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文心雕龙》关于对偶的理论和实践

《文心雕龙》的骈文理论和实践 作者:于景祥 著


第二章 《文心雕龙》在骈文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和贡献

第一节 《文心雕龙》关于对偶的理论和实践

对偶是骈文的第一要素,对偶艺术水平的高低是骈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文心雕龙》一书是用骈体写成的文学理论专著,书中主要的行文方式是对偶,而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既从理论的高度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对偶的主要方法和写作标准、常见弊端及其解决办法,又在本书的写作实践中有所体现,身体力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远远超过当时文学批评家和骈文作家的水平,在中国骈文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一 《文心雕龙》中的骈文理论

在《文心雕龙》一书中,从理论的高度探讨骈文中的对偶问题的是《丽辞》篇,该篇内容相当丰富,其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总结出骈文中对偶的主要方法

首先,该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特别是以经典作家的骈文创作实践为依据,归纳总结出对偶的四种类型,并且对比其优劣,逐一解释。关于对偶的类型,文中指出:“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1]这里刘勰指出了言对、事对、反对、正对四种对偶方法。何为言对、事对、反对、正对?刘勰作了明确的解释:“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2]然后文中又举例说:“长卿(司马相如)《上林赋》云:‘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此言对之类也。宋玉《神女赋》云:‘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此事对之类也。仲宣(王粲)《登楼》云:‘钟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此反对之类也。孟阳(张华)《七哀》云:‘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对之类也。”[3]接下来又对这四种对偶方法的优劣原因进行阐述:“凡偶辞胸臆,言对所以为易也;征人之学,事对所以为难也;幽显同志,反对所以为优也;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又以事对,各有反正,指类而求,万条自昭然矣。”[4]从中国骈文史上看,这是对骈文创作中对偶艺术最早的理论阐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二)揭示出对偶常见的弊病

从正面阐述对偶方法之后,《文心雕龙·丽辞》又以创作实践为依据,揭示出对偶在创作实际中经常出现的种种弊端,主要是四个方面:其一,对句中有多余的部分——骈枝。这是诗文创作实践中常见的毛病。文中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例进行说明:“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5]这里虽然是以诗中对偶出现骈枝之弊为例,但是对文也有同样指导意义,就是提醒人们在对偶之时要避免意思重复,防止句子中出现多余的部分。其二,对句之间优劣不均。这主要是针对事对而言。在对偶问题上,刘勰特别重视事对,所以特别提出这一问题。文中指出:“若两言相配,而优劣不均,是骥在左骖,驽为右服也。”[6]用驾车之事作比,认为两言相配作对偶句之时,如果二者是一好一坏,质量上不能对等,那就好像驾车之时,千里马在左边,驽马在右边,一优一劣不相匹配,这样就不是好的对偶句子。其三,孤立一事,没有匹配。这也是针对对偶中的事对而言,强调用典故作对之时,不能单用一事而没有与之对称之事。文中用一个典故来说明这个道理,非常生动,有说服力:“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7]夔是神话中的人物,相传只有一只脚。刘勰认为:如果事对之时只有孤零零的一件事,没有可以匹配的另一件事作对,那就像夔只有一只脚一样,无法正常行进,只能跳着走路,自然出现病态。其四,缺乏奇气与文采,平庸乏味的对偶句。这是针对骈文的气势与文采而言。对偶需要充沛的文气和特殊的文采,这样才能气韵生动,文采精美,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反之则平庸乏味。从文学史上看,六朝骈文在这方面弊病尤其突出。所以刘勰说:“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8]从反面说明文气和文采在对偶中的重要作用,提醒人们要注意克服这方面的弊端。应该说,刘勰此论确实切中六朝骈文的弊端,对当时和以后的骈文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