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壹 大度包容

表达与倾听(上下册) 作者:


壹 大度包容

1.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听取鲍叔牙的建议,不计前嫌重用曾经射中自己衣带钩的对手管仲,进而君臣和衷共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一番霸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鲍叔牙的鼎力推荐,管仲的忍辱负重,齐桓公的胸襟似海,为后人树立了永远的榜样。

2.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问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皆依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智品·妙品》)

——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果然名不虚传,由亲自寻找丢失之骏马,可知他对坐骑的感情之深;看到杀死骏马之人正坐在一起食马肉,秦穆公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面对既成事实,忍受心中苦楚,能够坐下来与盗杀骏马之人一起分食马肉,并说出“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的话来,可知秦穆公的胸怀有多么宽广。

3.诸卿俱去缨痛饮,不绝缨者不欢

庄王嘉由基一箭之功,厚加赏赐,使将亲军,掌车右之职。因令尹未得其人,闻沈尹虞邱之贤,使权主国事。置酒大宴群臣于渐台之上,妃嫔皆从。庄王曰:“寡人不御钟鼓,已六年于此矣。今日叛臣授首,四境安靖,愿与诸卿同一日之游,名曰‘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员,俱来设席,务要尽欢而止。”群臣皆再拜,依次就坐。庖人进食,太史奏乐。饮至日落西山,兴尚未已。

庄王命秉烛再酌,使所幸许姬姜氏,遍送诸大夫之酒,众俱起席立饮。忽然一阵怪风,将堂烛尽灭,左右取火未至。席中有一人,见许姬美貌,暗中以手牵其袂。许姬左手绝袂,右手揽其冠缨,缨绝,其人惊惧放手。许姬取缨在手,循步至庄王之前,附耳奏曰:“妾奉大王命,敬百官之酒,内有一人无礼,乘烛灭,强牵妾袖。妾已揽得其缨,王可促火察之。”庄王急命掌灯者:“且莫点烛!寡人今日之会,约与诸卿尽欢,诸卿俱去缨痛饮,不绝缨者不欢。”于是百官皆去其缨,方许秉烛,竟不知牵袖者为何人也。

席散回宫,许姬奏曰:“妾闻‘男女不渎’,况君臣乎?今大王使妾献觞于诸臣,以示敬也。牵妾之袂,而王不加察,何以肃上下之礼,而正男女之别乎?”庄王笑曰:“此非妇人所知也!古者,君臣为享,礼不过三爵,但卜其昼,不卜其夜。今寡人使群臣尽欢,继之以烛,酒后狂态,人情之常。若察而罪之,显妇人之节,而伤国士之心,使群臣俱不欢,非寡人出令之意也。”许姬叹服,后世名此宴为“绝缨会”。髯翁有诗云:暗中牵袂醉中情,玉手如风已绝缨。尽说君王江海量,畜鱼水忌十分清。(《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

——经过小说家的渲染,楚庄王的肚量影响了许多历史人物,而著名的“绝缨会”也几乎成了政治家胸襟广大的代名词。

4.汝能讼我,信有胆气

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进任山西巡检,有军校诣阙讼进者。上召,讯知其诬,即遣送进,令杀之。会并寇入,进谓其人曰:“汝能讼我,信有胆气。今赦汝罪,能掩杀并寇者,即荐汝于朝;如败,即自役河,毋污我剑也。”其人踊跃赴斗,竟大捷。进即荐擢之。

冯梦龙评: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彼索过寻仇者,岂非大愚?(《智囊全集·上智部·丙吉郭进》)

——汉代宰相丙吉宽容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的车夫,宋代山西巡检郭进释放告自己御状的军校,皆为美谈。设若没有容人之雅量,是断然不会有如此宽容之举的。透过丙吉、郭进的谈吐,不难想象他们的气度胸襟。

5.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

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博士公车连征,不至。桓帝乃备玄纁之礼,以安车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使者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知夺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道逃遁,以寿终。(《后汉书·逸民列传·韩康》)

