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淮南小山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抒情小赋卷 作者:傅璇琮 主编,许结选 注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辞赋家。作有《招隐士》一篇,见载《楚辞》及《文选》。据王逸注云:“《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洪兴祖、朱熹、王夫之皆本此说。李善注谓刘安作,恐误。近人或有宋玉作、无名氏作两说,似无力证。该赋所招何人?历代亦有“招屈原”、“招山谷潜伏之士”、“招淮南王刘安”三种不同意见。

《招隐士》极写山中不可淹留之状,由总而分,渲染了山峦、草木和野兽三幅可怖场景,引出主旨,凄清冷峭,摄人心魄。该赋风格,虽学《楚辞》句法变化,然辞藻华丽,抒情性强,自为西汉骚体小赋杰作;其题材则开后世招隐诗文之先河。

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謇连蜷兮枝相缭【1】。山气alt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2】。猨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3】。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4】。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5】

坱兮轧,山曲alt,心淹留兮恫慌忽【6】。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慄【7】。嵚崟碕alt兮,硱磳磈硊【8】。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9】。青莎杂树兮,alt草靃靡【10】。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11】。状貌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12】。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13】。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14】。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注释

【1】桂树:别称丹桂,花香馥郁,多比贤者。山之幽:山的幽深处。偃謇(yǎn jiǎn):即偃蹇;与连蜷(lián quán)皆天骄屈曲意。缭:缠绕。

【2】alt(lóng zōng):原指山势险峻,此为云气蒸腾之状。嵯峨:高峻的样子。崭(chán)岩:同“alt岩”,险峻的样子。曾波:水波迅急、充沛盛大的样子。曾,通“层”。

【3】猨:同“猿”。狖(yòu):猿属,即长尾猿。啸、嗥:兽类叫声。淹留:滞留。

【4】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或谓屈原为楚同宗,故称。一说淮南王刘安为刘邦之孙,故称。萋萋:草茂盛的样子。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5】不自聊:忧愁烦乱。王逸注:“中心烦乱,常念忧也。”蟪蛄(huì gū):蝉的一种,体小,青紫色,别称“伏天儿”。

【6】坱(yǎng)兮轧(yà):兮,语气词。坱轧:雾气弥漫的样子。曲alt(fú):山势曲折盘旋。恫(dòng):恐惧。慌忽:同恍惚,指精神恍惚。

【7】罔沕(mì):即“罔末”,忧惘失志的样子。憭栗:心情凄凉、惊恐无依的样子。丛薄:草木丛生聚集的地方。慄:恐惧。

【8】嵚崟(qīn yín):山势高险的样子。碕alt(qǐ yǐ):山形曲折的样子。硱磳磈硊(kǔn zēng wěi wěi):山石高耸险危的样子。

【9】树轮:树的横枝。茷(bá):通“茇”,树木曲屈盘纡的样子。骫(wěi):蟠曲。

【10】莎(suō):草名。杂树:杂立,丛生。王夫之《楚辞通释》:“莎草方秋而直条挺上,故曰树。”alt(fán):草名,又名青alt。靃(suǐ)靡:形容草茎柔弱、随风披靡的样子。

【11】麏麚(jūn jiā):即獐与牡鹿。腾:走。倚:立。

【12】崟崟:高伟奇峻。峨峨:峻拔高耸。凄凄:同“萋萋”。漇(xǐ)漇:毛色光润如沾水泽的样子。

【13】猕猴:一种猿类,今称恒河猴。罴:熊的一种。慕类:思慕同类。

【14】攀援:一作“攀折”。此有托附桂木,愿为同志之意。骇:震惊。亡其曹:离群独处。曹: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