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教育与学校

舒新城讲教育通论 作者:舒新城 著


第二章 教育与学校

I. 学校底起源

八 学校底意义

学校两字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明人伦也。”朱熹集注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共之,无异名也。伦,序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学与校在三代时虽为两种教育场所,但教育目的则同为明伦;若用现在的名词解释,则当时的学校教育特别注重于社会秩序与个人德性之培养。五伦之说,现在固多视为迂腐,但从社会学上之观点看来,五伦云云,不过是适于当时社会秩序之公共信条而已;个人要能在社会上为一良好分子,自不得不尊重社会信条,也不能不修养德性以期能适合社会生存。所以学校两字在中国的本义是含有社会目的之教养场所,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已。

西洋则不然:学校两字,英语为School,德语为Schule,法语为École,均自拉丁语Schǒla转变而来,而拉丁语之Schǒla又出于希腊语Schole。希腊之Schole意为闲暇(Leisure)。以学校而称为闲暇之地,读者或者觉得奇异,实则希腊国民是有阶级的,非若中国国民在历史上即为平等,受教育者只限于自由民,奴隶不与。此种自由民在国内为贵族,平时一切劳役,均委奴隶,己则在学校优游度日,以受教育,所以学校称为闲暇之地。

现在所谓学校则参合两种意义而扩充之,其范围很广,凡一群人受教之地都可称为学校,如大学校、中学校、小学校、职业学校、平民学校等等;其正当的意义应为教育人的场所:凡知识、技能之传授,德性、人格之培养,均当负其责任。但实际上现在的学校大半只能负传授知识的责任,技能虽亦有注意者,不过多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至于人格与德性之陶铸则很少有人注意;而中等以上学校与一部分小学校之校役满堂,供学生教师使唤,很与希腊所谓优游闲暇之地相似。不过这种现象只是变态;从教育原则上讲,学校应为传衍社会文化于青年,使之能自存存种的场所。这样,学校不只是传衍知识与技能而已,并且要适应社会,创造环境;不只是陶铸人格与德性而已,而且要使群性与个性为协调的发展。

九 学校底由来

前章曾说初民的教育方法只是生活的直接参加,并无专司教育的人,更无专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何以成立,其间经过的阶段不少,据社会学及教育史家底意见,学校底构成,完全为社会生活的效率,而经过的步骤有四:1. 伤验(Ordeal),2. 训练(Drill),3. 成人仪式(Initiatory rite),4. 俗尚传授(Instruction in Tradition)。初民社会之人民为自存存种计,自然有相当之教育,不过负其责任者为父母,教育之场所只是家庭而已。但父母之生活不是孤独的,必与当时当地之他人有关系,而集合若干人在一处共同生存,便有共同的目的,便不可不为团体谋幸福。往时民智未启,无何种特殊发展团体生活的知能,所持以与自然抗者,惟强健之身体,于是对于加入团体活动之青年底身体特别重视,故儿童达成年或达某团体共同认定之年龄时即予以特殊的试验,如烙体、斗兽等以验其能否容受,而为断定其加入已有团体与否之标准。这种举动自然很残酷,但现在非洲的野蛮民族还是如此办理。训练则较文明:即一团体为生活而需渔猎,或与他团体战争,则驱青年于前锋,使之为实际的活动;渔猎有成,战争生还,便是团体中之优秀分子。成人仪式则含有宗教性质,即因各团体之信条对于青年之某时期举行某种仪式,予受者以种种试探或锻练以坚定其心志。此种仪式,大概由传说之迷信而成,既成之后,便在社会上有一种无形的势力足以支配社会上各分子之生活,而成为俗尚。凡生存于此社会之分子均当遵此习俗,于是便由长者特别教授,以使幼者模仿以适于生存。此种俗尚既经固定,传衍稍久,便非人人能知,不得不由特殊年长者司传授之责,教宗,牧师由是而出,雏形的学校亦由是而立:因牧师传播教义大概有一定时期而且听讲者不止一人,很与现在学校教育相似。后来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亦日渐发展,而有分工的需要;于是有权力与资产者以其权力使人或以资财雇人代为教育其子女,而专司教育的学校产生。文化日启,学问日丰,鸿儒硕彦为传播其思想而聚众讲学,如孔子之洙泗设教;或众人相集,聘请大儒讲学,亦为事实所常有,此为私立学校之滥觞。及国权发展,教育事业由国家办理,国家以其权力制定法律限制人民就学,以其财力设立学校或补助私人设立学校,于是有公立学校。此为学校形成与私立公立学校由来的大概情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