——东汉隐士韩康不仅是一名连自个的姓名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真隐士,而且是一位修养功夫极高之人。从他主动为对其无礼的亭长打掩护“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设若不是将浮名浮利彻底看淡,不是怀有一颗难以测度的包容之心,是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

6.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孙权遣陆逊讨丹阳山越,平之,还屯芜湖。会稽淳于式表逊枉取人民。后逊诣都,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对曰:“式意欲养民,逊岂可毁式以乱圣听乎?”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智品·雅品》)

——这则掌故凸显了三国时东吴名将陆逊的高风亮节。虽然会稽人淳于式曾上书吴主孙权状告陆逊勒索百姓,但陆逊却不为所动,照样向吴主举荐重用淳于式。在陆逊看来,淳于式告发他的本意在于保护百姓,这样的人应当受到重用。正像孙权所感慨的那样,陆逊是真正的忠厚长者,他不计个人恩怨举荐曾经告发过自己的淳于式,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论经商、治学、从政,都得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对于他人的缺点、毛病能不能予以包容,不仅是一个修养品格问题,而且是能不能做成大事的重要前提。三国时蜀汉大臣蒋琬一直被诸葛亮所看重,作为接班人来培养,蒋琬的一个过人之处就是心胸宽广,大度能容。上述蒋琬的一段话,言约义丰,语重心长,可以作为今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8.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孙恩乱后饥荒,县令庾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立小宅,临溪,有山水之玩。时复还石山精庐,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

有人窃其园菜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穟,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道虔年老,菜食,恒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宋书·隐逸列传·沈道虔》)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生活在南朝刘宋时代的沈道虔居士的几则轶事,已然告诉了人们什么叫做真正的涵养和气度。

9.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寔之后也,世为北州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后临光州,启暹为长史。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后迁左丞、吏部郎,主议《麟趾格》。

暹亲遇日隆,好荐人士。言邢邵宜任府僚,兼任机密,世宗因以征邵,甚见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暹。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北齐书·崔暹列传》)

——相形之下,唐朝宰相娄师德包容狄仁杰、北宋宰相王旦包容寇准的故事人们较为熟悉,而北齐崔暹包容邢邵(字子长)的故事人们则不大熟悉。其实,崔暹包容邢邵的故事和娄师德包容狄仁杰、王旦包容寇准的故事一样感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崔暹因为深受北齐高祖高欢和世宗高澄的器重,而招来了同事们的不满。邢邵是经崔暹举荐而成为世宗府上幕僚的,此时也出于妒忌而在北齐世宗高澄面前多次诋毁崔暹。世宗实在看不惯,才将邢邵所言告诉了崔暹。崔暹闻听之后,非但没有恼怒而报以牙眼,反而很平静地为邢邵开脱:“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做人做官处事处世能有如此胸襟气度,才真正称得上有涵养能包容。

10.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忠矣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使卒学虎门馆。父死王事,有诏袭爵,世长号踊不自胜,帝奭然改容。

入隋,为长安令,数条上便宜。大业末,为都水少监,督漕上江。会炀帝被弑,发丧,恸闻行路。更为王世充太子太保、行台右仆射,与世充兄子弘烈及其将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辄杀之。

洛阳平,始与弘烈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古帝王受命,以此逐鹿,一人得禽,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今陛下应天顺民,安可忘管仲、雍齿事?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引见玄武门,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屈,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诧左右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忠矣。”时武功、郿新经突厥寇掠,乡聚凋虚,帝将遂猎武功,世长谏曰:“突厥向盗劫人,陛下救恤之言未出口,又猎其地,殆百姓不堪所求。”帝不听。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底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天下厌隋之侈,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得乎?”帝咨重其言。(《新唐书·苏世长列传》)

——苏世长和唐太宗李世民君臣之间的几段对话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既反映了苏世长随机应变、善于劝谏的本领,又凸显了李世民从谏如流的襟怀涵养。

11.唾面自干

春,一月,庚子,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五)

——被人怒斥为“田舍夫”而坦然受之不以为忤,娄师德的涵养功夫绝非泛泛。而因为教育乃弟“唾面自干”,娄师德便被后人视为没血气没骨气的官油子。其实,娄师德传授乃弟的不传之秘,不仅是他为官多年的经验之谈,也是教导乃弟为人处世必须学会包容忍让,尽量减少对立面,是对成大事者喜怒不形于色的一种诠释。

