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问 “淹蹇”怎能是“偃蹇”

红楼五百问 作者:王家惠


第五十问 “淹蹇”怎能是“偃蹇”

《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首次出场,书中介绍:“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淹蹇”一词,通行本有注释:“即偃蹇,原指境遇困顿,不得意,这里是耽搁、阻滞的意思。”

应该说这一条注释对于词意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把它与“偃蹇”相联系,太过牵强,我觉得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淹禁”关系更大一些。

这个词原本是司法用语,《宋史·职官志》有这样记载:“提点刑狱公事,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这便是“淹禁”一词的原意。“淹”有长久之意,“禁系”即拘禁,义指人犯拘到狱中,案子却久拖不决,它的含义相当于现代法律用语中的“超期羁押”。到了元代,就简化为“淹禁”一词。清乾隆十九年修《丰润县志》有一篇元代张勖写的《创建两庑碑铭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狱中无淹禁之囚,境内绝盗贼之警”。这个“淹禁”正是在“禁系淹延而不决”这个意义上使用。

这个词流入民间口语之中,引伸出埋没、耽搁、糟蹋、难受甚至现代口语中白搭、白瞎等诸多义项,由于音转或者借字不同,出现“淹煎”、“淹尖”、“淹蹇”等等不同字面。比如明代汤显祖著《牡丹亭》第十出,杜丽娘唱:“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这个淹煎做耽搁、埋没解。第十八出,杜丽娘唱:“就里暗销肌,怕人知。嗽腔腔嫩喘微。哎呦,我这惯淹煎的样子谁怜惜?”这是做糟蹋、难受解。第二十出,老旦唱:“也愁他软苗条忒恁娇,谁料他病淹煎真不好。”这是做长久生病解。以上哪一个义项都与“偃蹇”没有什么关系,反与“淹禁”关系密切。长久羁系狱中,案子却得不到解决,岂不是埋没?岂不是糟蹋?岂不是耽搁?岂不是难受?

“淹禁”一词是丰润口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直到今天也仍在使用,其义项一如上述,表达埋没、耽搁、糟蹋、白搭、难受等等复杂意思。“禁”读阴平,就如“禁不住”之“禁”在丰润读为阴平一样。比如好心做事,却不被人理解,甚至出现相反效果,就会说:“可惜我一片好心,淹禁了。”或者说:“淹禁了我一片好心。”吃饭的时候,菜肴很好,烹调手艺却不佳,就会说:“可惜这么好的材料,淹禁了。”或者说成“淹禁了这么好的材料。”一个人有很好的才华,却得不到提拔重用,也会说:“可惜那人的才华,淹禁了。”或者说:“淹禁了那么好的才华。”犯了胃病,反胃烧心,也会说“心里淹禁得慌”。《红楼梦》中使用这个词来介绍贾雨村,确实是传神之笔,把许多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可是齐如山的《北京土话》却没有收进这个词,说明这不是北京土语,至少在北京的使用频率不高,如果使用频率像丰润这样高,齐如山不会漏掉这个词。这也提醒我们,《红楼梦》中许多词汇,确实与丰润有某种微妙关系,有待朋友们一齐来做细致的研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