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序

张梁 我在地球边缘 作者:蒋平 著


他序

普通人的奇迹

王石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暂时打乱了世界的脚步,却也迫使人们静下来,向更深刻的方向思考人生的意义。在我认识的众多探险家、登山家当中,张梁是一位20多年来从未停下脚步,用探险的方式来探寻自己人生意义的奇人。他用13年完成“14+7+2”的壮举,其间发生的曲折反复与惊心动魄,足以被呈现为一系列有分量的故事,如今《张梁 我在地球边缘》这本书的问世,使我在欣喜之余又回想起这一切的缘起……

2003年,当时国内民间登山探险的人不多,张梁是我们一行登珠峰七位队友之一,这是他第一次挑战8000米以上山峰。当时就感觉张梁话不多,但登山过程中很有韧性,身体底子非常不错,一看就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遗憾的是,当时七位队员中有三个最终没能登顶。张梁是三人之一,但他没能登顶并非因为体力不支,而是为了救援一名受伤的英国登山者主动下撤。要知道他为这次登珠峰在山里熬了一个多月,眼见就要到顶了却主动下撤!这种“就差一点点”的感觉一般人是受不了的。

此后,珠峰成为张梁心中的一个结。我很理解这份遗憾。经过周密的准备,2005年他再次登珠峰并且成功登顶。从那以后,“相机判断如决策必要坚决下撤—总结经验教训—二次登顶成功”成了张梁典型的登山模式,无论何时,他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只有活下去,才能再上来。”他借此信念一次次地化险为夷,并且挽救了数名队友宝贵的生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巨大的生命危险和沉没成本时,人会突然出现“赌”和“硬登”的心态,但登山史的事实表明,硬登非常容易导致误判,此时选择放弃比执着往前走更困难,也更加考验一个人的内心。明智者不争一时一地之功,风物长宜放眼量。

对于一般登山者而言,珠峰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梦想之山了,但张梁却并不满足于此。2009年,我们一起登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我在营地问他:“有没有想过完成全球所有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张梁当场就表示了兴趣:“那就试试吧。”

要完成“14座”的目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有经济压力。当年张梁是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的一名普通员工,单凭个人收入可能无法完成登山。为此,我专门找到了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层,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我还帮他找到了体育用品的赞助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张梁终于踏上了“14+7+2”的漫漫征程。当被问起,为何愿意这样帮助张梁?我心里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他独具实力。

随后的精彩故事就在这本书里,我在此不赘述。回想起11年前,我之所以会鼓励他完成“14座”,并非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我始终觉得:在探险领域尤其是民间探险领域,中国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这种落后,一方面是技术和纪录的落后,更值得关注的一方面是心态和精神的落后。像张梁那样始终保持好奇与勇者之心的人,在社会中仍属凤毛麟角。

完成“14+7+2”,究竟给张梁带来了什么?毫无疑问,登山让张梁认识了自己,实现了自我,在拓展他人生广度和深度的同时,给了他自由。如果说,当年的张梁还有一点羞涩,那现在的他已经通过精神上严格的努力,拥有了异于常人的丰富内心。当张梁将这些努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他逐渐获得了家人、同事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尤其是他的儿子,如今他的儿子已经从一位叛逆少年,逐渐成长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这中间,父亲的言传身教功不可没。

眼下全球疫情的走向仍扑朔迷离,微小的新冠病毒在全球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被放大为全人类都必须承受的普遍问题。但登过山的人都知道,只要我们翻过这座山,就超越了原先的自己,进而追求更高远的理想。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各行各业也存在许许多多像张梁一样的“攀登者”,每一个人精神上的严格努力及付诸实践,才是促使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有效手段。相信他的传奇故事将会激励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当然未必是登山),重新挖掘生活的意义。谨以此文,向社会里的“张梁”致敬,是为序。

在我眼里,他不只是英雄

张彧

作为张梁的儿子,我一直会遇到各种提问。其中,出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敬佩你的父亲?”

我想,问这个问题的人,本身就一定是对我父亲抱有敬佩之心的人。在他们眼里,张梁登上了无数的高峰,是一个英雄。

为了符合他们的期待,我当然会以“敬佩”作为回答。但是,我有时候觉得,假如把自己的父亲当作英雄来“敬佩”,总会和父亲之间产生一种莫名的距离感。

其实,在我眼里,我父亲的形象不只有“英雄”这一种。

20年前,父亲开始攀登雪山。从那时起,作为他的家人,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变化。

早先,我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经常会一个人默默地在家里的阳台上抽烟。

另外,他的脾气还相当火爆,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和人吵个半天。

不知是不是山峰与两极的冰雪影响了他的心境,经历了多年的攀登与徒步,他慢慢变成了一个开朗而温和的人。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比他年轻上十几二十岁的人,见到他都会称呼他为“梁哥”。我想,父亲之所以喜欢别人叫他“梁哥”,是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年轻人”吧。

如今的父亲,在生活中是一个前卫的“60后”,喜欢一切有新鲜感的东西。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父子关系一直是紧张的。可是,我和父亲之间居然可以“无障碍交流”。他喜欢看刺激的战争大片,因此经常叫我给他推荐,问我最近有没有上映什么好看的战争片。他还喜欢看UFC格斗,每次看的时候,要么屏气凝息,要么大声呐喊,要么捶胸顿足。有一次,他偶然间看到了UFC场地上的“魔爪”饮料广告,还特意叫我给他买一瓶尝尝。结果,他喝完后,忍不住发表了感想:真难喝……

除了心态年轻,我还发现,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越来越“爱美”了。现在,他不仅一直保持健身的习惯,还开始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他说,他不能穿得太老土,也不能穿得太时尚;他不能穿得太“运动”,又不能穿得不“运动”—可见,他对如何保持“个人形象”非常苦恼。为此,现在他穿衣打扮,经常还会征求我的意见。有人笑称,我已经成了自己父亲的“首席时尚顾问”……

当然,在我的记忆中,周围每个热爱户外运动的父亲,都会有一个(或者不止一个)被领去体验户外运动的子女。或许,他们的初衷是想把自己的爱好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是作为父亲的一种责任。

曾经,我和父亲也算是深圳的“老驴友”。早期,在深圳体育馆附近的笔架山还没有“开荒”的时候,父亲就带上我,踩着荒草往山顶上攀登。有时候,如果遇上一个光秃秃的斜坡,他还会训练我“攀岩”。除了笔架山,我们还会全副武装地去同样没有“开荒”的梧桐山“探险”,那时,梧桐山不像今天这样具有安全保障,在山上,我俩最需要防备的是野猪和夹野猪的夹子……

每当回忆起自己儿时与父亲在户外的经历,感觉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我不禁感叹:二十多年的时光,宛如一瞬。

不过,现在我和父亲的互动早就脱离了“户外”的范畴,而是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的父亲已经不会再把自己的爱好当成子女的爱好。当年,他不顾周围许多人的反对,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走上登山探险的道路。现在,他也领悟到了,自己的孩子也会拥有他自己的人生。

对于父亲20年来的经历,我的感想是:他不仅仅是一个英雄,还是我的父亲;他不仅仅是我的父亲,还变成了我的朋友。

当然,我内心也怀有一点遗憾。从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大概是世界上最不了解父亲的儿子。虽然感觉说法有点奇怪,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自己更加了解父亲了。

因为,曾经的我只知道父亲山下的故事,但是父亲的人生,却远远不止这些。

在这屹立了亿万年的山峰之上,任谁都会感叹人类的渺小。然而天地之间,似乎又只有人类才愿意挑战自身的极限,触碰世界的极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