12.娄师德包容狄仁杰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新唐书·刘裴娄列传》)

——俗云:“文人相轻。”那么,政治家呢?大唐名相狄仁杰和娄师德的关系或许对此做出了诠释。

身为唐代名相,狄仁杰在历史上的功勋自有定评。但是,他对于老资格的娄师德却怎么也看不顺眼,在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一直挤对娄师德,故而娄师德只得长期在地方任职,不能回到朝廷中枢来。对此,以教人“唾面自干”名世的娄师德坦然接受,没有流露过半句怨言。而狄仁杰之所以获得皇帝武则天重用,就是娄师德鼎力举荐的,一直蒙在鼓里的狄仁杰对此却全然不知。大概是武则天有意点拨狄仁杰,故而才有了史书中记载的这段对话。

看了这段对话,在惊诧娄师德气度不凡、能包容人所不能包容的同时,对狄仁杰的认识也更进了一层: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同样需要极大的勇气。

13.亦善,亦善

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孝杰坐免为庶人,师德贬原州员外司马。师德因署移牒,惊曰:“官爵尽无邪!”既而曰:“亦善,亦善。”不复介意。(《资治通鉴》卷二百五)

——仅仅听说“唾面自干”的典故,尚且不足以真正了解唐代名人娄师德的为人;仅仅知道娄师德包容狄仁杰的故事,也不足以理解娄师德其人;加上上述故事,娄师德的胸怀气度才更令人仰慕。“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看来娄师德不光是要别人学会忍让唾面自干,而且自己身体力行,不把身外之物放在心上。

14.陛下方以德化天下,奈何杀行义之人?

初,难作,睿宗御承天楼,群臣稍集,帝麾曰:“助朕者留,不者去!”于是有投名自验者。事平,玄宗得所投名,诏象先收按,象先悉焚之。帝大怒,欲并加罪,顿首谢曰:“赴君之难,忠也。陛下方以德化天下,奈何杀行义之人?故臣违命,安反侧者,其敢逃死?”帝寤,善之。时穷治忠、羲等党与,象先密为申救,保全甚众,当时无知者。(《新唐书·陆二李杜列传》)

——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后,太平公主依仗太上皇唐睿宗的势力专擅朝政,双方势同水火,终于兵戎相见。事变平息后,胜利者李隆基要陆象先追究那些曾表示效忠睿宗的官员们的罪责,而陆象先却将名单给烧了,并劝导玄宗应予大度包容。玄宗权衡利弊,听从了陆象先的劝告,宽容了这些官员,事态得以迅速平息。无疑,这种宽容的做法既有利于迅速平息事态,也有利于赢得人心。

15.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春,正月,丙子,郭子仪入朝,鱼朝恩邀之游章敬寺。元载恐其相结,密使子仪军吏告子仪曰:“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吏亦告诸将,将士请衷甲以从者三百人。子仪曰:“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乃从家僮数人而往。朝恩迎之,惊其从者之约。子仪以所闻告,且曰:“恐烦公经营耳。”朝恩抚膺捧手流涕曰:“非公长者,能无疑乎!”(《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

——郭子仪、鱼朝恩、元载都是唐代宗李豫时代的重量级人物。郭子仪是中兴名将,元载是当朝宰相,鱼朝恩则是代宗最为倚重的宦官。长期统兵在外的郭子仪回到京城时,鱼朝恩主动示好,邀请郭子仪游章敬寺。居心叵测的元载闻讯后即派人暗示郭子仪提防不测,郭子仪的部属也建议他有备而去,郭子仪却仅带几名家僮坦然前往。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生算计别人的鱼朝恩没有想到郭子仪竟然会如此大度地前来,于是感激涕零,说出了自己的由衷之言:“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16.郭子仪逆来顺受

十二月,庚辰,盗发郭子仪父冢,捕之,不获。人以为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子仪自奉天入朝,朝廷忧其为变;子仪见上,上语及之,子仪流涕曰:“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朝廷乃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

