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秀甲天下峨眉峰

恋恋乡愁 作者:朱仲祥


秀甲天下峨眉峰

“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这是人们对蜀中两座名山的中肯评价。

从小便熟知李白的诗句:“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峭拔云端,雄视天地,为西南一奇伟之山。峨眉山的雄秀山势,与造山运动有关。自白垩纪末的地壳运动以来,这一断层伴随着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开始逐渐上升,并奠定了本区地貌的基本骨架。第三纪末,由于喜马拉雅山运动,运动板块与西藏地块强烈碰撞,一次次的强烈挤压,使峨眉山山体沿峨眉大断层面向上滑移,致使峨眉断块抬升,至第四纪中期(100多万年前)已上升2000多米,在近数十万年中,又上升1000米左右。于是就形成了一座拔地而起的断山。

其实故乡的峨眉,不是孤立的一座山峰,而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自古分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通常我们游览朝拜的是普贤道场大峨山,其主峰为金顶,但不是最高峰,最高峰是万佛顶,海拔3099米。登山金顶,天空高远,寒气逼人,如置身广寒世界。来到千仞绝壁舍身崖,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茫茫云海,有临虚御风之感。纵目远眺,近处山峰峭立,如海上蓬莱;远处雪山横亘,晶莹剔透。相邻的瓦屋山、大瓦山如同两只巨舰航行在云海之中,蜀山之王贡嘎山在遥远的天际闪烁着银光。因峨眉山高耸云天横亘西南,历代统治者都把其作为护卫四川盆地的屏障。

峨眉秀甲天下,源自满山绿树;满山绿树葱郁,源自良好气候。峨眉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7℃,七月平均气温26℃;因峨眉山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分别属暖温带气候、中温带气候和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十月到次年四月。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葱郁、风爽泉清,气温与平原无大差异,早晚略添衣着即可。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气温已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备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顶为高山区,人行云中,风寒雨骤,气温比山下报国寺等处低约10℃。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植物区系。在峨眉山一百五十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范围内,现已知拥有高等植物二百四十科三千种以上,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物种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全山森林覆盖率达91%,并保存有千年以上古树崖桑、连香树、梓、楠、栲、黄心夜合、白辛树、百日青、冷杉等重要的林木种子资源。峨眉山是世界植物资源的重要宝库。

峨眉山中,最让人心动的是五月杜鹃。无论是中山区还是高山区,都有很多杜鹃树生长。一到阳春四月,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便姹紫嫣红地开了,一丛丛一簇簇,组成花的海洋,锦绣般洋溢在万绿丛中,成为那个季节最美的景色。峨眉山的杜鹃,不仅多,而且品质好。1177年,“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从成都来到峨眉山。他行过新店、八十四盘,来到了娑罗坪,走进了一大片开满红色花和白色花的树林中。那些树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这就是其他地方少见的娑罗树,即所谓“娑罗鹃海”。范成大在《峨眉山行记》中写道:“草木之异,有如八仙而深紫,有如牵牛而大数倍,有如寥而浅前。”说这里的杜鹃树,花开得比牡丹还大,像牵牛花却又比牵牛花大数倍,姹紫嫣红,黄、紫、白、蓝、粉红、深红、玫瑰红各色争艳,煞是诱人。这些珍稀的娑罗或杜鹃,令人欣喜不已,范成大觉得这峨眉山的一切总是那么让人惊奇,那么不可思议。最后他感叹道:“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昔固传闻,今亲验之……”

除了杜鹃,万年寺的牡丹也很有名。古代在蜀中,除了天彭牡丹,就数万年寺牡丹了。三月谷雨时节,是赏牡丹的最佳时候,万年寺园中花芳姿艳,白的如玉盘,红的似绣球,娇媚富贵,美不胜收。双开的有十株,黄的、白的各三株,黄白相间的四株,其余深红、浅红、深紫、浅紫、淡花、巨黄、洁白,正晕、侧晕,金含棱、银含棱,傍枝、副搏、合欢、重叠台,多至五十叶,面径七八寸,有的檀心如墨。更为奇特的是,史传这里的牡丹不仅春天开花,冬天也开花,人称寒牡丹。每年寒冬腊月,万年寺就会出现牡丹与腊梅同时绽放的胜景,令人叹为观止。

