方的矩。传说女娲与伏羲是兄妹而结为夫妻,这是人类早期历史的形象表达。重要的是他们手中举着的那一规一矩,说明女娲娘娘不仅生了我们,保护我们,还为我们立下规矩。规矩者,准则与秩序也。成书于明代的著名小说《封神演义》的开头儿,是说殷纣王到女娲庙里降香,见到女娲像而起淫心,惹恼了娘娘,派了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下凡去搅乱纣王的朝政,引起一场众神大战。曹雪芹很有可能是借鉴了《封神演义》这个开头儿而请出女娲娘娘,她在这里代表秩序、正统、主流。一块被她老人家弃置不用的石头,当然不会是正统的、主流的,而是一块多余的、畸零的。用现代语言说,是一块边缘化的石头。这样一块石头说出来的话,当然也不会是主流话语,而是边缘化的,甚至是反主流的话语。曹雪芹先生在一开头儿就把这部小说的反主流性质端了出来,可谓独具深心。起码他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创造女神系列的时候,也没有照搬传统的民间信仰模式,而是下了改造的功夫。他的女神系列在传统民间女神系列中也不是正统。传统女神信仰的对象是能够养育保护孩子的女人,崇奉的侧重在“慈爱”。曹雪芹笔下则是清纯无瑕的女儿,是纯情的化身,崇奉的侧重在“情爱”。什么规矩、准则、秩序,他一股脑儿都打破了,他只认一个“情”字,而这一个“情”字则是原有的规矩、秩序最为害怕的东西。这就难怪石头会被抛弃:一块被主流抛弃的石头,一块边缘化的石头,自然有它被抛弃的缘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