——唐代宗时,常年统兵在外的大将军郭子仪因为和朝中权宦鱼朝恩有很深的个人恩怨,而鱼朝恩又是一个肆无忌惮的小人,所以人们便把盗贼挖掘郭子仪父亲坟墓记到了鱼朝恩的账上,担心郭子仪回到京城后会算这笔账。没想到胸怀宽广的郭子仪回到京城后竟然用上天谴责来看待这件事,大度地不予追究。显而易见,郭子仪是在国家稳定的大局面前放弃了个人的恩怨,所谓天谴之说,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说辞而已。

17.天下同名姓何限?虑是失驴访主

冯道在中书。有人于市中牵一驴,以片幅大署其名于面。亲知白之。道曰:“天下同名姓何限?虑是失驴访主。”(《古今谭概·越情部》)

——冯道号称五代时政坛不倒翁,个人私德修养很好,别人成心羞辱他,他却好像浑然不觉,泰然处之,举重若轻。“天下同名姓何限?虑是失驴访主”一语,寻常之辈是断然说不出口来的,而冯道却缓缓道来,无形中化解了一场不必要的烦恼纠纷。

18.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智品·雅品》)

——后赵国主石勒个性色彩浓郁,功成名就时邀请家乡的邻居朋友到襄国做客,邻居李阳因早年经常和石勒打架而不敢前来,石勒则显得很是大度,遂有了上述掌故。“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道出了石勒的真实心态。而与邻居李阳坦陈“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则无疑一下子便拉近了老朋友老伙伴之间的距离。

19.幸门如鼠穴,何可塞之!

上谓宰相曰:“幸门如鼠穴,何可塞之!但去其甚者,斯可矣。近来纲运之上,舟人水工有少贩鬻,但不妨公,一切不问,却须官物至京无侵损尔。”吕蒙正对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小人情伪,君子岂不知?盖以大度容之,则庶事俱济。昔曹参以狱市为寄,正恐奸人无所容也。陛下如此宣谕,深合黄老之道。”(《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五)

——宋太宗赵匡义和宰相吕蒙正对官场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可谓深邃莫测。故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政治的包容自然便显得异常广大。吕蒙正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来说明官场上的政治生态,可谓是对“有容乃大”的一种诠释。

20.吕蒙正不诘朝士姓名

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邪?”蒙正佯为不知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弗知之为愈。”时人服其量。(《纲鉴易知录·宋纪》)

——宋朝宰相吕蒙正从步入朝堂伊始,便受到了他人的轻蔑和嘲讽。明明听见了对方的嘲讽,吕蒙正却装作没有听见,连看对方一眼也没看,就从他的身旁走过去了。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是吕蒙正对为他抱不平者所做的解释:“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弗知之为愈。”品味吕蒙正的解释,可以体会到:即使胸怀博大到吕蒙正的水准,也还是会记恨在心的;要想真正做到宽厚待人,最高明的办法莫过于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所谓“难得糊涂”的精义,就在于此。

21.广开言路需要包容

上以亢旱,诏中外臣庶并直言极谏,诏书略曰:“朕累降诏书,大开言路,颇多丛脞,罔副询求。思得谠言,以答天戒,善者必加甄赏,否者亦为优容,勿尚靡词,复谈鄙事。”时有上封指中书过失,请行罢免者,上览之不悦,谓宰相曰:“此辈皆非良善,止欲自进,当谴责以警之。”李沆进曰:“朝廷比开言路,苟言之当理,宜加旌赏,不则留中可也。况臣等非材,备员台辅,如蒙罢免,乃是言事之人有补朝廷。”上曰:“卿真长者矣。”(《续资治通鉴》卷四十四)

——北宋名臣李沆之所以长期受到世人称赞,就是因为他有包容万物的心胸。单是看他劝宋太宗宽厚对待建言者的说辞,就可以领略到他作为政治家的博大胸怀。

22.寇准失礼而得太宗器重

准尝奏事切直,上怒而起,准攀上衣,请复坐,事决乃退。上嘉叹曰:“此真宰相也。”又语左右曰:“朕得寇准,犹唐太宗之得魏郑公也。”(《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七)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史·寇准列传》)