各种绿树始终是峨眉山的主宰。低山区的古木,以挺直的桢楠居多,中山区树种复杂,以混交林为主,高山区以冷杉为多。山中的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开花时节,花如白鸽栖息在枝叶间,清风吹来时迎风飞舞,非常好看。峨眉山的僧人却觉得这花长得像普贤菩萨白象坐骑的双耳,所以把它叫作象耳花。雪片般的桐花丛中,常有叉尾太阳鸟成群飞来饮露吸蜜。这种高雅的五色小鸟约10厘米长,头部长着凤凰似的绿色羽冠,古人视其为珍禽,管它叫“桐花凤”,苏东坡曾在他思乡的诗句里亲切地写道:“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

金顶的冷杉最令人肃然起敬。它们置身这广寒世界,却绿意不减,从容淡定。春天来了,它们沐春风而不惊喜;冬天来了,它们迎风雪而不畏惧。它们每日聆听着梵音,早已进入“悟禅”的境界。

峨眉的秀色,不仅在于青枝绿叶、鸟语花香,更在于山中的泉水叮咚、溪水潺潺。没有水的滋润,就没有满山的葱茏。“双桥清音”是峨眉一景。清音阁地处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枢,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清音阁前有两大水系——黑龙江和白龙江。两条山间溪流,交汇于黝黑光亮的牛心石,展开的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卷,浓绿重彩,精工点染。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中部,是丹檐红柱的接御、牛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近景,则为汇合于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绕洪椿坪而来,流经十五公里,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绕万年寺而来,流经十五公里,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滔滔白浪,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

牛心石黝黑光亮,凝聚着两亿多年的历史和生命,任其黑白二水汹涌拍击,仍岿然不动。惊涛拍石,发出阵阵的轰鸣,声传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弹奏,时而清越,时而深沉,时而激昂,任人领略“清音”之趣。“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刘光第的联语,用传神之笔描绘出“双桥清音”的风韵。谭钟岳的记游诗《双桥清音》云:“杰然高阁出清音,仿佛神仙下抚琴。试立双桥一倾耳,分明两水漱牛心。”月朗风轻之夜,山色朦胧,万籁俱静,唯有悠扬清越的水声,化作声声动人的清音,萦绕于空濛的山谷。此时坐在水潭前的洗心台上,细品绝尘的缕缕轻音,让人有恍入清凉境界之感,心灵因之而宁怡、超脱,达到天人合一、物我皆忘的境界。

到了清音阁,牛心岭下的一线天不能不去。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人工栈道在江两岸迂回曲折;行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纵深处,眼前出现一处奇特的天然峡谷,峡外开阔明朗,峡内险壮清凉,峡内外温差较大,感受强烈。进入峡谷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直插湛蓝的天空,站在栈道上举目眺望,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可以窥见隐隐的蓝天一线。崖壁最高处二百余米,而崖壁之间最窄处仅三米,只能容两人侧身而过。行走于开辟在峭壁的九曲栈道上,沿途瀑布如绢,山鸟吟唱,野花点染,怪石峥嵘,山道曲曲折折,随着溪流峰回路转,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一线天”又叫白云峡,山崖、树木和流水在这里和谐共生,组成意蕴天成的山水画卷。与北方由山岩崩裂而形成的山崖裂缝奇观不同,它是由流水溶蚀石灰岩而形成的奇异峡谷。据科学考证,在大约七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地表迅速上升,河水强烈下切,从而形成奇妙的“一线天”景观。

在峨眉山十景中,有关秀色的还有“洪椿晓雨”“灵岩叠翠”。以清幽静雅取胜的洪椿坪,坐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坪上云雾丰盛,古木葱茏,山鸟长吟,涛声殷殷。洪椿坪上的古刹,原名千佛禅院,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树而得名,据说“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算得上是树中的寿星。春夏雨后初霁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此时的禅院内外,入目皆是霏霏晓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清凉湿润,沁人心脾。纵目四望,楼阁、殿宇、花木、山石、游人、影壁,一切都飘忽迷离,似真似幻,恍然进入太虚仙境。每当这时,我们或倚立庭院,或漫步寺外,惬意于“晓雨”的缠绕拥抱,感慨于洪椿坪清晨的缠绵多情,感叹于“空翠湿人衣”的妙处。

灵岩地处峨眉金顶三峰的后山脚下,是人们很少会去的景点。这里其实有名无寺,仅有灵岩寺遗址述说沧桑。我来到这里,总会感叹“叠翠”一词的贴切精妙。你看,近处青峰绵延起伏,茂林修竹,点缀其间;远处的万佛顶、千佛顶、金顶三峰挺拔,宛如三座翠屏横亘天际。这些画屏中的山们,山峰由低至高,由近及远,山色由绿到黛,由青到蓝,层层叠叠,渐次展开,层次极为丰富,给人以刚与柔、壮与秀相互依存的、美到极致的享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