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受学

天风海雨词中龙 : 辛弃疾传(万卷人物) 作者:郭瑞祥


受学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是为了选择更有意义的道路,做出自己想要的成就。

——题记

亳州谯县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地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谯县走出一代枭雄曹操和他的文臣武将,挟天子以令诸侯,诛袁术,灭袁绍,讨张绣,伐吕布,败马超,结束军阀割据,统一北方,成就“一匡天下”的伟业。

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从谯县穿城而过,涡河北岸,波光柳影,烟树绿翠,是修身、养性、学习、悟道之好去处。

这里居住着名重一时的儒士刘瞻。

这一天,刘瞻刚从涡河柳岸踏青回到居处,美景历历在目,一时诗情难耐,令弟子展纸研墨,提笔写下一首七绝小诗:

桑芽粒粒破青春,

小叶迎风未展成。

寒食归宁红袖女,

外家纸上看蚕生。

诗歌写女子回娘家归宁,关心桑芽蚕宝的情形,充满农家初春趣味。

刘瞻自我吟诵几遍,不禁暗自得意,心想这诗即使放到前朝,也不会被人看低。纸上墨迹未干,童仆来报,谯县令辛赞辛老爷前来拜访。

辛赞文才武艺皆通,爱结交名人志士,到谯县时间不长,就与刘瞻经常走动,二人已是老相识。刘瞻来不及收拾纸笔,辛赞爽朗的笑声已飘到了耳旁。

辛赞身材魁伟,浓眉重目,神采飞扬。只见他大步流星,衣带携风走了过来,身边却跟着一个五六岁的童子,一路小跑努力跟上老辛的节奏。

寒暄过后,辛赞一眼看见案几上新写的诗句,文采书法皆至化境,遂赞叹不已,说:

“大宋太祖以来,轻武重文,文学昌盛,诗词发达,元献公晏殊、文正公范仲淹、文忠公欧阳修,以及柳屯田、苏东坡等,皆不世出之文坛巨擘。布衣百姓,也以填词作诗为荣。当今之世,中原之地,若论文章诗词,则非先生莫属。”

刘瞻哪里敢当,连忙回应:“谬夸、谬夸。先生济南老乡,易安居士才是当世奇女子。我刚刚得到她南渡后的一些词作,不输柳耆卿、苏东坡,我正在学习呢!”

二人客套一番,辛赞说:“我今天正为此事而来。”

“哦,说说看。”刘瞻道。

辛赞拉过跟来的童子,向刘瞻介绍说:“这是我的小孙子,今年七岁。他父亲死得早,我把他带在身边。如今到了蒙学年龄,我想为他访求名师,正好来亳州任职,和先生有缘,不如拜在先生门下。请万勿推辞。”

刘瞻这才认真打量这个童子,只见他脸庞微胖,却有刚毅之态,目光若水,透露聪慧之韵,依偎在辛赞身边,既亲情浓密,又落落大方,举止得体,真不愧为官宦子弟,书香人家。

刘瞻一下就喜爱上了这位童子,亲昵地摸摸他的头,问道:“叫什么名字?”

“小名弃疾。”小家伙抢先答道。

“好、好,聪慧机敏,从容有据,长大必房杜之才!”刘瞻赞道。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大唐名相,刘瞻以房、杜模拟小弃疾,夸奖他将来会成为辅佐大臣。

辛赞听后,知道刘瞻已然答应,连忙叫小弃疾磕头拜师,正式受学刘瞻。

礼毕,刘瞻又问辛赞:“令孙取过表字了吗?”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又称表字,文人还要有号。比如北宋头号大才子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眼前的老师,姓刘,名瞻,字岩老,号樱宁居士。一般来讲,小孩生下来,家中长辈为他取名。入学时,由老师为他取字。长辈称呼晚辈名,平辈称呼字。号则是文人自称,表明自己的志向情趣。

辛赞连忙请刘瞻为孙子赐字,刘瞻沉思片刻,道:“名叫弃疾,是希望身体健康。我则祝这孩子一生好运,仕途顺利,就取字‘坦夫’吧!”

辛赞颔首赞同。

“坦夫”这个字伴随辛弃疾近二十年,直到他南渡归宋,改字“幼安”。“幼安”表明他决心抛弃年轻时的安稳生活,积极面对残酷的政治和惨烈的人生。

归到刘瞻门下,辛弃疾开始了正规的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以儒学为主,上午一般学习经史子集,比如四书五经、诸子文章和《孙子兵法》《史记》《汉书》,特别是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下午则专修作诗填词。熟读经史谓之“能”,用于经邦济世,为将来走入仕途,报效君王打下基础。作诗填词谓之“艺”,用于展现个人才华和魅力。

学习之余,祖父辛赞带着辛弃疾参观亳州三国时遗留下来的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操宗族墓等遗迹。后来辛赞迁任开封知府,又带他凭吊大宋皇宫,回顾昔日东京繁华景象。

许多年后,辛弃疾还清晰地记忆起当时随祖父参观大宋皇宫的情形: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他把大宋繁华时的景象比作唐开元盛世,皇宫内桂影重重,十里芬芳,金粟玲珑。可惜,后来二帝被虏,翠华远,只剩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这些都给少年辛弃疾带来心灵的震撼和传统爱国教育。

中原已经改朝换代,成为金朝,但在辛家祖孙心中,仍然是大宋河山。

刘瞻是名师,辛弃疾是优等生,他在这里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然而由于辛赞的熏陶,辛弃疾更感兴趣的却不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是武艺搏击。“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参加到抗击金军的第一线,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