——寇准和宋太宗赵匡义之间的交际,为史家所津津乐道,司马光和脱脱先后记载了这段掌故。在这里,值得褒扬的不是性情粗率的寇准,而是善于欣赏善于包容的太宗赵匡义。当激动不已的寇准在朝堂上“攀上衣,请复坐”时,太宗不仅没有追究寇准的大不敬之罪,反而欣赏寇准具备真宰相的才华,并且将寇准比作唐太宗时的魏征。不过,太宗对寇准的赏识并未持续多久。很快,做了宰相的寇准因为性情刚褊又不听劝告,而使得太宗改变了看法:“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随之将寇准贬出了朝廷。由此可知,太宗对寇准的包容也是有限度的。

23.同年,甚得许大度量?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宋史·王旦列传》)

——包容是一种美德,在宋代名相王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才干出众而又性情刚褊的名臣寇准的包容,更是令人折服。无怪乎当事人寇准百思不得其解,竟当面询问王旦:“同年,甚得许大度量?”

24.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

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帝问曾曰:“比臣僚请对,多求进者。”曾对曰:“惟陛下抑奔竞而崇恬静,庶几有难进易退之人矣。”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语在《利用传》。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宋史·王曾列传》)

——俗语云:“宰相肚里能撑船。”宋代名相王曾就是一位胸怀广阔到足以能撑得起船行走的人。曹利用和王曾是政敌,两个人经常互相指责诋毁,章献皇太后时有所闻。曹利用犯事以后,章献皇太后本以为王曾会落井下石,没想到王曾竟然再三为曹利用说好话。不解其意的章献皇太后因此发问:“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王曾的一番陈说,则让章献皇太后同时也让世人看到了一个心胸宽广的伟丈夫。

25.又何怨乎?

罗拯,字道济,祥符人。第进士,历官知荣州。

……拯性和柔,不与人校曲直。为发运使时,与副皮公弼不协。公弼徙他道,御吏劾其贷官钱,拯力为辨理。钱公辅为谏官,尝论拯短,而公辅姻党多在拯部内,往往荐进之。或讥以德报怨,拯曰:“同僚不协,所见异也;谏官所言,职也。又何怨乎?”时论服其长者。(《宋史·罗拯列传》)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何人,只要不是离群索居,就无法不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与人共事,最重要的是理解体谅包容,故而修养水准高低便显得尤其重要。北宋官员罗拯对处世之道的见解耐人深思,尤其对于胸中常有出不完的怨气之人来说更是如此。“同僚不协,所见异也;谏官所言,职也。又何怨乎?”自己善于换位思考,度量大了,怨气自然而然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厚道人怨气少,不是因为他没有被人误会和算计,而是因为他总是从好处思想别人的言行。

26.天实寒,可拆与之

文潞公知成都,尝于大雪会客,夜久不罢。从卒有谇语,共拆井亭烧以御寒。军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实寒,可拆与之。”神色自若,饮宴如故。卒气沮,无以为变。明日乃究问先拆者,杖而遣之。

冯梦龙评:气犹火也,挑之则发,去其薪则自熄,可以弭乱,可以息争。(《智囊全集·上智部·通简》)

——北宋宰相潞国公文彦博出任成都知府时,因为在大雪之夜设宴会客许久不散,致使忍耐不住寒冷的士卒由口吐怨言到干脆动手拆了亭子上的木头来取暖。军校禀报文彦博以后,文彦博神色不变,表示理解:“天实寒,可拆与之。”然后酒宴继续进行,而士卒们也没了继续滋事的理由。直到第二天,文彦博才追究肇事者的罪责。冯梦龙评论说:怒气就像火一样,“挑之则发,去其薪则自熄,可以弭乱,可以息争”,显然是对文彦博的大度包容赞赏有加。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评论此事首先要评判是非曲直,然后才能讲到处理方式方法。其时,士卒滋事的原因在于文彦博宴客没有节制,置下人的冷暖于不顾所致,责任不在士卒而在文彦博身上。不过,古人不这么看问题,而是忽略了事情的前提,直接评价文彦博的所谓大度涵养。

27.此岂章惇为之哉?

哲宗既召章惇为相,纯仁坚请去,遂以观文殿大学士加右正议大夫知颍昌府。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徙河南府,又徙陈州。初,哲宗尝言:“贬谪之人,殆似永废。”纯仁前贺曰:“陛下念及此,尧、舜用心也。”

既而吕大防等窜岭表,会明堂肆赦,章惇先期言:“此数十人,当终身勿徙。”纯仁闻而忧愤,欲斋戒上疏申理之。所亲劝以勿为触怒,万一远斥,非高年所宜。纯仁曰:“事至于此,无一人敢言,若上心遂回,所系大矣。不然,死亦何憾。”乃疏曰:“大防等年老疾病,不习水土,炎荒非久处之地,又忧虞不测,何以自存。臣曾与大防等共事,多被排斥,陛下之所亲见。臣之激切,止是仰报圣德。向来章惇、吕惠卿虽为贬谪,不出里居。臣向曾有言,深蒙陛下开纳,陛下以一蔡确之故,常轸圣念。今赴彦若已死贬所,将不止一蔡确矣。愿陛下断自渊衷,将大防等引赦原放。”疏奏,忤惇意,诋为同罪,落职知随州。

明年,又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时疾失明,闻命怡然就道。或谓近名,纯仁曰:“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但区区之爱君,有怀不尽,若避好名之嫌,则无为善之路矣。”每戒子弟毋得小有不平,闻诸子怨章惇,纯仁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纯仁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惇为之哉?”既至永,韩维责均州,其子诉维执政日与司马光不合,得免行。纯仁之子欲以纯仁与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有愧心而生者,不若无愧心而死。”其子乃止。(《宋史·范纯仁列传》)

——北宋名臣范纯仁一生奉行忠恕二字,《宋史·范纯仁列传》中的这一大段话可以视之为对范纯仁践行忠恕二字的诠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与权贵抗争,是为忠诚;不让儿子们对曾经陷害过自己的章惇存怨恨之心,是为宽恕;而不许儿子们以自己在免役法问题上和司马光政见不同为由,陈情朝廷免除贬徙,是为正大光明。要而言之,范纯仁的这段话,即使在今天,对于太过善善恶恶、不能理性处事的人们,也还有其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

28.呼马呼牛俱是幻,黄花白酒且陶情

明徐文贞公阶归里,适海刚峰、蔡春台莅吴按其事,乡人多登门骂詈。文贞谕仆曰:“慎勿报复。譬之犬啮人,人亦啮犬耶?”口占云:“昔年天子每称卿,今日烦君骂姓名。呼马呼牛俱是幻,黄花白酒且陶情。”(《正经·仁帙·伟度》)

——徐文贞公阶即明代嘉靖年间的宰相徐阶,海刚峰即海青天海瑞,蔡春台即做过苏州知府的蔡国熙。徐阶致仕还乡后,朝廷很快派海瑞、蔡春台前来查处,真个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徐阶的乡亲们落井下石,经常找上门来骂詈。久经宦海的徐阶生怕家人们惹是生非,于是有此叮嘱并口占此诗。看得出来,徐阶心里并没有真正平静下来,仍然有一肚子不平之气,口占之诗真切地道出了他致仕前后心理上的落差之大,说明他的涵养功夫尚欠火候。虽然如此,能做到忍气吞声地听人骂詈,已经很不容易了。

29.正好相反

一次,萧伯纳正在一条狭窄的路上行走,迎面走来一个对他不满的同行。那人存心想侮辱他,对他说:“我从不给傻瓜让路的。”萧伯纳笑了一笑,向路边迈了一步,回答说:“是吗?我正好相反。”(《萧伯纳轶事》)

——萧伯纳的这则轶事被世人广泛引用,而引用的动机各有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有的人眼里,萧伯纳此举证明了他的智慧;在有的人眼里,萧伯纳此举说明了他的宽容。而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学会与人相处,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宽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