——《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

槊就是长矛。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形容曹操的豪迈气概。辛弃疾少年横槊指习练武艺。凭陵,指气势高昂。词中回忆少年时,横槊弄枪,豪气干云,至于喝酒、作诗这些事情,都不值一提。

辛家是武术世家,将门之后,“家本秦人真将种”(辛弃疾《新居上梁文》)。先祖辛武贤、辛庆忌父子皆以勇武显闻,担任西汉“破虏将军”“左将军”;祖上辛云京是唐朝知名将帅。辛赞以祖业为荣,把家族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教起来格外用心。辛弃疾天生武术基因,学起来得心应手。几年下来,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后来辛弃疾词中多次提到习武练兵,如“醉里挑灯看剑”“金戈铁马”,绝不是虚指矫情,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景再现。

辛弃疾在刘瞻门下学习六年,公元1151年,祖父辛赞迁升离开亳州,老师刘瞻也携家北上,到金国都城燕京(今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金国灭辽之后,学习宋辽制度,开科取士。统治中原时间长了,中原的读书人为生计前程,渐渐屈从金国朝廷,应试进科,博取功名。人民以生存为本,无可厚非。刘瞻就是其中一员。

当年开科,只考辞赋一门。以刘瞻的才华,考取进士自然不在话下。此后刘瞻在金国做官,为史馆编修,专心编写历史,赋诗作词,不问世事。

由于学业优良,不久,辛弃疾也被济南府推荐到燕京参加全国科举考试,那一年他年仅十四岁。

辛弃疾和祖父辛赞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原因倒不在于科举,而是借此机会能够深入金人统治中心,窥察金人军事部署,刺探金国政治形势,为以后反金复宋做准备。

公元1154年,辛弃疾辞别祖父,告别家乡,由祖父手下一位小吏陪同,风尘仆仆来到燕京。他按照祖父嘱咐,仔细勘察沿途山川地势,打听金军军事据点,调查金国朝政的权力斗争和内部矛盾,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辛弃疾这次北上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燕京后,辛弃疾首先拜访恩师刘瞻。刘瞻非常高兴这位得意门生能够博取功名,一方面为他备考进士提供积极帮助,另一方面向他引荐燕京的文坛名宿,让他的文学造诣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这里,辛弃疾有幸拜谒到金国文坛第一高手蔡松年。

蔡松年,字伯坚,号萧闲老人,金国大政治家,曾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蔡松年诗文俱佳,但最拿手的,还是词。金末文学家元好问评价说,百年以来,金国唯有蔡松年独步词坛。

词本是里巷之曲,流行于民间,专写儿女情长。文人们一开始看不起词这种小儿科,有时在写诗之余,抱着玩玩的心态,间或填词,因此词又被称为“诗余”。到了北宋,文人们开始专业作词,经过柳永、苏轼等的拓展,表现的内容和题材也更广泛,词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与诗并列的重要文体。

写诗的人,几乎都作词。

辛弃疾也不例外,拿着自己的诗词习作拜谒蔡松年,蔡松年看到十五岁少年有这样的天赋,非常高兴。他悉心指导辛弃疾,鼓励他说:“你的诗歌未必能有前途,词却很有潜力。以后往词的方向发展,一定会名满天下。”

辛弃疾少年时期的诗词作品未能流传下来。南渡后的作品已经非常成熟,与蔡松年这位大词人的点化是分不开的。辛弃疾一生工于作词,很少写诗,也与蔡松年的指引有关。

这一次考试,辛弃疾落榜了,然而他并不遗憾。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颇有收获,他日后向南宋朝廷进言抗金之策,许多资料得益于燕京之行。更难得的是,他见教于蔡松年,客观上使他终身受益。

三年之后,公元1157年,辛弃疾再次北上,第二次参加金国科举。这次辛弃疾榜上有名,那一年他十八岁,成为金国最年轻的进士之一。

不幸的是,恰在这时,辛赞去世。这位把辛弃疾养大、一直深刻影响辛弃疾成长的亲人,来不及看到辛弃疾大展宏图,满怀遗憾地溘然长逝。从此,辛弃疾需要扛起祖父抗金救国的遗愿,独自承担起人生的风风雨雨。

按照金国制度,考中进士可即刻授予官职,但父母或直接抚养自己的长辈去世,作为晚辈要守孝三年,不得做官,谓之“丁忧”。辛弃疾于是回到济南府,一心一意筹备抗金起义事宜。

在刘瞻处学习期间,辛弃疾结识了同学党怀英。二人聪慧颖悟,才华不相上下,是刘瞻门生中的佼佼者,时人并称“辛党”。党怀英年长辛弃疾七岁,同辛弃疾一样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一次,二人卜问前程,党怀英得到“坎”卦,辛弃疾得到“离”卦。坎卦属水,意味着适合在北方谋职,离卦属火,意味着应当到南方发展。因此,二人分道扬镳,各奔前程,辛弃疾一心归宋,党怀英安心事金。

党怀英一度应举不得志,遂放浪山水,生活贫困,经常忍饥挨饿。公元1171年,在辛弃疾考中进士十四年,南渡归宋十年后,党怀英终于时来运转,考中金国进士。以后他顺风顺水,不但做了大官,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节度使,而且在文学、书法、史学上建树颇高,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

《金史》评党怀英“当时称为第一,学者宗之”。金朝著名文学家赵秉文评价他“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说他的文章可比欧阳修,诗与陶渊明、谢灵运比肩,篆籀书法与唐代李阳冰齐名。

抛开政治立场不说,辛弃疾和党怀英,二人选择了不同道路,都做出了彪炳青史的成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